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序言

本書不是一部教給你規則的書,而更像是一部供你選擇的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你試用這些技巧,想想其中的觀點和邏輯,最終確定哪一種最適合自己。


一、點燃閱讀激情

1.快速閱讀的5個障礙

(1)消極的態度:自我暗示

(2)過高的期望:我們是人,不是神

(3)缺乏閱讀訓練:閱讀是技能

(4)要讀的太多:要學會取捨

(5)時間不足:所以才要高效閱讀

2.閱讀提速器-空白卡片法

人的眼睛會很自然地跟著動作走。我們的手、筆或者空白卡片,都可以當作作“提速器”“提速器”強迫你的眼睛隨著指定的方向在書上移動,從而提高你的閱讀速度。、


二、重置閱讀速度引擎

1.消極閱讀的三個習慣

(1)走神

走神就是所謂的分心,閱讀時想起了別的內容。倘若與當前內容有關,則是積極走神,會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若是消極走神,則真的是單純的分心,大大削弱閱讀速度。

(2)重讀

即“退回閱讀”是指眼睛回到剛才讀的某個或某些字詞上。若是主動回讀,則是積極的,因為自己疏忽或不理解剛剛讀過的某些內容。若是被動閱讀,一般是心理上擔憂、焦慮等原因導致下意識回讀,則是萬萬無必要的。

(3)默讀

面對自己確定需要細細品味或理解記憶的內容,默讀是有益的。只是,在閱讀新內容時,默讀會嚴重拖垮我們的閱讀質量。

減少默讀的常見方法有:主動意識觀察、超級速度、使用關鍵詞、使用提速器、模糊發聲、嚼口香糖等。

2.閱讀時眼睛在幹什麼

眼睛的視線在不停的跳躍和停留,跳躍是為了尋找內容,停留是為了聚焦內容,二者是密不可分,此起彼伏。一般1秒鐘,人眼可以跳躍和停留4次,由此可粗略估算出,人眼逐字閱讀的速度大約是240字/分鐘。

3.視距範圍

我們可以通過你可以通過擴大視距來提高閱讀速度,即擴大每次聚焦能夠看清楚的視野距離範圍,這裡可以通過以下兩種練習方法提升。

(1)練習“視距金字塔”

注意力集中在每行中間的數字上,從最上面的數字開始慢慢移動視線到下一行,這樣可以同時看到兩端的數字或音節。

當視線向下移動時,訓練難度會加大。你可以時不時回顧下這個練習來測試你的周圍視野能力。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2)閃詞法

本練習幫助你迅速而精準地將短語劃分為意群,目的在於快速瀏覽每個短語,將其看作一個整體來閱讀。練習時,每個短語只看一眼,然後回憶短語內容。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4.閱讀提速器—左手制動

左手的食指指著每行的左邊或者每行的初始部分,當你往下一行讀時,慢慢沿著這一列的左端向下移動手指。當你越來越習慣這樣做時,可以試著移動得快些。


三、集中注意力

1.閱讀條件

選擇自己身心狀態俱佳的時候閱讀,最好是安靜的場所,提前想好制止外部因素的影響。

2.提高專注力

人在一般情況下很容易專注,但是又特別容易被外部干擾因素打擾。所以我們可以藉助旁人、科技、背景音樂等各種方式提高專注力,當然不要忘記,每閱讀40分鐘至少休息5分鐘的定律。

3.閱讀提速器-右手制動

右手制動,與左手制動(見第二天)相反,幫助你關注到每行的末尾,同時繼續讀下去。

用食指對著段落的每行右邊結尾處(你手裡必須沒有其他東西),當讀完一行到結尾食指處時,慢慢繼續移動手指到下一行的右邊。當你越來越熟悉這個方法時,試著加快移動手指的速度。


四、加速閱讀

所以當你學習快速閱讀技巧時,先不要擔心自己的理解力提不上去。在你真正上路之前,需要先習慣這個快速引擎的使用方法。

1.關鍵詞停頓法

“關鍵詞停頓”這一方法很有用,可以立刻提高閱讀速度,也可以避免默讀。

抓住大詞,或者說關鍵詞,並不意味著要跳詞。你只需要每次移動眼睛時注意到關鍵詞即可,這樣做實際上拓寬了視距,從而理解力也跟著提高了。

練習方法如下:

(1)視線搖擺

如下圖所示,閱讀時視線停留在每行的粗線上,然後滑過旁邊的黑點,再停留在粗線上,以此類推讀完整段。注意,頭不要移動,只移動雙眼,儘可能快速精準地練習,必要時可以重複訓練。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2)訓練眼部肌肉

