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說起當代中國最成功的的話劇,肯定少不了賴聲川導演的經典作《暗戀桃花源》。該劇於1986年在臺灣首次公演,引起島內轟動,編導賴聲川於1988年獲“國家文藝獎”。至此 ,桃源戀曲傳遍世界,成為經典。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內地版本由銀幕模仿夫妻黃磊和孫莉領銜出演。談到黃磊和孫莉,人們總是被幸福的狗糧灑一地。這兩個人相戀相守了二十餘年,育有兩女一男三個可愛而有教養的孩子。

黃磊和孫莉,一個專一疼老婆,廚藝滿分,知識面滿分,情商高的男人,一個熱愛生活氣質溫婉的女人。黃磊近年來因為愛好做飯,還創建了自己的美食品牌“黃小廚”。

黃磊和孫莉這一對,在感情中可否為了對方改變自我呢?其實你翻看他們從北京電影學院啟程的感情經歷,看到的更多的是“心甘情願”,而並非刻意改變自己。感情中,“愛”最大。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當年,24歲的研究生黃磊對學校新生孫莉一見鍾情,於是,他甘願和她相守,甚至為了等她畢業而主動要求留校當老師。他仍然做他喜歡的事業:教書、唱歌、拍電影、演話劇,演藝的步伐越走越好。而她呢?本就不是一個職業導向的女人,在演了一些作品有了孩子之後,主動退後照顧家庭和孩子。黃磊屬於職家平衡型,不但戲演得好,下廚更是一把好手,給心愛的女人和孩子做吃的,是他的人生享受。

而妻子孫莉,專職洗碗多少年不動搖,在家裡照顧教育孩子、洗衣服、打理家事等事情當仁不讓。雙方性格互補,興趣相投,偶爾一起出現在話劇舞臺上,也是夫唱婦隨,配合默契,夫妻共同進步發展,取得事業輝煌。“千金難買我願意”,雙方對家庭的兼顧和熱愛,造就了幸福的生活,而並非為了對方改變自己多少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三毛與荷西,相愛而又絕不改變自我的一對

平常男女,很少不為了對方做自我改變的。常常能聽到女孩子這麼說:我為了你放棄了深造,放棄了學業;我為了照顧你和孩子,甚至甘心做家庭主婦,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也有一些男性這麼說:一切還不是為了你,拼命打拼賺錢,放下了對理想的追求;我討好你,成全你……

然而,你也會同時看到,那些為了伴侶自我改變,自我放棄的人,後來在婚姻中過得並不那麼幸福。他們權衡再三,發現自己所做出的犧牲過多,而自己又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發展水平,追悔莫及。

我想讓大家來看看作家三毛的例子。三毛30歲,結束痛苦的戀情回到西班牙馬德里,又重遇了戀她多年的荷西。荷西這次已經服完兵役,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荷西向三毛求婚,三毛卻依然我行我素,她不想為了婚姻而犧牲自己一絲一毫的夢想。那個時候,她已經想好要去撒哈拉沙漠了。

當荷西知道愛人的想法,毅然支持了她。他知道她是一個倔強的人,有什麼追求就一定要實現。於是,他也放下了在西班牙安逸的生活,心甘情願地去沙漠找了一份工作,帶著三毛一起,來到了撒哈拉居住。

在這段婚姻裡,三毛和荷西,其實誰都沒有為了對方而放下自己對理想的追求。兩個人都是自我的人,也都喜歡探險,喜歡新奇的事物和體驗。荷西送給三毛的結婚禮物是一個駱駝頭骨,兩個人幾乎是走著去沙漠的教堂結婚,三毛穿著一條藍色的長裙,頭上插了一把野花。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慢慢地,兩個人才逐漸熟悉了沙漠獨特的氣候、人文和氛圍,和鄰居們有了較好的關係,開始融入。他們搭建起了屬於自己的沙漠的家,也是全撒哈拉最美的家:從墳場運來的棺材板子,做成了沙發;航空運來的中國棉紙糊燈罩,用舊的汽車外胎做成坐墊,深藍色的大水瓶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有一種強烈痛苦的詩意。用鐵皮和玻璃做一盞風燈,沙漠人手織的彩色大床罩,奇形怪狀的風沙聚合的石頭——此地人叫它沙漠的玫瑰……這個家成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宮殿。釋放了男女主人頭腦中創造力的天性。

