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從春節消費看中國經濟

從2月4日開始的中國春節長假於10日結束。中國商務部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的銷售額達到了10050億元,較2018年增長8.5%。不過,這是自開始現行統計的2005年以來,增長率首次跌破2位數。從中國全年最大商戰春節的消費中似乎也能看到中國經濟減速的跡象。

中國的長假主要是春節和10月的國慶節。由於長假期間會有大量的人員移動(返鄉或旅遊),對於零售等行業來說是最賺錢的時期。尤其是春節的消費額,被視為預測未來1年消費情況的重要指標

日媒:從春節消費看中國經濟

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的銷售額增長率比上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電子商務企業京東集團春節期間的交易額大幅增長約42%,對消費增長起到拉動作用,但是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的銷售則表現不振,對整體構成拖累。

9日下午,位於上海市內的購物中心中人流稀少。雖然其中不少人進入了品牌店,但只是逛逛而不買。從山東省前來的一位男性(49歲,公司職員)表示“價格太貴了買不起,就當來旅遊了”。

中國經濟受與美國的貿易戰等因素影響,股價下跌,房地產價格也上漲乏力。在廣東省等工廠聚集的地區,裁員的企業出現增加,對消費者的心思產生了影響。

作為日常娛樂項目的電影的票房收入也增長乏力。春節期間的票房收入為58億元左右,與2018年持平。不少中國媒體當初預測將超過60億元,但是隻有3部影片的票房收入逼近被視為大熱影片標準的10億元,觀眾人數增長停滯。

高人氣春節遊玩地上海迪士尼呈現出熱鬧的景象。9日上午門票就銷售一空。工作人員不得不對無法入場的遊客進行解釋。

不過境內遊整體則浮現陰雲。春節期間境內遊人數同比增長7%至4.15億人,較增長約12%的2018年相比,增速出現下降。

出境遊人數達700萬人,似乎創歷史最高紀錄。雖然10日並未發佈中國遊客在海外的消費額,不過在日本“爆買”行動進一步降溫。訪日中國遊客的人均消費額在2015年達到峰值後連續3年減少。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旅遊的主要目的從購物向觀光等過渡。

日媒:從春節消費看中國經濟

關於中國遊客今後在日本的消費,日本的中國市場戰略研究所代表徐向東預計,不會大幅下滑。認為生活成本比大城市低、可支配收入較多的地方城市的遊客將出現增多。但另一方面認為不應該再期待“爆買”勢頭重燃,希望日本企業應對日趨多樣化的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