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3萬億美元的聽證會上,蘋果谷歌等美國巨頭公司都認了慫

文章的開頭先舉例一個場景,看看大家有沒有碰到類似情況。早上,突然想買某件商品,於是就上電商平臺隨便看了看。中午,想到馬上就要的放假了,於是上網查了查最近有哪些熱門景區,順便也查了查行程以及酒店。晚上,工作結束回到家,感到身體有點痠疼,想著是不是最近鍛鍊少了,身體有了小毛病,於是也上網查了查、問了問。夜晚洗漱完畢,於是關燈開始睡覺,疲憊的你很快進入夢鄉。但你可能預料不到的是,一場屬於你的“噩夢”將要馬上上演。

在這場3萬億美元的聽證會上,蘋果谷歌等美國巨頭公司都認了慫

第二天早上醒來,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上班途中的你有些無聊,於是打開手機隨便瀏覽看看最近的新聞。這本是一件十分正常的行為,但你可能很快就會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咦,這個頁面的商品廣告怎麼正好是我昨天想買的?咦,這個頁面的旅遊推薦的地址怎麼這麼熟悉?咦,這個頁面推薦的酒店怎麼我剛好查過?咦,怎麼給我推薦醫藥廣告?咦……如此精準的廣告投放,顯然是我的個人隱私遭受了洩露,那麼是誰做了這些事?

在這場3萬億美元的聽證會上,蘋果谷歌等美國巨頭公司都認了慫

在上述的這個場景中,相信各位大都比較熟悉,只是反應沒有這麼強烈。一方面是因為大家已經司空見慣,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用戶對於個人的隱私洩露還沒有那麼敏感。不過在美國,政府已經開始討論如何處理有關互聯網公司隨意收集用戶隱私,並商業使用甚至出售的這些情況。美國政府為此特意舉行了一場聽證會,參與此次聽證會的公司,包括蘋果、谷歌、亞馬遜、Twitter等美國巨頭。這些公司的市值加起來超過3萬億美元,也可算作是史上最豪華的聽證會了。

在這場3萬億美元的聽證會上,蘋果谷歌等美國巨頭公司都認了慫

在會上,美國各個巨頭公司的態度不一。像是蘋果以及谷歌是直接認了慫,承認了相關錯誤並呼籲擁護美國隱私立法,而像亞馬遜則表現得態度曖昧。所以涉及到每一位用戶的個人隱私洩露,未來會變成何種局面,目前還無法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