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頭”公司與時間租賃|三分鐘讀懂專家網絡

行業緣起

“租頭”公司與時間租賃|三分鐘讀懂專家網絡

1998年的冬天,美國紐約。

暮色漸濃,城市一間出版社裡,有兩位樣貌二十多歲的青年正相對坐在一張長形辦公桌邊。名叫Mark Gerson的年輕人眉頭緊鎖,此時他正在閱讀一份有關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的文案材料,對於非醫學背景出身的他來說,這些內容實在有些晦澀。

“那位著名教授的文稿實在太深奧了,Alexander編輯了整整一週時間,這已經是最容易閱讀的版本了,我在想……”坐在桌對面的Thomas Lehrman嘆氣道。

“叮鈴鈴……”電話鈴驀然響起。

“你好,這裡是GLG出版社的Mark……啊,初稿你們收到了吧……嗯,瞭解,你們是希望能和A教授直接交流下對嗎……嗯嗯明白,大概需要多久,我們馬上問下教授的時間安排……好的,

“怎麼,客戶希望直接與專家溝通嗎?”Thomas一臉瞭然,類似的需求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Mark默然,放下文檔轉而拿起桌上的美式咖啡,起身走到窗邊,仰頭望去,天色已黑,作為矗立在大西洋西岸的“世界之都”,夜幕中的紐約顯得格外繁華。

他心裡隱隱約約萌生出一個想法。最開始這個想法還比較朦朧,但是漸漸地,框架逐漸明晰起來,最後他彷彿終於決定了什麼。輕啜了一口咖啡,Mark突然轉身面對有些疑惑的Thomas,眼神堅定,熠熠生輝:

“Thomas,我們一起改變吧!”

1999年的第一個清晨。

兩位紐約青年敲定了最終方案,對全員發出公司轉型通知。

紐約市從此少了一間出版社,而世界卻誕生了一個叫作“專家網絡”的行業。

“Transforming the way the worlds top professionals share expertise and learn”

——Gerson Lehrman Group(GLG)美國格里集團

專家網絡是什麼?

當一個企業需要尋找高級人才,手上又沒有很好的搜索渠道時,獵頭公司就出現了;當一個企業在為某個項目作研究決策,需要行業內的頂級專家作諮詢, 又沒有來源渠道的時候,專家網絡就出現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專家網絡在也是一種“獵頭”般的行業存在。更有言者,專家網絡是“租頭”企業,將專家時間“租賃”給全球高級企業的中介平臺。

通常專家網絡公司採取的方案是:接收客戶需求,人工搜索適合的專家,通過渠道(自有專家庫,人脈推薦,第三方平臺)獲取專家畫像和聯繫方式,逐一聯繫和對接。

需求端

小A是一家知名戰略投資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小A所在的團隊今天新開了一項教育行業的項目,圍繞在線教育研究目前中國市場的情況。在正式撰寫研究報告之前,團隊leader希望她先約幾位行業內的專家做個諮詢交流,以確保項目最終報告的專業。

小A一大早就來到公司,根據項目研究列出了一頁問題大綱,確認了幾家在線教育行業的機構企業名單。隨後,她將這一系列要求以郵件形式編寫好,在10點05分時,發送給了公司目前正在合作的幾個專家網絡平臺。

專家網絡平臺

小B是一家專家網絡公司的項目經理。今早10點05分左右,小B收到了來自客戶有關在線教育行業的專家約訪需求,他需要根據項目要求,尋找邀請3-5位在線教育行業的資深專家來與客戶進行訪談諮詢。

小B將需求錄入系統後,開始在公司自有的專家庫中搜索對應目標,根據條件篩選出10多位專家後,他和小組成員開始一一聯繫候選專家。11點18分時,小B將接受約訪邀請的3位專家背景整理好,以匿名形式發送給客戶。

專家端

C女士在教育行業已經20年,目前是XX教育集團的在線教育事業部總監,負責集團在線教育在全國市場的發展工作。

今早10點30分左右,C女士接到一通來自小B的電話,希望就有關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相關問題邀請作有償諮詢。C女士看了下相關的問卷覺得可以做個行業交流,欣然接受了諮詢邀請。C女士看了下這周的工作日程後,告訴小B本週工作日晚上20點以後她都可以以電話的形式進行諮詢。

正式訪談

“租頭”公司與時間租賃|三分鐘讀懂專家網絡

專家網絡的市場現狀

專家網絡正式起源在20年前,但真正進入中國大陸卻要從2008年算起。六度智囊CEO Stefan總結道,凱盛融英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第一家正式的專家網絡平臺。成立至今十年,業務總量穩穩佔據中國市場第一,佔有率遙遙領先2007年成立的高臨諮詢。

“租頭”公司與時間租賃|三分鐘讀懂專家網絡

而專家網絡的鼻祖GLG在中國大陸的表現,相對其在全球的影響力略顯遜色。在亞太區擁有兩倍於高臨的業務總量,GLG在中國大陸的佔有率僅僅位列第三。

作為全球首家以技術驅動專家網絡行業的六度智囊,也於2017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每一年,全球都有新的團隊湧入專家網絡這個市場,並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Stefan提到,近5年專家網絡頭部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價值年均增長達40%,而行業新興的後起之秀更是達到了70%的年均增長率。

專家網絡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任何一個行業存在的理由,無非就是能解決這個社會的痛點。

如果你是獨立的個人,你可以通過嘗試不同的方法去達到最終的目標。但如果是一個企業,在作商業決策時就沒有這麼多的試錯成本了。

因此,找專家作諮詢就成為一個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步驟之一。在專家網絡沒有出現的時候,一些戰略投資公司需要支出鉅額從Bloomberg等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購買實時的市場數據和信息服務。這類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價格高昂,非頂尖機構一般難以承擔。

專家網絡的出現,解決了商業信息社會里金融機構信息獲取途徑難的痛點。而同時,也為專家開拓了新的變現渠道,將行業專家的知識、技能、經驗這種無形的產品有償提供給更多的群體,同時滿足了需求端和供給端的市場。

專家網絡正在尋求一種能夠真正融合智慧與商業的交互模式。

專家網絡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談及未來,Stefan提到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零工經濟。

零工經濟由美國商學院教授Diane Mulcahy正式提出,是共享經濟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通常指個人利用自由空餘時間,幫別人解決問題從而獲取報酬。比如我們熟悉的滴滴快車司機其實就是零工經濟的代表,專家網絡平臺積累的數十萬行業專家亦是同理。

自2016年開始,知識付費、共享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這是一種發展趨勢,零工經濟和自由職業者的崛起與此密不可分。Stefan認為,零工經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概括專家網絡的發展趨勢, 在共享經濟的輻射下,專家網絡在很大程度上會掀起一股熱潮。

六度前瞻

“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六度。”

—— 六度智囊(Six Degrees Intelligence)

半年時間實現盈利,一年時間衝進行業前五,這是一張令人驚歎的成績單。

2017年4月,六度智囊正式成立於。品牌名的靈感則來自“六度分割”理論: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專家網絡就是六度分割理論最直觀的應用,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一定的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繫。而六度智囊的存在,就是為了減免找人的步驟與時間,高效準確的為客戶篩選最優質的專家。

未來,除了通過高效和低價服務將專家網絡拓展到中小型機構和高淨值個人,Stefan表示,六度智囊還將利用自身的資源與內容沉澱,通過內容關鍵詞抓取和數據分析,形成熱點Index,創建商業社會下的“動態搜索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