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裡的一條河上,有一群人每天都在鑿冰破洞,他們要尋找什麼?


數九寒天,一冬無雪,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卻頻繁而又凌冽。燕郊一條不知名的河,早已冰封河面,猶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橫垣在京冀之間。遠處是已經建好卻不知何故一直沒有投入使用的大橋。

在寬闊的河道冰面上,星羅棋佈著許多人,大致有近百人,冰面上到處是洞,冰渣氾濫,千瘡百孔。走近一看,原來都是在釣魚。這就是北方特有的“冬釣”,與著名的查干湖冬捕有異曲同工之妙。

冰面被鑿開許多20釐米左右的洞,露出冰層下面的河水,帶勾的誘餌通過冰洞口放入水中,小小的紅頭釣浮豎飄在水面,靜靜地等待魚兒上鉤。這是一種專門用於冬天釣魚的漁具,叫“冬釣杆”。

冰層很厚,有20多釐米,鑿冰洞要用專門的鋼鏨破冰。

還有這種手工旋轉的鑽鏨,破冰鑿洞既快有省力。

來這裡釣魚的的多是附近的人,一位天天來這裡的釣魚者告訴說,今天人不多,到了週六週日,來這裡釣魚和冰上玩兒的人會很多,有好幾百人。

平日裡,來釣魚的大多是退休或悠閒的人,冬日裡休閒遊玩的地方比較少,冬日釣魚既新鮮又有意思這條河裡有魚,離家不遠,就成了眾多釣魚愛好者冬釣的理想之地。

釣魚是一種健康有益的休閒活動,通過釣魚可以接觸自然,鍛鍊身體,修心養性。這位冬釣者三杆齊放,泰然自若,一邊釣魚,一邊悠閒地邊玩著手機。

這位師傅是黑龍江雙鴨山人,退休後隨老伴來到燕郊居住,為兒子照看孩子,看孩子以老伴為主,他閒來無事就來到這裡釣魚消譴時光。他說,人得有個愛好,找點事做,成天無所事事也沒意思。

這位師傅是典型的“老北京”,北京市裡有兩套房,他租出去一套,然後用租金在燕郊租了一套房,剩下的租金夠日常花銷了。他說,退休了住在燕郊比北京更自在。冬天到這裡釣釣魚,釣多釣少無所謂,主要是享受釣魚的過程。

高科技同樣體現在釣魚裝備上,看這位冬釣者正用“測魚儀”在檢測冰下的水域有沒有魚。

這位駐地在燕郊的冶金一局的退休幹部,乾脆把戶外帳篷支在了冰面上。剛剛退休不到兩年的他對釣魚有自己的體會,他說,釣魚是個好愛好,可以修心養性,生活中有什麼困難,工作中有什麼煩惱,釣釣魚,會減輕壓力,磨鍊性情,開闊心胸。

這位老哥姓沈,家住北京北五環外的天通苑,專門開車一個多小時來這裡冬釣,紅紅的棒球衫和衝鋒衣在冰面上特別鮮豔。健談豪爽的他告訴小編,他喜歡一個人自駕旅行,新疆西藏都去過不止一次。還自駕去雲南,到麻栗坡看望陣亡的戰友。年輕時老沈當兵參加過對越反擊戰。現在冬天就在家貓著,釣釣魚。


說話間,魚兒咬勾,老沈迅速起杆,一條活潑亂跳的小魚被拽出水面。老沈熟練地摘下魚勾,把魚放進魚桶。老沈調侃道:“老伴說這釣來的魚成本也太高了。瞧,我這個電動鑿冰鑽就得3000多塊呢。”不過,從老沈臉上看到的,卻是滿滿的成就感。

老沈說這條河裡有許多種魚,有些魚種冬天會冬眠,冬天釣上來的主要是鯽魚。這是老沈一上午的“戰績”。鑿冰破洞勾餌下,盡享寒冷悠然中——好一幅潮白河上冬釣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