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感冒、麻疹未透、崩漏出血,沒想到這味中草藥卻能起作用

荊芥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質莖,多分枝,側緣多有小毛刺,8、9月份時候荊芥就在這些小毛刺周圍開花,花朵不大,需要近瞧才能夠看得清楚。由於荊芥具有特殊的怡人芬芳,人們稱它為“香荊芥”,又把它稱為“假蘇”,空有紫蘇的樣子,實際上並非紫蘇藥物,哈哈哈。

風寒感冒、麻疹未透、崩漏出血,沒想到這味中草藥卻能起作用

荊芥入藥的部位一般是地上莖部分,最好選擇在荊芥生長最為茂盛的夏天採收荊芥,這時候荊芥植物中富含的揮發油、左旋薄荷酮最多,這也是夏天時候我們站在田埂邊,遠遠就能夠聞到荊芥香味的原因。

荊芥味辛,性溫,能夠入肺經、肝經,是重要的解表散寒藥物。首先要提到的當然就是荊芥發散風寒表邪的作用了。荊芥辛溫,發散風寒,其性微溫但是藥性較為和緩,在驅散風寒的時候並不用過分擔心荊芥發汗太過,以生變證,所以許多藥性書將荊芥與防風、秦艽並列稱為“風藥中之潤劑”,所以對於那些風熱、風寒表現大多不是很明顯的疾病,我們大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風寒感冒、麻疹未透、崩漏出血,沒想到這味中草藥卻能起作用

荊芥祛風解表,透散邪氣,治療瘡瘍初起而外有表證者有較好療效。《神農本草經》稱“荊芥下瘀血,破結聚氣,主瘰癧生瘡”,其實就是說的荊芥能夠透散邪氣,宣通癰結而祛風活血治療瘡瘍腫痛疾病。同時,由於荊芥發散風寒,祛風止癢又能夠宣散疹毒,所以對於患者由於表邪外束而出現的麻疹難以透散的疾病,以荊芥辛溫宣散的特性,透疹解毒,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風寒感冒、麻疹未透、崩漏出血,沒想到這味中草藥卻能起作用

荊芥走血分,炒炭後,由於其辛溫宣散表邪的作用已經改變,已然已經成為一種祛風止血藥物,所以常常使用炒炭後使用的荊芥來治療吐血、衄血或者是更為嚴重的女性崩漏疾病。若是患者為下焦出血,如大便帶血,痔瘡出血等一些血熱症候的話,用炒炭後苦澀性平的荊芥配位地榆、槐花等涼血止血藥物一同使用,達到止血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