而這兩個人,據三毛說,走在一起仍然是各有各的風采。有時候兩個人旅行一起住店,都很難被認成夫妻。三毛,一身波西米亞裝束的亞洲女人;荷西,頗有些嬉皮的西班牙男人。一個是作家,一個是潛水愛好者,各自有著自己獨立的愛好、興趣和生活,但在一起又相得益彰,參差對比從不需要改造對方適應自己。他們都喜歡藝術化的生活方式,喜歡養花種草,自由自在。骨子裡相像。

這才成就了三毛哪怕是在沙漠和海島,都能順應天性,寫成那麼多美好的文字,成了知名作家。試想,如果荷西改造她,讓她成一個西班牙式賢妻良母,那後果該是怎樣?他從不試圖改變她,配合她,允許她不善於理家、做飯,不善於照顧婆家感受,讓她自在活出了屬於自己的靈魂,成就了自己,從不給她任何壓力,我想這也就是荷西去世後,三毛如此懷念他的原因——在他身邊,她活得更像她自己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堅持自我價值感,絕不唯唯諾諾

網友茜茜與男友是4個多月前認識並交往的,茜茜說:“我總覺得對方太過急切了,感到不安。他總在規劃我們的未來,雖然我能感到他對我的關心和喜歡。因為我比較傾向於丁克,對於婚姻也並不是像其他女生那樣嚮往積極,剛開始他還覺得可以慢慢轉變我的想法,可最近他已經不牴觸我的想法,甚至理解我支持我。我疑惑,喜歡一個人,真的可以為對方改變這麼多嗎?我該相信他嗎?”

現實中,像茜茜這樣的女青年可謂是越來越多了。近期,歌手譚維維在《夢想的聲音3》裡翻唱了一首《晚婚》,唱哭了多少人。“我從來不想獨身/卻又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讓我擦去臉上脂粉/讓他聽完全部傳聞/將來若有人跟我爭/他答應不會默不作聲……”

女孩們逐漸都在尋找等待靈魂伴侶,當她們面對感情,已經不再急切,也不再那麼積極嚮往。看了太多無常的感情變故,分手與離婚,這類女性更重視對方和自己心靈的契合,為了真愛,寧願晚婚,甚至寧願丁克,來維護更好的婚姻質量。也許還會預演一些問題劇情,直到雙方充分具備了處理感情危機的能力。

經歷了感情上的風風雨雨,已經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樣再走在一起,承諾一生,似乎更有保障一些

而故事裡茜茜的男朋友,似乎還是顯得急切不安了些。可能是因為男女差異,當一段戀情開始的時候,男人總是對女性有著征服欲,掌控欲,想要早一點確定關係。面對男人的著急,女性在情感方面卻傾向於“細水長流,慢慢來”,等一等,心靈的聲音。此時,就會出現男女心理上的剪刀差。男人像火,熱得快,但熱情之後,也容易熄滅;女人像水,熱得慢,但是又很恆常,一心一意,保持一定的溫度……

因此,茜茜有疑問,難道是他太喜歡我了嗎?一開始牴觸我的想法,現在卻又來理解支持我?真的可以為了愛人改變這麼多嗎?我該相信他嗎?

“女人心,海底針”,這讓男人們實在是為難。不改變自己支持你吧,你覺得我傲嬌,不愛你;而改變自己支持你吧,你又覺得我沒個性,不可信。可見女性的心態實際上是矛盾糾結居多的。但總體說起來,男性同胞們一定不要掉入為了伴侶而自我改變的陷阱哦。

保持自我,適度妥協,但原則上的問題,還是要堅持自己的觀點。

其實女性還是喜歡感情中個性鮮明,有主見,不輕易改變自我的男性,這在她們看來才“爺們兒”,反而給她們更多安全感。而那種為了女人變來變去的男人,反而不見得受到女性歡迎。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美嘉今年結婚已經8年了,說起自己的丈夫子軒,她雖然感覺棘手,但又臉上微微掠過一絲笑意。子軒是個“純爺們”類型,從一開始和她談戀愛,就告訴她,他要做一個科研男,科學家,還帶她去看了一場話劇《哥本哈根》。

