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緊張籠罩隔膜企業 31億平米巨大需求如何瓜分?


價格下降/資金緊張籠罩隔膜企業 31億平米巨大需求如何瓜分?


又是一曲“冰與火之歌”。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56.89GWh,同比增長56.88%,這也帶動了鋰電池隔膜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多家隔膜企業發佈年報和預告,成績格外喜人;但是與此同時,隔膜行業競爭也愈加激烈,也有一些企業出現業績下滑。

近日,星源材質發佈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88%-97%。而前不久星源材質公告,公司與孚能科技簽訂了合作協議,預計合同金額約為1.02億元,雙方2019年度鋰電池隔膜產品保供需求為不少於4000萬平方米,預計將對星源材質2019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星源材質深耕隔膜領域十餘載,乾溼法並重,產品定位高端。此次星源材質與孚能科技簽訂供貨協議,未來持續供貨可期。星源材質有望憑藉其隔膜及塗覆的技術積澱,進一步開拓海內外客戶,隨著產能釋放,公司業績有望企穩並維持增長。

另一家隔膜企業金冠股份也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淨利潤1.85億元至2.23億元,同比增長47.46%至77.45%。其旗下企業鴻圖隔膜在溼法隔膜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其產品定位於中高端鋰電池隔膜市場,具備高強度、高安全性、高滲透性等性能特點,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按照推進計劃,金冠股份至2020年將總計形成4.7億平方米/年的產能。

價格下降、資金緊張陰雲籠罩

常言道:“幾家歡樂幾家愁”,並不是所有隔膜企業都業績喜人,在價格下降、資金緊張的陰雲籠罩下,不少企業愁雲慘淡。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2018年下半年以來隔膜產品,特別是溼法隔膜價格大幅度下滑對整個行業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根據業內機構統計,2018年溼法隔膜價格下滑幅度超過1.5元/平米,主流的隔膜企業在下半年都出現了增產不增收、甚至營收下降的現象。

長園集團1月30日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將減少6.25億元到10.79億元,同比減少55%到95%。長園集團表示,受原主要客戶深圳沃特瑪拖累、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以及鋰電池隔膜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子公司中鋰新材2018年度業績大幅下降。

滄州明珠1月底發佈業績快報,2018年營業總收入為33.2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5.42%。據瞭解,報告期內,滄州明珠BOPA薄膜、溼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雖較上年同期均有增加,但其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卻下降,另外公司新投隔膜產線尚處於爬坡階段,導致產品成本較高,產品盈利能力降低。

對於隔膜的價格下降,星源材質負責人向電池中國網表示,隨著行業參與力度的增加,以及規模化增長,隔膜價格逐年下降屬於正常。但是最近一兩年非理性降價,屬於惡性競爭,各家隔膜企業都處於生死存亡的階段,這種情況對行業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對行業的技術品質提升無絲豪好處。

除了價格下降之外,資金緊張也困擾著隔膜企業。2018年以來鋰電全行業的賬期越來越長,隔膜業也未能倖免。相比2017年,許多隔膜企業應收款賬期延長了,存貨週轉時間也增加了,從買進材料到賣貨收到貨款中間積壓資金時間過長,對企業的資金鍊形成巨大壓力。

對於目前的行業格局,業內人士指出,從名義產能來看,隔膜行業已經供過於求,但屬於結構性過剩,有效產能還是不足,低端的產品沒法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這種背景下,隔膜下游行業趨於集中,經過幾輪洗牌,行業將會較快進入壟斷競爭格局,屆時整體量價將會趨於平穩合理。

31.16億平方米巨大需求

雖然目前鋰電隔膜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不少企業遭遇困境,但是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只要具備足夠實力,前途依然一片光明。

國家工信部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顯示,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將達200萬輛。據此估算,我國未來每年需要的高品質車用動力電池隔膜材料將非常巨大。據廣證恆生的測算,2019年我國隔膜需求(包括幹法和溼法)將達到23.32億平方米,2020年該需求將達31.16億平方米。

新能源汽車領域對於高續航、大容量動力電池的青睞,給隔膜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所採用的隔膜大多使用溼法隔膜,新能源汽車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呈爆發式增長階段,帶動動力電池的大幅增長,未來幾年動力電池是拉動溼法隔膜產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引擎。

據瞭解,在國內企業中,上海恩捷、蘇州捷力、長園中鋰等是主要的溼法隔膜生產企業,佔整個溼法隔膜總量半壁江山,處於第一梯隊。而第二梯隊滄州明珠、星源材質、河北金力股份產能逐漸釋放,份額快速增長,潛力巨大。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不斷髮展,未來在該領域隔膜的需求比重將超過3C數碼領域的需求,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隔膜需求佔比將超過50%,成為隔膜第一大需求領域;同時儲能領域目前發展方興未艾,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0年其對隔膜的需求佔比將超過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