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疆域八次變遷——初唐到晚唐


初唐疆域圖。 此時唐朝方定天下,在恢復內政的基礎上,小規模的對外擴張,疆域大體繼承隋朝疆域。

唐朝疆域全盛圖。 唐太宗去世後,李治即位,即唐高宗當時尚有宿將如李勣、蘇定方、薛仁貴等,名臣長孫無忌。於659年消滅西突厥,疆域西擴至鹹海與阿姆河一帶,設立安西都護府於碎葉城。並且於蔥嶺以西設置十六個都督府,此時唐朝疆域達到全盛。

武周時期。武則天平定徐敬業的反叛後,於690年廢唐睿宗,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即武周,遷都洛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武則天掌權與稱帝的期間,國家較貞觀時期有更大的發展。文化藝術亦有所進步。

唐玄宗時期,其中開元時期的政治比較清明。對外方面,改善與吐蕃、東突厥、契丹與奚的關係,推行和親政策。聽從姚崇與宋璟的建議,充實邊防軍務,並且避免與外族發生戰爭。這些措事使得唐朝進入第二個全盛時期,人口大量增長,物產豐富,史稱開元之治。

代宗時期。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步入衰落。代宗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宦官擁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後,雖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國家受創鉅大,邊防空虛,外患嚴重,東南地區又爆發民變。吐蕃軍隊也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河北降將的不馴與回紇的勒索也大大消耗國力。

文宗太和末年形勢圖。憲宗李純去世後,穆宗李恆即位,他即位後遊樂無度,藩鎮割據局面再次出現。穆宗繼位三年就去世,敬宗去世年僅十八歲。接替敬宗繼位的是他的兄弟文宗李昂,文宗勤勉聽政、生活節儉、打擊宦官,但後來因觸犯宦官集團利益,於甘露之變中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後宦官團結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衝突。


唐懿宗時期。武宗之後宣宗繼位,宣宗之後,懿宗李漼與僖宗李儇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懿宗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宗即位時,社會貧富差距很大,階級矛盾升溫,民變四起,裘甫在浙東發動起義,人數發展至數千人。而南詔正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吞併交趾。

昭宗時期。文德元年三月六日,僖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曄。昭宗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之心,但藩鎮勢力已經坐大,加上昭宗提倡的改革遭受失敗,至使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