樓市降溫,北上廣深……房價下降已成趨勢?


在過去的十年,受經濟環境和政策影響,樓市呈現短週期的波動。今年,所謂的“金九銀十”被淡化,九月十月不在是樓市最熱的時候。就像今年的秋季,無論是購房者、房產中介還是開發商,都多少感受到了市場的涼意。在國慶黃金週,很多房產中介反應並未出現購房者利用假期大規模看房的現象。黃金週樓市為何“啞火”?樓市的未來發展如何?央視財經評論員馬光遠以及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馬光遠:房地產調控效果凸顯 市場趨穩


樓市降溫,北上廣深……房價下降已成趨勢?


央視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經過差不多兩年的調控,效果已經出來了。整體來講,市場已經比較平穩。所以,不是說現在有多冷,而是過去有點熱得過頭。我們不能拿以前不太正常的溫度,說現在不正常。其實,恰恰應該說現在才正常

馮奎:房企越早創新越主動


樓市降溫,北上廣深……房價下降已成趨勢?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 馮奎:一種是經營模式轉型,還有一種產業方面的轉型。比如,原來就是買地賣房子,現在可能考慮建設文化旅遊、搞科技小鎮等。以往的價值模式可能是獨享,現在可能會聯合起來應對市場上的挑戰。總之,房地產企業越來越不是傳統的房地產企業,未來可能演變成為各種各樣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運營商。

馬光遠:房地產市場進入新週期 穩定預期很重要


樓市降溫,北上廣深……房價下降已成趨勢?


央視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房地產市場其實進入到一個新的週期,企業如果對這個市場未來的裂變有深刻認識,可能會活得更好。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可能不是簡單的看價格、看交易量,而要更多地看到這個市場在新的週期會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當下很重要一點是要穩定整個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告訴大家在中國城鎮化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市場既不是有些人說的很慘的週期,也不是白銀週期。


樓市降溫,北上廣深……房價下降已成趨勢?


不同的人群需求不同,有些人確實是生活需要改善住房,有些人確是在炒房。中國城市眾多,如何精準施測才能不讓真正有購房需求的人受到損失,在這方面要下功夫的還有很多。回顧近10年,全國樓市有2次大幅降溫,一次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2018年,另一次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的2014年,但兩次終究只是房價上漲大趨勢中的短暫回調。今年是樓市降溫通道的開啟,還是又一個漲漲跌跌短期輪迴的開始,我們還要在等等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