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狗?十三?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有点《忠犬八公的故事》既视感,以为是讲狗和人的故事。

然,并不是。

这里的狗是一只名叫“爱因斯坦”小狗

13是则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李玩。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李玩十二岁,刚上初中,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热爱物理学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它几乎成了李玩在孤独青春期的唯一寄托。然而,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在李玩看来,爱因斯坦就是她自己,但是家人却不愿意花精力去寻找,只是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并欺骗了她。在父亲软硬兼施和家庭暴力下,李玩越来越沉默。继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让李玩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如同小狗一般,孤独,无助,卑微。而最后,家人还是不顾李玩的感受,将小狗送去了狗肉火锅店。

她终于明白,成长,就是离开单纯,变得现实。做到大人说的“听话”,即使自己不喜欢不乐意,也要说谢谢。只有欺骗了自己,说服了自己,归顺了成人的体制,才能合群。于是她开始妥协,开始不动声色的按照规定成为一个懂事的“大人”。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狗十三》,是中国式教育下的孩子们听话成长历程的一个缩影。电影彷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马伯庸说,看不懂的人都是幸福的!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说实话,这部电影不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青春片,它不像《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电影一样,有一贯的青春爱情故事线。也有人说,终于有部国产电影,揭开我们的成长之痛。它如同手术刀,解剖了我们成长的肌理,然后,成长中,那些我们以为已经忘却的细碎,扑面而来。

事实上,这次导演描述的青春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曹保平(导演)本人也解释了:“没人注意到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导演曹保平,曾经执导过口碑极好的《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追凶者也》。周迅、邓超、刘烨三位主演就凭借曹保平导演的这些影片获得各种奖项,甚至影帝的头衔。

豆瓣上标记很明显,《狗十三》是2013年的作品,而它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拿奖后,几乎可以说没有踪迹,不知道怎么就消失了~但今年放映之后依然8.4的高分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虽然,《狗十三》在国内虽然没有被广知,但也获得过第64届的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青春的成长,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

李玩长大被体现地淋漓尽致的那刻,是被保送重点高中的聚会上。

叔叔特意为她点了红烧狗肉。而李玩说了句谢谢叔叔,就把狗肉塞入嘴中。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一个曾经把“爱因斯坦”当做朋友宠物的,天真烂漫的女孩,自此长大了。

大人高兴你成长的同时,妥协了的那颗青春的心,却是痛的。

但是过程太过残忍,太不忍心

这些简单的镜头就带我们回顾了一代人的青春,误解、孤独、伤痛、叛逆、忍受、蜕变、成长,这些青春的代名词,

仍然鲜明地存在在影片里。

李玩成功地被塑造打磨成为了大人心中的样子,而以父辈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何尝不是被社会打磨成了别人想象的模样。在李玩最该怨恨父亲的时候,却看到了父亲的软弱。我们也发现,大人也不是无所不能。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总之,曹保平的这部影片给我们大家都深刻地上了一课。

谁的青春不迷惘,谁的青春不犯错?

我们,是否应该给青春年少,多一点时间,多一点宽容?

因为,无论如何,最后,我们依然都会长成一个真正的大人。

电影《狗十三》,谁的青春不迷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