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圖片源自網絡

這個春節,襄陽雨雪交加,天氣不太好,單位剛好沒輪著我值班,老家的親戚春節前回去掃墓時已經提前拜年了,市區的親朋好友們,大家也都圖省事,集中在一天聚了。

所以整個假期,我基本上都是宅在家裡的,看書、運動、看電影、“打”孩子,看著朋友圈裡的人間煙火氣息,感受著我一個人的安靜閒適。

假期在家追了半部電視劇,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怒晴湘西》劇照

最先追的是電視劇《怒晴湘西》,這部劇是《鬼吹燈》系列的,《鬼吹燈》的原著我追過,不過時間久了,跟《盜墓筆記》又有些混淆,關於《怒晴湘西》這一段也忘得七七八八。這部劇我是看了六神磊磊的推薦,剛好春節又有時間,才決定追的。

整體來說不錯,劇情還算緊湊,前兩集恐怖感也挺強,挺符合原著的那種氛圍,不過也不知道我是傻大膽還是看過原著有心理準備,愣是沒有一點害怕,還帶著孩子一起看,小傢伙也不怕,看見殭屍興奮極了,估計是“植物大戰殭屍”看多了。

其實我很多年都沒看過電視劇了,覺得很浪費時間,這部劇追到第八集就放棄了。看見劇中演紅姑的演員挺美,長得像宋慧喬,發到朋友圈有人說更像梅婷。然後我純屬無聊,想找到這個女演員演過的其他電影看看,究竟像不像宋慧喬。

這樣做可能也有一些心理因素,我這個人之前和那個不知妻美的劉強東一樣,臉盲症。看誰都記不住,而且也分辨不清,我說誰和誰長得像,問一圈沒一個人和我一樣的看法;別人一致說誰和誰長得像,我咋看都覺得不像。唉,搞得我極不自信,總以為自己看到的和別人不是一個世界。

後來覺得可能是眼光有問題,我發現自己年輕時覺得很醜的人,過些年再看居然很美,而年輕時覺得好看的人,後來又覺得很醜。

這幾年看了很多關於審美的文章書籍,感覺好了很多,但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審美還是有些心虛。

就為了印證一下自己眼神,我搜到了辛芷蕾演的《繡春刀2》。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繡春刀2》劇照

飛魚服、繡春刀,看標題就知道這是一部關於明朝錦衣衛的故事了。明末很亂,除了老百姓苦,官場上也人心惶惶,錦衣衛和東西廠讓人聞之色變。

《繡春刀2》是《繡春刀》的前傳,這部戲中張震演的男主角沈煉,是錦衣衛裡的小角色,他沒有威風凜凜,沒有豪情萬丈,也沒有主角光環。在錦衣衛那個機構裡,他沒什麼後臺,也不擅長溜鬚拍馬,一路被壓制得很慘很憋屈。他只想在夾縫中生存,卻因一個女人被捲進朝廷腥風血雨的鬥爭中。

《繡春刀》1和2的劇情風格都相似,都是男主為了一個女人,不惜犧牲自己,連帶著身邊的人和他一起做了犧牲,而女人卻另有所愛。影片中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人人都有自己處境下的不得已,做每一個決定都很糾結,到最後才悲催地發現,他們都是可憐的棋子。

看這部電影,你也許能看到自己,作為一個小人物在這個大時代的左右為難,也能看到一個人在宿命面前的渺小和無力。你會知道,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也不一定會有惡報,可是在面對選擇時,你還要不要做一個好一點的人?

作為武俠劇,這兩部電影的打鬥場面都很紮實,沒什麼特技;關於政治那一塊兒的演繹也很真實,權利機構那種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行事作派,讓作為看客的觀眾都覺得不寒而慄,恐怖又壓抑。

總之我覺得《繡春刀》是難得的好劇,演員也是非常好的演員,值得一看。順便說一下,在彈幕上看到很多人說辛芷蕾長得像宋慧喬,這樣我就放心了。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繡春刀2》劇照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早期的作品,很多人都說王家衛的電影看不懂,我之前也看不懂,現在年齡大了,更不想再動腦筋深挖導演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看完後,我接受到的是什麼,就是什麼吧。

《阿飛正傳》講的是從小被養母養大的旭仔(張國榮),怨恨養母不肯告訴他親生父母是誰,長大後成了反叛青年,到處留情勾引女孩子又不肯負責任。他挑逗良家女孩蘇麗珍(張曼玉)和他同居,她一提出結婚就分手;又引誘舞女梁鳳英(劉嘉玲)使她陷入感情不能自撥。

他說,他是一隻飛鳥,沒有腳的那種,一生都在飛不可能停駐在一個地方,這一套文藝的說辭,在我這個中年婦女看來,就是不負責任的渣男嘛。

也許我不解風情,瞭解不了導演的深意,不過我想說,年輕女孩子還是要現實一點,不要被那些虛的東西蒙騙,愛情很重要,但要找靠譜的男人,旭仔那種人其實可以想象,不管是蘇麗珍還是梁鳳英,嫁給他都不會幸福。年輕的時候追求浪漫,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

文藝是種病,得治。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阿飛正傳》劇照

《晝顏》這部電影之前看名字以為是和《熔爐》《素媛》一樣講未成年人性侵的電影,不想心裡難受,就一直忍著沒看。這次看了才知道不是。

這是一部講婚外情的倫理劇,該劇將婚外情拍成了小清新的純愛模式,男女主角的出軌看起來和初戀一樣,令很多觀眾不滿。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似乎對婚外情的文學創作情有獨鍾,渡邊純一的《失樂園》《情人》等,寫得都很唯美,當然最後都不會有一般意義上好的結果。

