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1月4日,tvN推出了一檔經營體驗類真人秀《咖啡之友》,由韓國演員柳演錫、孫浩俊、崔智友和梁世宗在濟州島的柑橘農場經營一家早午餐咖啡店。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在嘉賓配置上,這次是《請回答1994》裡的“暖男”七封和“白痴美”海太的集合,兩人也曾在《花樣青春之老撾篇》裡一起出遊過。應該說有交情、有默契,能夠較好地傳遞出經營類節目所需要的溫暖和懷舊情緒。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在邏輯架構上,最初冷眼君以為這只是一次換人、換地、換主題的經營體驗之旅,但深入瞭解後發現,節目創意其實來源於出演嘉賓本身。柳演錫和孫俊浩從去年3月開始做了一個叫“咖啡之友”的公益活動,已經堅持了8個月。每個月兩人都會以咖啡車的形式親自向民眾提供飲品,出價多少由購買者決定,年底便將所有善款彙總做公益,兩人也會捐出同等金額。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因為天氣變冷,本來12月打算休息一下,結果節目組建議,希望他們在濟州島開設一家實體咖啡店並提供餐食,且會保留該項目的公益性質。應該說較以往的經營類節目策劃,《咖啡之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出演嘉賓主觀想法的延續和擴展,體現了差別感。

在幕後組成上,節目由羅PD擔任監製,樸熙研擔任導演,此前她曾製作過《家常菜白老師》、《街頭美食鬥士》等美食節目。

冷眼君認為,《咖啡之友》是一檔結合了個人公益概念、美食廣告片、趣味觀察的經營體驗類真人秀,畫面精美,治癒風濃烈但總體節奏偏慢。目前播出三期,有一些製作思路和細節值得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思考一:

創意思路的觀察與延展

首先是創意思路的思考。冷眼君認為,受眾對於非常陌生或窄眾的話題其實很難給予強烈共鳴,所謂的創意能力,其實是一種半步創意法,就是用獨特視角去詮釋周遭一些熟悉的事物,將內容進行重新包裝加工,賦予不同的敘述表達。

《咖啡之友》其實與“三時三餐”系列、“食堂”系列同屬治癒系,但並沒有重合感。節目組不是重新研發創意,而是借用了柳演錫和孫浩俊的公益設想,將濟州島一個橘子園倉庫改造成了“咖啡之友”實體店,可以說是在延續主體人物和形式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內容擴展。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這其實打開了一個新的經營思路,就是節目組要善於觀察平日生活,用老練、敏銳的創作經驗,把可能隱含的珍貴意義放大出來,從業者應該具備這樣的捕捉力和擴展力。

其實這種延展思路也很好地解決了經營的邏輯動機問題,由於出演嘉賓都是真實的自發行為,因此在節目中特別投入。節目組要做的只是將結構潤色得再豐滿一些,將人物職能再拓展一部分。比如將兩人原本的咖啡車變成實體店,並根據韓國時下流行的咖啡餐廳趨勢,融入早午餐設定。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客觀說,國內有些經營類題材會進行餐廳或民宿的收益比拼,策劃花店的週轉運營等,但明星參與的合理性總是交代得很模糊。為什麼是這群人集結在一起?彼此尚不熟悉就展開經營任務真的符合基礎邏輯嗎?甚至有些出演嘉賓的經營意識並不強烈,主觀能動性也欠佳,總給人出演節目的既視感。

所以,與其在設計的框架下套用明星,不如潛心觀察真正有經營意圖、經驗、興趣的合適人物來實現節目的加乘效果。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思考二:

最大限度放權給經營者

其次是敘事編排的思考。《咖啡之友》和羅PD以往的經營類節目有很大區別,節目組最大程度隱去了自己的存在,並最大限度放權給了經營者。

攝影方面,開放式的廚房和用餐空間,攝像組幾乎不會直接介入,只靠固定攝像機和外圍拍攝,剪輯了各個角度的鏡頭,不打擾並強調了觀察感。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策劃方面,咖啡店的改造設計由柳演錫、孫浩俊及其友人親自完成,鏡頭也隨著嘉賓的規劃虛擬出了未來的樣子,讓觀眾有更直觀的感受。兩人擔任設計師角色,友人和節目組則承擔著輔助功能,放大了嘉賓的自主決策權。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其實國內《親愛的客棧2》也進行了房屋搭建,“充電堡”就是劉濤的意思,當然其他具體的設計交給了工程師,節目組也將從無到有的搭建故事編入到主線架構裡。剪輯的篇幅會隨著表達各有側重,冷眼君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無形中讓嘉賓參與感得到放大。

