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實驗室|寫點值得拍的,拍點值得看的

一個影片能不能拍出來,跟拍出來好不好看,以及拍出來以後會不會有人去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經歷近三個月的徵集和篩選後,FIRST實驗室確認陪伴《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開啟新一輪冒險,這也是牛小雨導演的長片處女作。145個投遞項目初選過後,由導演張律,製片人、演員耐安,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總監、柏林電影節選片人王慶鏘所組成的實驗室評委會陣容與作者進行了充分的面見約談,評委們對項目整體以及文本縱深直言不諱又耐人尋味的觀點和評論疊加,比一個可期的實驗室成果來得更加猛烈,開出了一副良藥。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實驗室評委合影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2019FIRST實驗室評委·耐安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2019FIRST實驗室評委·張律

關於那些受困於表達的和那些輕盈靈動的

牛小雨導演此前曾憑藉短片《青少年抑制》獲得第12屆FIRST影展最佳短片提名,區別於導演前作中的悲傷和壓抑,《不要再見啊,魚花塘》更像是一場五彩斑斕的浸沒式夢境,有一派天真的奇妙想象,有私人記憶的鮮活痛感,也有浪漫且普世的終極命題,作者有近乎天然的創作直覺。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牛小雨導演

一直以來,青年電影作者身上極具創造力的突破和顛覆都難能可貴,但入選結果本身並不是基於預設的立場。今年FIRST實驗室投遞的項目中,不管是整體審視,還是從初選入圍的8個約談項目來看,還是相當一部分有類型化創作的野心。評委們也坦言“希望在FIRST實驗室看到值得鼓勵的類型嘗試,挖掘一些有類型片創作能力的青年導演”,但很多項目往往類型內核建立的能力或意識不足,或受困於作者表達、作者自我情緒的牽引。

正如評委們直指:一個影片能不能拍出來,跟拍出來好不好看,以及拍出來以後會不會有人去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獨特的作者風格、影像想象空間令人驚喜,評委也直言這個項目本身對於作者和實驗室都將是一場冒險。張律笑談:“它的前景和空間讓人非常興奮,至於結果是什麼——鬼知道。”王慶鏘則回應:“但無論結果是什麼我都會想要去看,這是很難得的。”

探索電影技術對視聽語言的突破

FIRST實驗室作為劇情長片孵化的平臺,是在項目本身和作者意識所開放出來的空間內,與作者一同工作的過程,始於劇作,但不囿於文本。《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展現出作者相對完整的敘事和影像世界,定製孵化或從單純的劇作文本層面,延伸至拍攝及製作端口,又是一場未知的冒險。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牛小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概念海報

在陪伴作者發展並完善作品的過程中,《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這樣一個相對輕盈和小體量的項目,也為FIRST實驗室提供了靈感的土壤,以及實踐中不斷推演和試錯的可能性,過程的積累將反哺實驗室,成為可存留的經驗。

可預見的是,基於項目所營造出的影像空間,對視聽語言的探索亦將成為本期實驗室的又一亮點。在孵化的各個環節把控上,將形式與內容有效融合,讓視聽語言成為文本的有效支撐,隨著實驗室工作的展開,項目本身發展和成熟的歷程,也是實驗室與作者開展的一場分享、對話、討論,共同完成一次電影技術所能帶來的電影語言突破。

楊明騰《恥》奔赴柏林,FIRST實驗室鋪展新貌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FIRST實驗室(一期)項目·楊明騰導演《恥》

新的嫩椏已然萌發,已有的枝葉也逐漸滋生出應有的雛形。上一期實驗室入選項目《恥》仍在持續推進中,《恥》將作為FIRST實驗室特別推薦項目,跟隨龍躍實驗室奔赴柏林電影節,參與2月在柏林舉辦的第四屆龍躍中歐電影實驗室第二期活動,與更多年輕創作者、資深國內外電影人進行交流。

新一期FIRST實驗室預計將於今年3月正式開啟,在3-12個月的孵化過程中,對項目進行定位、劇作、視聽、美學風格、導演能力等方面的精細培育,為項目提供各個階段的資源配給與製片建議,直至項目後期的主創擬定與市場助推,全程陪伴創作者的每一次蛻變。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END-

FIRST实验室|写点值得拍的,拍点值得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