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這是一組拍攝於1990年前後的照片,照片中是首都北京和河南濮陽農村的兩所小學。農村學生們的衣著,雖然不如城市的孩子,但已不像先前那樣破舊了。儘管如此,農村教育的方方面面還是遠遠落後於城市。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騰訊圖片《鵝眼》欄目推出“人人都是弄潮兒”系列圖片策劃,講述經典老照片背後的故事,撫今追昔,一張張生動影像見證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和思維觀念帶來的巨大變化。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這是一組拍攝於1990年前後的照片,照片中是首都北京和河南濮陽農村的兩所小學。

1989年12月,當我走進河南省濮陽市渠村鄉王窯村的時候,看到的景象感覺與全國大多數農村一樣,一個字:窮。

濮陽地處黃河古道,自古以來就是黃泛區、灘區。清咸豐九年,黃河改道形成了現在的河槽,日積月累,泥沙堆積,形成灘地、沙地、鹽鹼地、不毛之地。1986年之前,濮陽是個很窮的地方,有兩段形容濮陽人財產生活狀況的民謠這樣唱道:“喝不上糊糊,穿不上棉褲,住不上房屋”;“一個板凳三條腿兒,一個茶壺沒有嘴兒,一個箱子沒有底兒,一個被子沒有裡兒”。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濮陽市於1983年設立,至1986年,濮陽市經過兩次規劃,開始動員群眾,實施脫貧治理工作,修渠引水壓鹽鹼,推廣水稻種植,農業生產大有起色,到1989年秋天,背河窪地的大部分農民初步脫貧。

這當中,王窯村挖渠治鹼,引種水稻,翻天覆地。昔日的“救濟大戶”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餵飽了全村143戶人家,人均收入500元,人均產糧1000斤。村裡的黑板報寫著這樣一段話:“昔日王窯真遭殃,夏季水汪汪,冬季白茫茫,家家戶戶窮的叮噹響。十三大春風暖洋洋,背何窪地稻米香,全村農戶糧滿倉。”

農業有了起色,家家戶戶糧食夠吃了,過去上不起學的孩子也都上學了。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簡陋的教室裡,五位小學生擠坐著兩張課桌,教室裡溫度低,他們穿著厚厚的冬衣,戴著棉帽。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稚嫩的小臉上是對知識的嚮往。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學生們的衣著,雖然不如城市的孩子,但已不像先前那樣破舊了。儘管如此,從王窯小學看全國,農村教育的方方面面還是遠遠落後於城市。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1990年6月,北京市燈市口小學二年級5班學生們集體收看收聽“星星火炬電視臺”的節目,教室寬敞明亮,配備了暖氣和電教設備,每位學生都有單獨的課桌。

燈市口小學,是北京知名的百年老校,曾在建國初期就被定為北京市重點小學。學校始建於1864年,由美國基督教會公理會創辦,定名為“育英”學校(男校),在京城享有盛名,成為當時官商子弟首選學校。1952年歸為國有,成為公立學校,其小學部更名為燈市口小學。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燈市口小學“星星火炬電視臺”5-1班紅領巾播音員在錄製“廣播通知”節目。

弄潮兒:1990年代,農村與城市,不一樣的上學


小學少先隊輔導員程霞,同“星星火炬電視臺”的小編輯、小記者在一起討論廣播稿,指導他們寫稿、編稿。“不要用教訓人的口氣,要親切一點”,“要用我們小學生的語言。比如說‘誰願意考試呀?’‘我也不願意’”,現場氣氛很活躍。

這組《農村與城市 不一樣的上學》圖片,通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上學條件,不同的學習環境,不同的穿著打扮,不同的教室、教師以及師生關係,反映農村與城市小學生上學的不同,引起人們的回想與對農村教育現狀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