下面的一整個段落的每一行被分成了3部分,大家閱讀練習時,每行眼睛視線跳3次,每次只看一眼,不求理解,只求能超速地看完這一段落,要求8-20秒之內看完。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2.意群閱讀

意群無所謂大小,只要能形成一個意思就是一個意群。養成閱讀意群的習慣可以幫助你理解原文,因為你每次讀的是意思,而不是單個無關的詞彙。

閱讀關鍵意群和關鍵詞可以組合使用

3.字裡行間閱讀法

閱讀時,視線不應該停在每一行上,而是停在要閱讀的那一行的上方空白處。只看到字詞的上半部分依然可以閱讀。

第一個句子的上半部分被覆蓋了,第二個句子的下半部分被覆蓋。當你閱讀行間時,你會感到不再需要注視每個單詞,從而更加自在從容地讀書,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4.閱讀提速器-雙手制動

左手食指對準一行文字的開頭,右手食指對準同一行的末尾,這樣雙手間就是文本完整的一行。

閱讀時,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快速移動視線,慢慢地、不停地向下挪動手指到一行的左右兩端。

你可以使用關鍵詞法,意群法或者關鍵意群法來輔助閱讀。當你越來越熟練時,手指移動的速度可以加快。


五、地圖閱讀

1.用“地圖”引領閱讀

是指使用“預覽”的方法,通讀整篇閱讀材料的方法。這種精心的略讀過程使你熟悉作者的寫作框架,從而在開始前就掌握閱讀的方向,適用於非虛構類作品。

2.40/60閱讀法

通常非虛構類的作品中的核心信息大約佔40%,另外60% 是填充字數,為細枝末節或者解釋說明。

其實你只需要用20%的時間閱讀這些細枝末節,這樣,你就節約了40%的閱讀時間(40%的預覽+20%閱讀細節=60%)。


六、批評式閱讀

1.批評的正面意義

保持批判性是對自己所看所聽所讀的東西有意識地做出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有時也可能是無意識的評價。按照自己的理解,尋找閱讀內容的利弊,仔細檢查自問,並對內容形成自己的判斷。

2.批評性提問

一般分為三大類別

(1)有關作者的問題

如作者的專業背景、性別影響、背景履歷、創作動機等。

(2)有關內容的問題

讀者群體、文字表面意思、作者真正意圖是什麼、內容夠清晰嗎、觀點和結論一致嗎等。

(3)讀者自身情況問題

自己對作者的作品熟悉嗎、文中信息與已知信息相符嗎、自己對文章作何理解。

3.區分事實與觀點

實際上,世界上觀點永遠比事實多。當你在懷疑時,這可能就是個觀點。

對作者觀點的強烈反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可能來源於偏見或主觀感受。每次閱讀時都要留意自己的觀點、推論或者偏見,這是阻礙你深度理解的絆腳石。

4.閱讀高難度的文章

(1)預覽

可以獲取主要的背景知識

(2)查閱不同資料

吸收基礎知識

(3)準備一本專業術語筆記本

創立個人詞典,便於學習、複習和查閱。

(4)使用提速器

使用我們前面提到過的提速期,以幫助閱讀。

5.批評性閱讀的九個原則

(1)接受新思想。

(2)對一無所知的事情,不去爭論。

(4)意識到對同一個事物或者詞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5)意識到絕對真實的事物與可能真實的事物之間的差別。

(6)避免草率歸納。

(7)質疑任何講不通的道理。

(8)區分情緒化思維與邏輯思維。

(9)擴大詞彙量以便能理解他人,使他人也能理解你。


七、清理堆積的待讀材料

1.閱讀材料的誤區

(1)我以後會讀

(2)如果看書,我就不能工作

(3)我需要讀收到的所有材料

(4)我需要記住所讀到的

(5)為了個人或職業的發展,我需要它。

2.給閱讀材料分類

(1)取消訂閱並退出收件人名單

(2)預覽所有內容

(3)把文章複印或剪下

(4)使用便籤貼

(5)準備一個記目錄的筆記本

(6)扔掉垃圾郵件

3.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為了找到更多的閱讀時間,回顧日誌,尋找以下幾點:

(1)沒被計算在內的時間

(2)耗費時間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無聊上網等。

(3)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的時間,例如上下班途中、或等待預約時,都可以閱讀。

