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2018年8月16日,用時20天13小時31分,電影《西虹市首富》票房突破了24億元人民幣。憑此成績,該片也成功躋身華語電影歷史票房Top10的行列之中。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華語電影票房Top10

票房Top10中,喜劇片獨佔6席,喜劇在國內市場的票房號召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們就從演員的角度,回溯華語電影老中青三代喜劇人,細細觀賞喜劇之王的寶冠曾落在哪些人的頭上。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周星馳

說起華語電影的喜劇之王,我們腦海中也許會浮現出一個時下已經滿頭白髮的瘦削形象(或者在你的心目中,他依然是年輕時那張明明也堪稱英俊卻偏要搞怪的臉龐),也許想著想著,腦子裡還會冒出石斑魚那賤笑的聲音:“你快點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險的!”是的,周星馳已經用他自1988年從影以來的無數作品,給幾代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無論是最早期的《小偷阿星》《無敵幸運星》,還是後來的《賭俠》《賭聖》系列,再到後來,即使你不是星爺鐵粉,你也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逃學威龍》《大話西遊》《少林足球》《唐伯虎點秋香》以及《功夫》。三十年來,周星馳從星仔變成星爺,再到現在身居幕後,變成星導。可以說,他就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乃至華語電影九十年代喜劇的標杆。1999年的那部經典作品,亦可算是以片名為這傳奇的三十年加冕——《喜劇之王》。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片頭

這部片名也無數次引發媒體與影迷的追問:誰,才是華語電影的下一個喜劇之王?

“幽默好笑”是對喜劇這種類型片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可惜往往催人流淚易,使人發笑難。要知道,千百名觀眾有千百種人生,生活的滋味五味雜陳,一部熒幕中的作品要讓這許多的觀眾忘卻各自現實的拘束,忘卻影院左右陌生的面龐,發自內心開懷一笑,已經實屬不易。

喜劇作品想要成功,首先,一個成功的劇本必不可少。郭德綱在他的相聲中曾多次提到,抖包袱,就是創作者和觀眾的較量,喜劇要永遠先觀眾一步,讓你猜不到他的笑點,抖出一份意外的機靈,才能引人發笑。另外,歡樂之餘,劇本還需要大體符合邏輯,並不能因為你是喜劇,就可以完全拋棄現實,用生硬的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觀眾或許會因為好笑而放鬆警惕,但是不通順的故事,尤其是情節上對人物關係和情感鋪墊不夠充足的故事依然是所有戲劇類型的硬傷。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少林足球》劇照

解決了劇本,讓我們說回演員。對於演員來說,好笑,更是一種難得的天賦。“觀眾緣”這三個字充滿玄學意味,難以簡單解釋,卻又實打實地反應在影片票房和評分之上。簡單說來,一名成功的喜劇電影演員首先也需要紮實的演技作為保障,拋去喜劇的刻板印象,成功的喜劇演員同樣需要能夠演好正劇的角色。另外,從形象上來說,成功的喜劇演員也許意味著你在熒幕中不能太過英俊,因為往往過於帥氣的面龐會使觀眾感到攻擊性和威脅感,難以產生共情而從劇情中跳脫出來。除此之外,可能就還需要一些運氣了,同樣的臺詞和表演,有的演員說來便使人發笑,有的則只會使觀眾感到尷尬,箇中滋味,難以言表。而這,也正是好的喜劇演員最寶貴之處。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天下無賊》劇照

時間回到1988年,當星仔剛剛出道步入影壇的時候,大陸也有一名“小人物”,甫一出場就露著他標誌性的閃亮大額頭,登上了內地喜劇電影的舞臺。這一年,王朔的小說《頑主》被改編成電影,由米家山導演,張國立、葛優、梁天主演的這部黑色幽默喜劇片為葛大爺的喜劇之路開了一個好頭。《頑主》為觀眾展現了一個火熱、混雜、充滿活力的八零年代。三個玩世不恭的北京小青年開了一家3T公司:“替人排憂,替人解難,替人受過”,其實就是一家給客戶從調解夫妻矛盾到實現畢生夢想的各種需求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點子也被後來的馮小剛多次借用,《甲方乙方》裡,這家公司變成了“好夢一日遊”,《私人定製》裡,這家公司又再次露面)。三人不甘於重新走上父輩的老路,拒絕接受強加而來的理想,卻也沒有什麼堅定的信念填充內心的空白,於是走向了虛無的享樂主義。他們並不關心甚至拒絕“為人民服務”這樣宏大的理想,而是關心真實生活中人民群眾的雞毛蒜皮,用自嘲和嬉皮笑臉解構著強加而來的崇高。31歲的葛優飾演著20來歲的青年楊重埋頭吃麵,席間被假道學的趙教授提起,抬起頭來,嘴邊還懸著幾根未及吞下的炸醬麵,操著一口京腔說道:“我就一傻B,您甭為我操心。”眉宇之間的嬉笑之意較二十年後在《非誠勿擾》中與舒淇搭檔時更甚。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頑主》海報

