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跟對的人一起吃火鍋

暖胃又暖心

這兩天廣州開始降溫了,早上起來的時候感覺手臂涼颼颼的,起床走到陽臺呼吸清新空氣的時候不禁打了個冷顫,然後趕緊回屋內,這時候收到朋友發來的信息:

“冬天快到啦,找個時間一起去吃火鍋吧!”

“好呀,走起!”我回覆信息的時候不自覺嘴角露出微笑。

在答應完朋友火鍋之約後,我突然意識到,大多數人吃火鍋都是跟關係比較親密的朋友一起去吃,而對於那些非親密好友,我們通常是選擇口水唾沫少摻和碰觸的比較正式的飯局。

能經常一起吃火鍋的,都是很要好的朋友吧。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1】

火鍋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夠讓很好的好友變得更要好,讓普通的朋友變得更親密,有時候還能拯救一段黯然失色的情誼。

記得上一個冬天,有個老朋友因有事所以要在我家寄住一晚,本來挺久沒聯繫了,一開始擔心沒有共同話題,相處下來會尷尬,但是畢竟出門在外,能幫就幫,於是我一口答應下來。

她到車站的時候我去接了她,兩個人還沒吃晚餐,於是在糾結著吃什麼好。

深冬的夜晚寒風瑟瑟,我們彼此沉默且有些尷尬,看著她凍得手腳哆嗦,我提議道:“附近有家很不錯的火鍋,性價比挺高的,不如去那吃吧。”

她欣然答應。於是我們一起前往那家火鍋店。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那個夜晚,熱騰騰的鍋,燒開翻滾的湯底,氤氳的熱空氣,以及意外發現的彼此相同的口味,我們笑著吃著聊著,溫暖從口到胃再到心,距離從遠到近。

從那之後,我們這段友情多了一個火鍋的標籤,也正因為這個標籤,這份本來已經快黯淡的情誼,開始漸漸煥發色彩。

【2】

一個人適不適合做朋友,有時候吃頓火鍋就知道了。

曾經和一個好朋友去吃火鍋,結果他吃得滿足和陶醉,就差起來手舞足蹈了。當時被他那模樣給逗笑了好幾次,我問他:“至於嗎?會不會太誇張了?”

他很真誠地說道:“和對的人一起吃火鍋,簡直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了。”

看著他興得如同小孩一般,我的食慾好像更強烈了,那一頓飯,我們吃了很久,聊了很久,也笑了很久。

感覺火鍋打開了我們所有開心的開關,感覺整個人就像鍋裡沸騰的肥牛卷慢慢舒展開,但我們的快樂遠比肥牛卷持續得久。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火鍋能夠吃出友誼,也能夠驗證友誼。

並不是在所有的熱熱鬧鬧的火鍋氛圍中,人們都能夠無拘無束的。

印象很深的是曾和一個並不很熟的同事去吃火鍋,本該大快朵頤,暢所欲言的過程,我們卻吃得小心翼翼,完全放不開。吃完這頓之後,我從此再也不輕易赴普通同伴的火鍋之約。

天冷了吃火鍋挺好的,但是有一致命缺點,那就是很可能當你們吃完一頓火鍋之後,發現做不了掏心掏肺的朋友,那麼你們的友情最多也就只能走到這了。

曾經遇到過,一群人吃火鍋,席間有人嘲笑另一個人不懂得搭配蘸料,然後洋洋得意地把自己家鄉那一套拿出來顯擺,巴不得告訴全世界他最懂美食。

而有另外一個人則引起我的好感,他不斷忙碌地幫別人倒配料,涮肉,在可以開吃的時候,別人哄搶著,而他依舊不急不躁地服務好在座的每個人。

一個值得來往的朋友,不是非要志同道合,而是懂得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對方的習慣,懂得照顧別人,為他人著想。

吃火鍋是件小事,但是它卻像一個放大鏡,可以讓我們通過各種細節而看清楚一個人的人品。

【3】

友情裡最迷人之處,有時候並不是能如膠似漆。而是“有些事,只想和那個人一起做。”

兩個人吃火鍋,你挽起袖子,在她面前吃得酣暢淋漓。而她紮起頭髮,在你面前吃得鼻尖直冒油,妝也慢慢花了。

如若不是倆人的關係足夠好,又怎麼能夠把自己吃火鍋時不那麼端莊體面的一面袒露給對方呢?

能跟你一起吃火鍋的人,一定很重要吧——像理由


電影《喜歡你》中,有這樣一段話:

火鍋在情色食物排行榜裡排第一。因為它和情人間的某種親密行為實在太像。兩個人不斷要交換口水,還會面紅耳赤,心跳加速,唇乾舌燥,沒醉也醉。

《擺渡人》裡也有這麼一句話:

跟你坐在一起吃火鍋的人,說明是你們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吃什麼不重要,坐在身邊的人最重要。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都默認,吃火鍋是一種很親密的行為。

雖然並沒有明文規定,但基於商家的鼓動、人們的習慣、影視劇的影響等很多原因,跟親密的人一起吃火鍋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約定。

總之,吃火鍋這種事情,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去年陪你吃火鍋的人今年是否還在?

天冷了,願你們找到能夠一起吃火鍋的人。


我沒讀過你的大學,

但我知道你的校園生活,

最好玩的大學軼事聚集地,

年輕人最愛的流行校園文化期刊,

理由菌帶你看不一樣的有趣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