4.閱讀提速器—張開手移動手指

打開左手或右手,手指向外伸展,掌心朝向書頁。

把手放在文本上,把中指放在每一列的中間部分。手以S形慢慢地一次跨越幾行地向下移動。移動時,手只要輕輕觸摸書頁。

眼睛從左向右移動,使用關鍵字、意群或關鍵意群法來幫你讀得更快。跟隨中指向下讀,當你越來越習慣這樣做時,可以試著將手指移動得快些。如


八、控制閱讀速度

1.換擋—為自己控制閱讀速度

學會關注每個信號,從而調整閱讀速度。

(1)目的與任務

若是要獲取材料要點,加快速度;如果需要記憶和分析,則要放慢速度。

(2)預覽

預覽提供背景知識,瞭解的閱讀,閱讀速度可以放快。

(3)背景知識

自己熟悉的內容,自然可以閱讀快一些

(4)噪音水平

噪音越小,越有利於注意力的集中以及速度的加快。

(5)分心與干擾

同上

(6)時間因素

如果能看一本書的時間有限,則需要加快速度閱讀。

(7)身心狀態

(8)作者風格

吸引你的讀物,你才會更加專注。

2.略讀、掃讀和跳讀

要尋找文章的中心大意時,可使用略讀。適合略讀的材料包括網站、電子雜誌、報紙雜誌非虛構類書籍以及說明書,但不限於此。

與略讀相反,掃讀是用來尋找特定的細節,即一個特定的信息。你可能一直都在使用掃讀這個技巧,但沒有意識到。

跳讀是指跳過一些內容不讀。當閱讀時,無論何時只要意識到你所讀的是不必要的、重複的或是補白,你就可以跳過去不讀。有經驗的讀者能準確地知道什麼時候跳過不讀是安全和可取的。


九、閱讀專業文章

1.專業技術閱讀是什麼

專業技術閱讀材料是帶有你不知道的陌生詞彙、術語、數字或統計數,或是帶有全新信息的材料。

你可以使用一些策略來幫助你不僅讀得更快,擴大背景知識和詞彙,而且幫助你避免了多次閱讀的麻煩。

2.獲得更多背景知識

如果由於缺乏瞭解,專業材料被認為是難讀懂的,那麼找到構建背景知識的方法使你的閱讀變得更高效並且也更有意義。建議如下:

(1)預覽

細讀文章前所做的預覽是瞭解文章佈局、大概內容,以及作者觀點的好方法

(2)熟悉陌生的術語

在你細讀之前,花時間找出甚至寫下這些術語的含義,你就逐漸開始理解所讀的內容,並且這也是學習這些詞語的過程。

(3)尋找“5W1H”

快速尋找文章中的人物、時間、地點、原因、事件等。

(4)調整速度策略

不要僅僅因為閱讀材料的專業性很強,就放棄所有速讀策略而回到以前逐字閱讀的老路。

(5)回顧

回顧遵循的過程與預覽相同,但是回顧的目的不是向你介紹材料,而是複習或鞏固所知道的。

3.閱讀提速器—大拇指法

有兩種,第一個是“大拇指向下”,首先把手擺個大拇指向下的動作,把拇指朝下的手放在你所要讀的欄中間,指向該欄的中心。

開始閱讀,眼睛在每一行只停頓兩到三次,一次儘可能看得更多。記住要使用關鍵詞、意群或意群短語法來幫你讀得更快。

大拇指橫過”法類似,把你的左或右手握成拳,再把拇指伸出來,橫著放在你要開始閱讀的那一行。

手腕與大拇指尖大致在一條直線上,把你已讀過的話蓋住,留出你要讀的。


十、最後一圈

1.為生存而閱讀

必須意識並接受這個現實,科技的飛速發展會影響你,即使你希望它不會。

主動應對這種變化比被動反應要強得多。你怎麼才能變得積極主動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科技呢?通過閱讀

2. 閱讀提速器——兩手指擺動法

選擇一些材料來讀。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V字形手勢,然後把兩根手指並在一起,把其他三根手指彎曲在手掌裡。

把兩手指放在段落的第一行下面並且手指隨著眼睛的移動經過這一行。當讀到這行的結尾處時,兩手指向下面的幾行文本移動並開始讀手指所在之處。

隨著眼睛移動你的手指經過那行並再把手指朝下面幾行移動。當閱讀時,手是以“之”字形移動或擺動的。適應了這種方法之後,你可以讀得更快。

解讀《如何閱讀》附導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