而當他坐在酒吧裡略有幾分磕絆地皺著眉頭對女青年貧嘴“人生就是踢足球,明知道踢不進去,還是跑來跑去,聽別人叫好”時的那份好似於己無關、不瘟不火的疏懶諷刺後來也多次在他的電影中出現。這部電影當年即為他帶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此後,葛優更是成為了馮氏喜劇的御用主角,在二十年裡出演了《甲方乙方》(1997)、《不見不散》(1998)、《沒完沒了》(1999)、《大腕》(2000)等多部成功的喜劇作品。可以說,葛優與馮氏喜劇互相成就,確定了彼此的喜劇風格與行業地位。

喜劇之外,1993年,葛優還與張藝謀、陳凱歌導演合作,出演了《活著》《霸王別姬》兩部名留中國電影史冊的作品。2010年賀歲檔,陳凱歌的《趙氏孤兒》(1.82億票房)、姜文的《讓子彈飛》(6.37億)和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4.56億)三部大片,葛優均擔綱主演。更加可貴的是,在對喜劇片並不偏愛的豆瓣,這三部電影的評分都不低。一時間,葛大爺鋥光瓦亮的腦袋和他碎貧碎貧的嘴巴似乎成為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保證。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非誠勿擾2》劇照

近年來,面對中國電影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葛優似乎在有意地迴避,產量逐漸減少,喜劇方面更是鮮有作品與觀眾見面。2017年1月,在草草奉獻了一部《決戰食神》,為謝霆鋒做嫁衣之後,葛優完成了與英皇的“五年三片”簽約,迴歸聚光燈之外。

“道哥!你MLGB!”

今年暑期檔,又一位“新人”導演走入人們視線。截至8月16日,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用7天時間,突破了8億票房。雖然頂著喜劇的名頭,但《一出好戲》沒有簡單地走保險穩妥的喜劇路線,而是選擇講述一個充滿社會學、經濟學意味的略陰暗的故事,由此也可以看出導演黃渤的幾分野心。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黃渤

2006年,32歲才剛剛從北影畢業的黃渤同時收到了兩份邀約,北影恩師看中了他,希望他留校任教;與此同時,一部電影在重慶開拍,邀請黃渤擔任配角。黃渤考察一番後發現,這部電影由新人導演,小成本製作,邀請自己擔任的角色只能算是男6號,但一番權衡後,他謝絕了恩師的好意,前往重慶——他還是喜歡演戲。這部電影即是《瘋狂的石頭》,當年6月上映,以區區300萬的製作成本,斬獲2000萬票房,成為當年最大的黑馬。憑藉此片,從導演甯浩到演員黃渤,都在中國喜劇電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直到今日,依然有影評人認為它是中國最好的黑色幽默電影。片中的黃渤基本發掘了自己日後的喜劇表演風格:操著地道的青島口音,不刻意賣弄笑料,從小人物出發,用通順的行為邏輯表現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卻達成一股天然的黑色幽默氣息。笨賊“黑皮”困在下水道中的那一聲“道哥!”和那一句沒有字幕的髒話,至今依然令許多人記憶猶新,堪稱經典(今年大火的綜藝《聲臨其境》中翟天臨還模仿黃渤口音重現了這一橋段,笑果十足)。

從《瘋狂的石頭》開始,黃渤成功轉型進入喜劇電影,此後多年間,黃渤在喜劇形象塑造方面可謂是遊刃有餘,無論是愛情輕喜劇,還是黑色幽默片,甚至動作警匪片,只要有黃渤出現,他總是能夠提供恰到好處的笑點。這樣的才能已經不僅限於演技的範疇,黃渤在多種類型影片中自然的表現,不可謂不是一種難得的天賦。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2009年《瘋狂的賽車》,票房1.1億

2012年,好友徐崢投拍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黃渤在此片中第一次出演了一個類似反派的形象。這部電影也許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市場近些年來翻天覆地變動的開端——從此片開始,中國國產電影的單片票房開始以十億級計算。導演徐崢以3000萬左右的投資,取得了12.6億元的票房成績,一舉奪下當時的華語電影票房頭名。曾有人統計稱,該片兩個小時的時長中,大約共有50個笑點,以12.6億票房計,每個笑點價值2500萬,可謂是真正的一笑千金,價值連城了。從這部電影開始,喜劇片成為了業內公認的票房王道。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人再囧途之泰囧》劇照

對於黃渤來說,單純的出演喜劇影片,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他的胃口。近年來,他的主演電影產量明顯下降,除了參加幾部綜藝之外,就是在謀劃自己擔任導演的新片《一出好戲》。如今瓜熟蒂落,多年努力終於有了一個不錯的結果。

“什麼冬梅?馬什麼梅啊?馬冬什麼?”

