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

Reality is merely an illusion, albeit a very persistent one.所謂現實只不過是個錯覺,雖然這個錯覺非常持久。

時間是否真實存在?這個問題太大了。看來作者有點膨脹。

大時間

對時間的認識,是人類探索宇宙和自我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深感無力的話題)。

古今中外無數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都對其有深刻的、優美的、發人深省的探求和闡述。

物理學上關於時間的研究超出日常生活的範疇,無論是牛頓、愛因斯坦還是霍金對其的研究都在不斷深入。

我們期待科學上的重大突破和推進。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說,“人類理性在其知識的某一門類中有如下特殊的命運:它為種種問題所煩擾,卻無法擺脫這些問題,因為它們是由理性自身的本性向它提出的,但它也無法回答它們,因為它們超越了人類理性的一切能力。”

所幸科學還有實證性,這種實證性雖然也難以超脫一定的界限,卻已然開拓了更深入和強大的世界。

無論如何,探求還是最為必要的。

想要對這樣一些研究故意裝作無所謂的態度很徒勞,這種研究對象對於人類的本性來說是不可能無所謂的。

對此,康德的態度是:“人們時常聽到抱怨當代思維方式的膚淺和徹底科學研究的淪落。但我看不出那些根基牢固的科學如數學和自然學說等等有絲毫值得如此責備的地方,相反,它們維護了徹底性的這種古老的榮譽,而在物理學中甚至超過以往。對於理性的這些問題,我不是例如通過藉口人類理性的無能而加以迴避,而是根據原則將它們完備地詳細開列出來,並在把理性對它自己的誤解之點提示出來 以後,對這些問題進行使理性完全滿意的解決。”

這是一個跨度極長的研究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相對論、《時間簡史》等經典內容進行系統學習。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

效率從何而起

物理學上的時間概念確實艱深,它是什麼我們暫且不論。

我們來討論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時間”。

即使對於非科學意義上的時間,我們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這是一個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概念,只是細想起來,它是什麼,又有何意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人們經常用時光飛逝來形容時間,也總是用過去、現在、將來來劃分時間,時間在一個又一個點上被分成點之前、之後和之上。

過去有多遠,還能回頭嗎?未來有多遠,能夠抵達嗎?現在是什麼,有其閾值嗎?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對時間的感受,是一種心理效應,時間的快慢感覺是某一事件在我們心理的折射效果造成的。

過去、未來、現在,這幾個詞對我們來說無比熟悉,又全然陌生。

在人類的時間感覺中,過去由記憶組成,記憶總是模糊的、有偏差的。

有時候即使我們確定無疑的事情,也有可能早就經過大腦的加工而並不符合當時的事實。

未來由想象構成,甚至可以說,只有到達未來那個時刻,我們才可以感覺和認知它。

而現在,又似乎轉瞬即逝,它只是時間以一個恆定的速度向未來移動時連接二者的一個點。

不過,我們有精確的時間計量器,人類已經可以測量到非常準確的時間。

人類甚至發明了一款原子鐘,據說即使在137億年前宇宙誕生時啟動,至今誤差也不會超過一秒。

時鐘是現代社會的統一計量器,也使得人類協作達到了一個如機械般精準的高度。

根據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技術與文明》中所說,最早的機械鐘使用是13世紀的歐洲寺院,目的是幫助人們準時參加宗教活動。

直到公元1345年左右,歐洲人才普遍接受一小時分成60分鐘,一分鐘分成60秒這樣的方式。

這在很大程度上樹立了規範,尤其在工業革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時常聽到的工作效率、時間管理等,就是基於這樣的時間分割而形成的。

真實

凡事過猶不及。越來越快的節奏讓人們陷入了怪圈,工作效率越高就越忙碌,溝通工具越便捷就越無處可逃。

時間被碎片,人們被無數的信息包圍,生活反而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洞。

其實我想說:時間並不那麼重要,因為它並不是本質問題。

我們經常感覺到的時間不夠用或者是節奏越來越快或者是無所適從等,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其本質就是人生態度。

人生態度是最重要的,思考並確定你的“人生第一等事”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從這個角度想,你會很容易發現這樣一件事情:感覺到時間不夠用或者是太多,其實並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目標的問題。

如何利用好時間這件事情,但凡只是從時間本身去考慮,是永遠得不出真正的答案的。

時間本身沒有意義,是你在賦予時間意義。

同樣,效率本身沒有意義,快和慢也是相對的。

如果方向錯了,快就是更大的災難,如果方向對了,快慢不差這一刻。

這些都是非常簡明的道理。關鍵還是在於怎麼做。

理論上能說的只有一點:時間的真實,是源自人生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