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正如我去年預言的那樣,搜狗正穩步逼近人工智能產業的前端,並沿著時代發展的技術線路圖持續收割紅利。

今天,中國赴美人工智能第一股搜狗公佈了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主要業務數據全部大幅上揚。領頭羊的增長為今年AI領域的狂熱定下了一個完美的基調。

早在上市之前,搜狗就已經連續數年持續盈利。上市之後的表現也再度增強了市場對AI語音領域的信心。搜狗連續增長的秘密是什麼?如果你關注AI前沿趨勢,這篇“中概股財報分析之搜狗”不能錯過。

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Q2財報成績單的背後,是AI的驚人力量】

互聯網諮詢機構艾瑞數據顯示,搜狗移動搜索的市場份額為17.8%,穩居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搜狗手機輸入法穩居國內以DAU計的第三大手機應用,搜狗問問也成為今年上半年在微信平臺上DAU增速最快的小程序。這些自然在財務上有所凸顯。

來看看今天搜狗發出的財報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搜狗收入超3.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23億元,同比增長43%,環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38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環比增長40%。

“搜狗以語言為核心的AI戰略日益清晰。我們會繼續提升搜狗搜索結果頁首條直接顯示答案的比例,讓搜索更智能;我們會通過AI提升機器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真正輔助對話,讓輸入法更聰明。同時,搜狗也會加快智能硬件的佈局,讓AI技術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很顯然,在搜狗CEO王小川眼裡,搜狗之所以交上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是因為堅持深耕語言類AI技術的長期戰略而得以牢牢地佔據了技術護城河和用戶體驗的高地。

從市場地位來看,搜狗是一家較早進入以NLP、機器翻譯等AI核心技術領域的企業,相關應用推出最早,佔據先入為主的優勢。

目前,搜狗手機輸入法的領先優勢非常明顯,AI技術和精準的大數據用戶畫像,不斷提升著產品的智能交互,以及表達的豐富性和流暢度,日活躍用戶數較一年前增加36%,達到3.8億。

而最看好的一點,則是搜狗憑藉機器翻譯技術,和在醫療、法律和教育等重點垂直領域權威內容的引入,搜索業務也大幅飆升。

在權威醫療、教育等搜索內容匱乏的大陸內生市場,搜狗憑藉企業的價值觀和技術的賦能力,為自己構建了差異化競爭的力量。目前,搜狗移動搜索中對醫療類搜索查詢量增長較一年前增長32%,網頁搜索中對權威醫療內容的點擊率較一年前提升67%。

搜狗正是通過差異化戰略打造賣點,形成用戶習慣,成為俘獲用戶、黏住用戶的有效打法,而且勢能強大,一旦成形就難以輕易被攻破,不斷奪取市場份額。

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中美同頻共振:為什麼說搜狗像谷歌?】

2017被稱為“AI元年”,但其實90%以上的人可能都沒有讀懂它。一方面我們看到技術迭代沖刷帶來了整體大環境的調整,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甚至傳統行業都在向“AI”熱詞靠攏;另一方面,是新概念和營銷話術輪番攪局,但缺少一個可以提綱挈領抓住整個產業大趨勢的思路,無數概念和邏輯的堆疊叫吃瓜群眾一時半會鬧不明白。

儘管各種應用場景不勝枚舉,但AI產業的主流核心與價值演變其實始終掌握在少數玩家手裡。搜狗與谷歌等世界AI巨頭的腳步,正在同頻共振。

我們不妨來簡單總結對比一下。

戰略上看,谷歌以軟硬件結合為突破口,通過AI底層技術的積累,增強圖形識別和語音識別能力。利用谷歌龐大數據庫去理解用戶需求,並將AI滲透到了旗下各產品,覆蓋更多用戶使用場景。目前,谷歌的AI技術已經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傳統業務延伸到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

簡單來說,就是“拿著錘子找釘子”,又像是打保齡球,找到特定的行業去挨個擊倒。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吃下來,等到大家都接受了的時候,龍捲風暴的現象就形成了。