子軒博士學業很辛苦,美嘉也曾經頗有抱怨,但是丈夫對理想的執著打動了她。畢業後,他去了科研機構,後來成了那裡的科研骨幹。子軒一直在自我的道路上追求,當然也會落下一些科研病,比如“不重視外表,理性有餘,感性不足,情趣不夠”等,但是每當看到丈夫沉浸於科學的海洋,她還是有一種欣賞的感覺。

她覺得那就是他,不為了任何人改變,不論結不結婚,都要自我實現。這也其實是吸引她多年陪伴在他身邊的動力。他不輕易妥協,重視內心體驗和感受,原則問題上雖然可以溝通,但能夠有我行我素的自由。

美嘉認為,這種男人比那種為了女人輕易做改變,甚至失去自我的男人要好多了。她能看到他身上的氣節和內涵。而那些改變自我,失去自我的男人,表面看似情商高,但也可能自我迷失。個性不足,最後一事無成。美嘉也承認,女性有一個孽根性,就是想依據自己的方式改造丈夫,而她自己也不例外。但是,丈夫子軒長年累月跟自己作鬥爭,拒絕被改造,只是稍作配合,這樣,他才能更自在做自己,不留太多遺憾。同時也讓美嘉向他學習,也

不為了對方改變太多自己,反而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婚姻其實是一場博弈。在堅持自我,與為愛人做改變之間,你要選擇一個平衡之道,既能保持完整的自我,但又能讓愛人感覺舒服……最後雙方相互成就。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不是改變,是自我優化

確實,不少人在有了愛人之後,會面臨一個“改變”的壓力。因為常年累月地相處,可能會很容易被對方的喜好所影響,過於在乎對方的看法,出現“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現象

“他喜歡我這樣素面朝天嗎?女為悅己者容,我天天為了他濃妝豔抹,甚至去整容?”但是你會發現,這樣的女性結果並不真的受男性歡迎,他並不希望你動不動就整容,也害怕看到你卸妝後的前後不一致,他其實喜歡你“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模樣,不是嗎?

“他是不是喜歡賢妻良母啊?那我洗手做湯羹,從職場女人立馬轉化成圍著廚房轉的好女人?”也不盡然。

愛情中,我應該順應本性,還是改變自我?

天后王菲就不是一個會做飯的人,她雖然說自己要做飯,但結婚後並沒有成行。她可能只會做一些餃子餛飩什麼的,她的舞臺依然在音樂中。但是,她前夫李亞鵬還是給了她做一個賢妻良母的壓力。卻沒有真正支持到她的事業。這讓王菲覺得婚後並不能自在做自己。十年後,兩人離婚收場。王菲自述,自己懶,缺乏耐性,很難賢妻良母,但喜歡玩音樂,做藝術家,不喜歡過度商業炒作……順遂愛人的天性,也才能讓對方覺得舒服。

對男人來說,也不要因為你太太喜歡錢,就輕易放下自己的理想,去做一個商人。巴菲特說:“單純緣於高興而做一件工作,那麼這就是你應該從事的工作。”只要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你內心真心想從事的,同時也能帶來錢,不是兩全其美?為何要放棄而改變呢?

當然,婚戀中也要常常發現,自我的優化。比如,女性不再不修邊幅,而成為會打扮的淑女;男人不再宅男萬歲,而成為優雅紳士;悶騷內向的人,逐漸變得習慣和伴侶交談內心所想;兩個人有更多儀式感,改掉懶惰習慣,一起運動,一起旅行,一起打掃收拾家,使其更有品位。自我追求上也更上一層樓,為了理想更加執著精進……

這些都是可以提倡的,在不改變自我價值感的前提下,自我優化,成為更美好的自己。你拿捏好這其中的分寸和度了嗎?


添加微信公眾號(yanyuanxinli),獲取更多資訊。

添加微信號:tjyybs2,備註:加群。即可加入“免費心理問答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