除了咖啡廳改造,節目組放權的還有組織流程。在兼職生邀請上,兩人在節目裡真實打電話求助,對象都是以往合作過的前後輩或生活中的好友,與經營咖啡車時期一致。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首期邀請到了崔智友和梁世宗,兩人都是在未知錄節目情況下答應的,以往飛行嘉賓都是由節目組規劃和敲定,但在《咖啡之友》中都是嘉賓親自組織。值得肯定的是,觀眾能夠真實感受到計劃商量的過程,並沒有事前部署好的表演感。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在菜品選擇上,兩人向曾為自己提供咖啡車的白鍾元廚師求助,設計了兩個基礎款菜品,經營後期嘉賓們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升級。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在顧客邀請上,首期面臨宣傳問題,嘉賓們就將寫有營業地點和時間的拍立得照片分發給附近的居民和遊客,首期也看到了剛才被宣傳過的人到訪店裡,非常真實。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由於節目不是集中錄製,後續在咖啡店營業前,節目組在官網進行了信息發佈,到訪的顧客採取抽籤制,且由明星親自抽取,也是參與感的一種放大。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應該說,經營類節目最大的創作難題就是調動出演嘉賓的主觀能動性,讓其打消做節目效果的想法,真實投入到經營情景內,這時節目組要做的就是窮盡思考,最大限度放權給明星決策。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思考三:

抓住有人情味的感動細節,剪輯出品質感

最後是剪輯視效的思考。綜藝的剪輯,其實是一種表達的取捨。經營類節目如何突出差異感,其實就是抓住有人情味的感動細節,剪輯出品質感。

很多網友都說,《咖啡之友》裡有滿滿的誠意。誠意怎麼體現?除了節目本身具有的公益屬性,更重要的是鏡頭記錄下了出演嘉賓本身的熱忱度和投入感。

在前期準備階段,嘉賓們都進行了充足練習,最大程度向專業靠攏,杜絕了突然開張的慌亂感,這是國內經營類節目要學習的地方。冷眼君認為,有關經營培訓的策劃不應僅僅是一堂象徵性的速成課,還應有後續的練習內容,做和認真做,觀眾是可以看出區別的。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咖啡之友》中主廚擔當柳演錫在開業前在家反覆練習,直至食物各工序、外觀、口感都非常熟練。烘培和咖啡擔當孫浩俊,會提前向朋友學習製作麵包的方法,會用4個小時耐心烘焙,首期暢銷的手工滴漏咖啡也要轉動80次才能磨出一杯的量,還有橘子味的伽椰醬,要不停手工攪動50分鐘。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正是這些充足的準備和節目組細膩的剪輯取捨才讓經營這件事變得專業,更讓屏幕外的觀眾感受到了誠意。當然這與節目做公益的目的相關,嘉賓們的經營壓力來自於對募捐善款的渴求驅動,會更竭盡全力,比起單純經營比拼的壓迫會更有目標感和向心力。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還有一個聰明的設計,就是付款金額延續了咖啡車時期的概念,由顧客自行決定。所以經營者們的工作重心只要全心全意放在給到訪顧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即可。最開始並沒有告訴顧客這個設計,等到真正結算時才告知對方可以拿出桌下的無人募捐箱自行投入。店員們也不會因為自己做公益而給顧客壓力,讓其強制多募捐,這點處理是非常體貼的。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同時,《咖啡之友》的後期剪輯非常精緻,一定程度延續了《街頭美食鬥士》的風格。拍攝食物的製作過程極盡細節化,咖啡原豆被打磨的瞬間,咖啡過濾滴落的瞬間,酸奶油和黃油融化的瞬間等都進行了放大和聲音處理,透露著品質感。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從《咖啡之友》談經營類節目創作的幾點思考

應該說,雖然節目整體節奏偏慢,但總體品相還是不錯的,嘉賓在交流時使用的方言語調,也讓觀眾有重回《請回答1994》的既視感,十分親切。

冷眼君認為,如果把電視劇或者紀錄片比作像經濟學或哲學這種傳統的學問,那麼綜藝其實更像經營學,它要求學者們的思想是柔軟的,需要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問融會貫通。這其實在說明綜藝的包容性、社會價值和實用屬性,經營類節目究竟該如何創新,如何讓觀眾感受到創作者的善意,可能《咖啡之友》給出了一個不錯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