“技術與應用並重”,從這個戰略逆推,不難看到搜狗在佈局AI產業鏈的前瞻性。

在技術層面,搜狗以語言為核心突破口,AI能力已經逐步得到了行業的認可,穩居智能語音第一名。搜狗多項語音技術在國內外大賽中斬獲第一:在國內自然語言處理行業會議NLPCC競賽單元,搜狗榮獲語義理解比賽冠軍;在全球語音合成領域最具權威性的Blizzard Challenge大賽上,搜狗獲得可懂度和語音停頓兩項子任務第一。

技術壁壘之外,搜狗也非常注重相關應用場景,逐步向行業上下游滲透。在將AI引入到核心業務搜索、輸入法的同時,搜狗還一直在深耕AI技術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市場化。

2014年推出糖貓智能兒童手錶,搜狗就逐步積累起了包括硬件研發、工業設計、供應鏈管理、銷售渠道佈局等一系列核心能力。此後隨著AI翻譯技術的不斷提升,今年3月,搜狗旅行翻譯寶問世,5月又推出了搜狗錄音翻譯筆。整合了搜狗領先的語音技術與翻譯技術,搶佔了AI智能軟硬件的應用池,實現了“技術+應用”的勢能釋放。

這和Google對其旗下的智能助理產品Google Assistant的大力加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顯然,從APP到硬件,各大巨頭已經在語音入口展開了一場全面戰爭。搜狗的率先佈局,在市場上建立起鮮明的品牌認識,為成為AI語音領域的中流砥柱奠定了品牌和產業鏈的雙重根基,商業化值得期待,其增長後勁也突顯出充足的一面。

通過中美兩大語音巨頭的佈局不難看出,“技術+應用”,“內生+外延”,是智能語音核心玩家的共同認知與同頻行動。

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從數據到“數據霸權”,搜狗的AI價值鏈正在成形】

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門戶主導的1.0時代,到移動應用主導的2.0時代,再到眼下智能時代的交鋒。

現在僅僅是開始階段,AI、大數據等的發展將會帶來行業的重新洗牌,造就一批像谷歌、蘋果這樣投資未來的偉大企業,其中就包括搜狗。

為什麼?因為搜狗連接的數據池最深,而且做的是智能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服務。

什麼叫基礎設施,就是你離了就無法正常生活。比如,我們生活中的基礎設施服務就是水、電、燃氣。試問哪個現代人能離開這些東西?

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上,做數字基礎設施的百度、電商基礎設施的阿里京東、社交娛樂基礎設施的騰訊,都是市場的絕對老大,而且網絡的馬太效應決定了大家都在用、越用越強。

信息交互又是互聯網的元命題之一,如今,搜狗在輸入法、搜索、AI硬件等流量入口占據著絕對市場優勢,也有著極強的“難以替代性”。

尤其是高達3.8億的日活躍用戶,和正在狂野上升的搜索用戶。與微信搜索合作的持續拓展,微信獨家接入搜狗百科和搜狗問問的內容,使得搜狗搜索結果在微信搜索中的展現次數不斷提升。

用《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的話來說:掌握數據的人,同時也掌握了“數據霸權”。

這些龐大的優質流量和用戶大數據,使搜狗有潛力成為中文世界中最大的數據庫系統,進而鏈接後端的內容商、應用者、廣告主,形成優質流量的價值鏈。

從這個角度看,搜狗的數據優勢和AI產業鏈潛力,都還處在上升期,還遠遠沒有觸頂。

深度解析搜狗二季度財報:AI顯露驚人實力,搜狗與谷歌同頻共振

【結束語】

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AI“泡沫式”發展的環境中,作為中國語言相關技術的領軍者,搜狗堅持用全新驅動力去創造環境,為自己蓄積更多的營收機會,憑藉技術優勢,努力加速度發展。

這場智能戰役與紅利收割將是互聯網史詩級別的,搜狗能否顛覆性打造時代新紅利,是未來幾年值得持續跟蹤的頭號案例。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