在影視劇行業中,話劇演員出身,往往意味著演技的保證。多年如一日的舞臺表演,觀眾面對面的反饋,錘鍊出了一批批演技過硬的話劇演員,同時也打造出了一部部經過觀眾和時間檢驗的成功劇目。幾年前開始,有一個團隊將這二者結合,跨界進入了電影製作領域。於是,《夏洛特煩惱》誕生了,“開心麻花”這一闖入者僅用一部電影,就成為了喜劇行業的一隻小獨角獸。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夏洛特煩惱》海報

以沈騰為代表的開心麻花表演團隊,在2015年至今的三年時間裡,連續推出了《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三部作品,其關聯公司“西虹市影業”推出了《西虹市首富》,下一部《李茶的姑媽》也將在今年十一檔上映,這樣的產出速度,可謂十分高效。而更為難得的是,團隊出品電影至今,幾乎每部都有著不錯的市場反響和口碑,除了小成本影片《驢得水》外,所有電影票房均達到14億以上。如今的華語電影票房前十之中,開心麻花團隊獨佔兩席,可謂是中國電影市場高速增長期的弄潮兒了。

如前所述,開心麻花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他們經過大量錘鍊修改的成熟劇目,以及話劇舞臺培養的高水平喜劇演員。無論是沈騰、馬麗,還是艾倫、常遠,他們的歷次出演都稱得上是配合默契、情感自然,可圈可點。然而,喜劇是一個十分“吃演員”的戲劇類型,一名演員的表演模式很容易產生固定的人設,而觀眾對一成不變的表演會很快產生審美疲勞,以小瀋陽為首的“東北F4”出道之時,也曾一度風頭無兩,然而多年過去,如今的觀眾已經很難因為小瀋陽穿上一條蘇格蘭短裙就轟然大笑了。

另外,一部成功的話劇起碼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打磨成型,在劇本積累的紅利期度過之後、演員表演的程式化到來之時,開心麻花團隊能否找到新的破解之道?沈騰和馬麗們能否像過往的喜劇表演前輩一樣,突破人設的侷限,持續贏得觀眾的喜愛?擺在開心麻花和下一任“喜劇之王”桂冠之間的,還有這許多的問號,等待著沈騰馬麗們用作品帶給我們答案。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羞羞的鐵拳》劇照

在當前中國電影工業的成熟程度下,製作一部好萊塢級別的特效大片依然成本高、風險大。而不以特效見長,依靠劇情和笑料取勝的喜劇片,成本通常較低。況且它一不驚悚二不燒腦,沒有觀影門檻,老少咸宜,適合各種類型的觀眾拖家帶口走進影院觀看。因此,喜劇片既受制片方的青睞,又被觀眾所歡迎,畢竟,生活如果那麼辛苦,誰不願意多笑一笑呢?所以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喜劇片依然會在華語電影市場中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而對於喜劇演員來說,逗笑所有人的小丑自己卻往往難獲快樂。許多喜劇演員都表示過,為他人帶來歡樂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辛苦的事情。偉大的喜劇往往是最辛辣的諷刺,最荒誕的笑料可能亦是最魔幻的現實。合格喜劇人起碼應是清醒的旁觀者,甚至可能正是孤獨的警醒者。觀眾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的同時,他們也許正忍受著清醒的煎熬。筆者非常喜歡的一句電影宣傳slogan即是《驢得水》海報上的那句:“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驢得水》海報

回顧歷史上這些成功的喜劇電影,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主角大多是小人物,是我們身邊的甲乙丙丁;他們的故事,也正是飲食男女在滾滾紅塵裡的嬉笑愛恨。只有這樣,才更容易帶動觀眾產生共情。正是這些喜劇人,一代一代地用他們的方式,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記錄著那些正史中容易被人遺忘的最雞零狗碎的生活碎片。

誰會是華語電影的下一個喜劇之王呢?在喜劇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觀眾可能會用極高的熱度將你捧起,也可能會在明天就遺忘昨日的冠軍。美人如名將,不許見白頭,這是市場的規律。誰能夠打破程式、持續成長,保持創作的活力,誰就將在喜劇之路上繼續攀登。

最後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片段:2013年《西遊·降魔篇》大獲成功,柴靜採訪了周星馳,問及為什麼要用多年前的主題曲《一生所愛》,以及為什麼要讓玄奘最後對舒淇飾演的降魔師段小姐說出多年前至尊寶的臺詞“愛你一萬年”。

柴靜問:“我可不可以理解說這是一個不由分說的想法,就想在這個時候說出一生中想說的這句話?”

周星馳:“你有這樣感覺嗎?”

柴靜:“對。“

周星馳:“謝謝你啊,謝謝。”

誰是下一個喜劇之王?

本文作者:李曜任,聚元資本私募股權投資部見習分析師,蘭州大學哲學學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