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看!右上角有一抹紅,點一下吧,感謝關注!

王倫是梁山集團的前任一把手,治理結構是這樣的,王倫兼任董事長和總裁,手下有副總裁杜遷,總裁助理宋萬,首席聯絡官朱貴,後來又來了林沖,由於文化不統一,沒有給他安排什麼職務。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王倫的願望簡單而美好,我在八百里水泊梁山安生的待著,管理幹部就是我們這幾個了,嘍囉小兵多多益善。偶爾去路上打個劫,朱貴開黑店弄點兒營生,這樣就很好很好很好的了。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但是王倫對自己認識得深刻而到位,在林沖上山時,他有一段經典的心路歷程:“我卻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因鳥氣,合著杜遷來這裡落草;續後宋萬來,聚集這許多人馬伴當。我又沒十分本事,杜遷、宋萬武藝也只平常。如今不爭添了這個人,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武藝。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不若只是一怪,推卻事故,發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後患。只是柴進面上卻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顧他不得。”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所以王倫在梁山,產生了一個不能迴避的基本矛盾,那就是王倫和其所管理的頭領比較弱雞的戰鬥力水平,和水泊梁山作為造反根據地優異地理位置之間的矛盾。

而王倫的綽號叫白衣秀士,特點在哪裡?衣服白?秀士是什麼意思?梁山好漢中也有一些文官,智多星吳用,神機軍師朱武,多是與上兵伐謀的策略智慧有關,相比之下,王倫這個稱號簡直是小兒科,而王倫管理下的梁山給外界的印象也並不十分硬氣,晁蓋七人商議投奔梁山的時候,擔心會不會被收留,結果得出的結論是,花點錢就行,這是上山聚義落草,不是進京趕考,簡直是貽笑好山頭。

無道之時多有盜,英雄進退兩俱難。

只因秀士居山寨,買盜猶然似買官。

所以王倫在梁山就相當於一個三歲的小童,拿著一塊珍寶,隨時有可能被人搶走。在這個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兢兢業業的王倫犯了一個又一個低級的錯誤,導致的結果是丟掉了性命,而他所信任的幾位管理幹部,對他的喪命表現出了基本無所謂的態度,可以說是其咎由自取和最大的悲哀。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王倫的倒臺,除了武力值實在是垃圾之外,有三個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是管理無能卻空負盛名。柴進評價梁山“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喚做摸著天杜遷,第三個喚做雲裡金剛宋萬。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

柴進的話字面簡單然而意義重大,能當得起這種評價的,在水滸傳中不多,宋公明孝義黑三郎,山東及時雨的名號雖然早就有,但也是在救了晁蓋等七人之後,在綠林英雄中口口相傳,產生了發酵作用,形成了偌大個名號。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什麼人都敢收留,就會讓走投無路的人願意向那裡投奔,也會在朋友圈裡形成諸多的轉介紹,假如王倫等的行為愧對了這個名聲,心理落差會導致原先就不高的名望被踐踏的稀碎,讓人人都想瞪一眼,人人都想罵一句,人人都想踹一腳,人人都想啐一口。這樣的話離垮臺還會遠嗎?

第二是氣量狹窄卻以義氣為宗旨。林沖上山時王倫的表現讓豪傑悲傷好漢失望“將次席終,王倫叫小嘍羅把一個盤子,托出五十兩白銀,兩匹絲來。王倫起身說道:柴大官人舉薦將教頭來敝寨入夥,爭奈小寨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後誤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禮,望乞笑留。尋個大寨安身歇馬,切勿見怪。林沖道:三位頭領容復:小人千里投名,萬里投主,憑託柴大官人面皮,徑投大寨入夥。林沖雖然不才,望賜收錄。當以一死向前,並無諂佞,實為平生之幸。不為銀兩齎發而來,乞頭領照察。王倫道:我這裡是個小去處,如何安著得你?休怪,休怪。朱貴見了,便諫道:哥哥在上,莫怪小弟多言。山寨中糧食雖少,近村遠鎮,可以去借。山場水泊木植廣有,便要蓋千間房屋,卻也無妨。這位是柴大官人力舉薦來的人,如何教他別處去?抑且柴大官人自來與山上有恩,日後得知不納此人,須不好看。這位又是有本事的人,他必然來出氣力。杜遷道:山寨中那爭他一個!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時見怪,顯的我們忘恩背義。日前多曾虧了他,今日薦個人來,便恁推卻,發付他去!宋萬也勸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不然,見得我們無義氣,使江湖上好漢見笑。”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拿銀錢打發好漢,本來就上不了檯面,王倫居然還弄出來兩匹布,打發娘們兒呢?哪裡有一點綠林做派?

未同豪氣豈相求,縱遇英雄不肯留。

秀士自來多嫉妒,豹頭空嘆覓封侯。

而且朱貴、杜遷、宋萬三位的反應,顯然是對一把手相當不滿了,整的這叫什麼事兒啊,一把手剛發完言,各位副職就紛紛開展批評,肯定是已經按耐不住了。

到了晁蓋等上山,王倫又整這一套,那就是自己作死了,看不清王者和青銅的區別,也看不清林沖已經有搞死自己的決心,還在一味的,搞那些酸腐的小動作。

獨據梁山志可羞,嫉賢傲士少寬柔。

只將寨主為身有,卻把群英作寇仇。

酒席歡時生殺氣,杯盤響處落人頭。

胸懷褊狹真堪恨,不肯留賢命不留。

第三是鼠目寸光,看不清大局。既然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仍然想佔據寶山不讓位,那就是愚蠢了。假如王倫及早認清大局,胸中有些豪傑事務,懂得基本的辦事規矩,結果可能不必身死道消。宋江上山時候晁蓋要讓宋江坐頭把交椅,盧俊義上山時,宋江要讓盧俊義坐頭把交椅,這都是真心的嗎?不是,只不過是態度而已。假如王倫也這樣做了,既能保全自己至少前三的排序,也能讓杜遷、宋萬等人的排名不至於跌落在阮氏三雄後面,能夠分享梁山發展的長久紅利,也能夠保證自己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就像一首經典的歌曲唱到,毛驢子拉磨,走不出這個圈,井裡的蛤蟆只能看見巴掌大的一片天。王倫可憐巴巴的攥著自己僅有的幸福,可是到頭來被人扒的乾乾淨淨,不知他的靈魂看見托塔天王的屁股坐在帶血的鐵王座上,是怎樣的心情?

梁山泊前總裁王倫倒臺記

餛飩板刀面——立志做一位有品位的中年雜家的好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