這部戲劇情很簡單,男女主角出軌被發現後,在各自的配偶面前簽了一份協議,保證二人不再見面,不再有任何聯繫。之後女主離婚、辭職,獨自一人躲到沒人認識的小地方生活。三年後偶遇男主角,二人舊情復燃。

人物關係也不復雜,我覺得整部戲全靠演員的演技在支撐了,女主角把那種不倫之戀中的煎熬、敏感、懷疑、愧疚演繹得很到位。

當她發現男主角和她在一起後,又偷偷去見前妻,兩人發生爭吵後她脫口而出:“我們沒辦法走下去了,我背叛過別人,所以我沒辦法相信你不會背叛我。”嗯,對撒謊者最大的懲罰,不是沒有人再相信他,而是他不再相信任何人。

劇中的男主角當然是愛她的,哪怕生命的最後,前妻開著車帶他撞向死亡,他也一直堅定地說自己愛著她。可是往往很多誤會由心魔而生,建立信任需要付出很多很多。所以渡邊純一在《失樂園》的評論中說,中年人的愛情是不容易的,除了要過世俗那一關,還得過自己那一關。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晝顏》劇照

《情人》是杜拉斯的經典作品,最出名的是那句讓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情人》的原著和電影我去年都看過,原著有些晦澀,電影還算經典,又刷了一遍。梁家輝真是演技派,那種初見時的心動,被他通過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現得很真實。

記得倪匡曾調侃妹妹亦舒:“愛情統共不過那幾種模式,你愛他他不愛你,他愛你你不愛他,你們相愛但是別人不同意。你卻可以翻來覆卻寫出那麼多故事來,真正不簡單。”

是的啊,就這幾種模式,卻包攬了人類精神上大部分的歡喜和煩惱。

《情人》講述的愛情是第三種模式。隨父親去越南做生意的中國男孩,對家境貧困的白人女孩一見鍾情,15歲的女孩和他在一起,有對金錢的索取,也有慾望的放縱,後來兩人產生了很濃烈的愛,最後迫於家庭壓力、世俗和種族的偏見,沒能在一起。她回到了巴黎,而他,和素昧蒙面的中國新娘結了婚。

這種深沉而無望的愛,是杜拉斯的親身經歷,《情人》其實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小說,杜拉斯本人年輕時的遭遇和小說中的女主角差不多,直到她年老時,年輕時的情人帶著妻子來到巴黎,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他仍和從前一樣愛她,他不能停止對她的愛,他將愛她一直到死。

掛了電話,她動筆寫下了這部小說。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情人》劇照

這個春節最燃的要屬《流浪地球》了,衝著劉慈欣的原著,我也帶孩子去湊了熱鬧。總體還算不錯,對得起票價。

這部劇網上的評論有些兩極分化,喜歡的捧上天,不喜歡的踩到底。在我看來,這部劇有亮點也有糟點,十分的話我給八分。

劇情和原著相差太遠,也就借了個大的框架,劇中有很多“中國特色”的地方,比如最後小姑娘廣播裡煽情地呼喊各國救援隊,瞬間讓我起了雞皮疙瘩。

細節也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亞洲處於永夜的狀態,地表零下幾十度,一直飄雪真的合邏輯嗎?還有最後所有的人一起推那個發射器,真的不會把中間和前面的人擠死嗎?

但是作為一部商業產品,《流浪地球》是極其成功的,票房的背後,反映的是受眾的口味。到底是影片引導了觀眾,還是觀眾的欣賞水平催生了電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幾千年來都掰扯不清。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流浪地球》劇照

說完了電影,這個假期還看了兩本書,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和郝景芳的《去遠方》。

《去遠方》是一部短篇小說集,郝景芳的文筆我是很欣賞的,她的《孤獨深處》和《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都很棒,這本《去遠方》略微差了些。

郝景芳的小說,用她自己的話說,很難劃歸到純文學類或是純科幻類,有她自己的特點,但文學迷會覺得不夠文學,科幻迷會覺得不夠科幻,總之會有些尷尬。不過她的科幻小說中獨有的細膩,比較適合女性讀者看。

這本《去遠方》不推薦。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圖片源自網絡

《人類簡史》就很驚豔了,從十萬年前地球有生命跡象,到21世紀科技昌明;從農業革命到認知革命,人類真的瞭解自己嗎?金錢和宗教是如何產生的?作者不僅詳實有趣地給我們介紹了人類歷史,更是融入了自己的觀念及哲學思考,一個個觀點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

更難得的是,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三十幾種文字,作者針對每一種文化,都作出了符合當地人們閱讀習慣的調整。所以你看這本書,會看到一個又一箇中國曆史上發生的事件、中國的城市名、中國的歷史人物,一點都沒有陌生感,感覺作者是專門為中國人量身打造的一本書。

這本書我在看的過程中,不斷在朋友圈分享,有朋友說期待我的讀後感,我說太難了,這本書值得探討的點太多,我無從下手。所以建議大家都去看書,自己體會尤瓦爾.赫拉利強大的思維。

這個春節,我看了五部電影、兩本書

圖片源自網絡

假期過得太快,我昨天已經上班了。

每年過完春節,都會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平時不覺得,每逢節假日,才恍然感覺時光飛逝,今春看又過,增加的是年齡,老去的是容顏,一眼望不到邊的是生活,心情有些喪。

生活在繼續,2019年,希望我們都能有符合預期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