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關注微信公眾號:校長大大,私信 電視劇 進電視劇交流愛好群。

《知否》裡你們最喜歡的小公爺,還在活躍中。經歷過被明蘭當面拒絕的慘痛經歷,你覺得小公爺能夠就此放下,重新開始新生活嗎?不,他不會,小公爺對明蘭的感情,已經成了他的心病,小公爺不可能忘記明蘭,他也不可能和顧廷燁和好如初。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顧廷燁和小公爺已經徹底的成為了死對頭,不管是從感情上,官場上,於公於私他們都是水火不容的存在。感情上,顧廷燁奪小公爺所愛,官場上,顧廷燁和小公爺政見不和。這其實從當年的嫡庶之爭中,就可以看出來了,小公爺是一個循規蹈矩,注重禮教的人,這也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母親是郡主,對他的教導自然對嫡庶非常的看重。而顧廷燁就恰恰相反,他相對於小公爺,就像是一個“散養”的孩子,又是自小就被小秦氏“捧殺”,讓他成了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更別說拘泥於禮教。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顧廷燁和小公爺在朝廷上的站隊,也是非常的明確,顧廷燁幫當今的皇上打下江山,自然是屬於皇上這一派。但,一開始顧廷燁還沒有跟太后公然作對。可自從幫皇上從太后奪回玉璽之後,顧廷燁就徹底回不了頭了,徹底從了太后的眼中釘。而且作為皇上的心腹,顧廷燁也是要付出許多的代價的,以後太后真的要下手,第一個要開刀的,正是顧廷燁。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而小公爺,不說其他因素,單從太后從前朝開始,就庇護他們家,於公於私,小公爺都會支持太后,而且小公爺會受到重用,也是多虧了太后的提拔。從清查兗王餘黨的時候,小公爺已經搖身一變穿上了紅色官服,升官的速度非常之快,你說放著別的老臣不用,用一個新科進士,你說太后不就是在朝堂上宣佈,小公爺就是我要支持的人嗎?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皇上雖然繼承了皇位,但是畢竟不是太后的親生兒子。太后害怕皇上掌權之後,會不善待自己。想盡辦法把權力抓在自己手裡,想看到皇上對自己的忠心。可皇上,心想著自己好不容易坐上了皇位,可是卻處處受制於人,當的很憋屈,對外又要尊敬太后,又要想辦法奪權,自然是進退兩難。所以,皇上和太后之間的關係,是一觸即發,誰先出手,對方必定全力反擊。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而最後引發兩派矛盾的,就是皇上自己親生父親舒王等人的名分,說起來這個問題也確實複雜。支持皇上一派的韓章等人,提議稱皇上的親生父親為皇考,可問題來了,那麼先帝應該成為什麼?稱了舒王為皇考,那麼當今的太后身份就尷尬了。支持太后一派的小公爺等人,則提議稱先帝為皇考,皇上的親生父親為皇伯,這也聽起來非常的矛盾,讓皇上稱自己的親生父親是皇伯,那皇上自己不就成了不孝之人。總之,兩派各有各的理由。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最後先贏一步的是,皇上一派。太后不得已做出讓步,可是太后也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最後太后以退為進,上演了一場好戲,直接放棄垂簾聽政,脫掉太后的服飾,在朝廷上賣可憐,說自己老了,是無用之人。太后這招狠啊,可以讓皇上失了民心,失了孝道,還能趁機獲得朝堂中大臣的支持。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知否》小公爺和顧廷燁,註定是死對頭,明蘭只是原因之一



而受太后號召的,就是就是小公爺為首的群臣了,因為在小公爺的理念裡,先帝和太后才是正統,當今的皇上必須尊重禮教,先帝和太后可以說是嫡中之嫡,小公爺於公於私,都不可能同意皇上封舒王為皇考,讓正統失了地位名分。這也是一開始太后扶持小公爺的原因。小公爺向皇上進諫,也是分內之事,所以請求貶官來進行抗議,不僅是為了支持太后,也是想盡到一個臣子的責任,他要捍衛自己的那一套傳統觀念。跟上次參顧廷燁的情況不同,這次並不是針對顧廷燁,更多的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甚至不惜用行動來證明自己,這麼多年的理念沒有錯,正統永遠是正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