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55集京味兒年代大戲《芝麻胡同》將於2月22日起登陸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每晚19:30開播。該劇由新麗時代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新沂誠成影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編劇劉雁執筆,“京味戲”金牌導演劉家成執導,何冰、王鷗、劉蓓領銜主演,馮文娟、侯煜、畢彥君、方子哥主演,海一天特別主演,錢波、毛樂、遲嘉、王放、趙倩、白瀾等一眾實力派演員聯合主演。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醃漬的人生,歲月的滋味。《芝麻胡同》以1947年的北京為背景,講述了在北京沁芳居醬菜鋪中,老闆嚴振聲(何冰飾)與牧春花(王鷗飾)、林翠卿(劉蓓飾)三人之間的情感故事。圍繞“四合院”、“衚衕”等標誌性“京味兒”文化載體,通過還原一家人幾十年的生活點滴,真實反映老北京底層百姓有裡有面、有滋有味的百態人生。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近年來,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京味題材作品中,《情滿四合院》榮膺第29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生逢燦爛的日子》、《正陽門下小女人》始終穩居收視榜首。濃郁的老北京氣息,充滿人文關懷的講述視角,正如這些作品所展現出的深沉現實主義美學一樣,“溫暖的現實主義”也始終是北京衛視的劇場特色,以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紮根人民傳遞北京精神。2019年即將登上北京衛視熒屏的《芝麻胡同》,也必將憑藉地道的京腔京韻、質樸懷舊的品質風格,成為業內外關注熱議的對象。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不再接拍京味戲? 導演劉家成:《芝麻胡同》我不能放過

《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傻春》,純粹的現實題材,地道的京味表達,濃郁鮮明的時代氣息,一直以來都是導演劉家成的創作標籤。而無論是《正陽門下小女人》中以女性創業者視角展開的艱辛探索,還是《情滿四合院》從一個院落裡瀰漫而出的“人情味”,歷數多部收視口碑雙豐收的精品佳作,各中蘊藏的精神內核始終如一,在大時代背景下依託小人物命運起伏所傳遞出的京味情懷和人文關懷。而在執導這部《芝麻胡同》之前,劉家成坦言自己其實已下定決心不再接拍京味兒戲。“太多了,我說別給我侷限在京味兒劇裡拔不出來了。原來的古裝戲《鐵齒銅牙紀曉嵐》,一些個軍旅戲,還有像年輕人可能愛看的《離婚前規則》那種都市劇,都還比較豐富,也是當年收視特別好的。”讓劉家成回心轉意的,就是《芝麻胡同》的劇本,上至大的故事結構,下到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非常準確細膩,“這個戲我不能放過。”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一向是劉家成的創作準則,即為大事件一定要準確,劇中每一個年代背景、每一個季節都要嚴格考證;在細節上則可以不拘泥小節,在真實環境的基礎上創作發揮。但在這部《芝麻胡同》中,劉家成介紹道,“這個戲與眾不同的恰恰是它小事也不虛。所有的人物表達、細節傳遞,都具有非常強烈的真實感。觀眾看的就是人物,是細節。所以我在細節的處理上會比大事件的處理花費更多精力,儘可能地還原於真實。”以塑造的人物為例,與《情滿四合院》相比,它們講述得都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而《芝麻胡同》別出心裁的地方在於,京味兒文化在人物身上的定位更加準確。“傻柱實際上是北京人的個例,混不吝,像衚衕串子似的。真正的北京人可能更多是嚴振聲這樣的人,他有一種隱忍,按北京人自己講話說就是比較惜命,真正遇到事兒時他不會輕易去拼命。反而是隱忍到極致,那一瞬間的爆發才體現了他男人的一面,這樣的人物是更真實細膩的。”在大事不虛方面,劉家成團隊也傾盡心血,力圖讓觀眾迅速融入到那個年代和環境。花費近130天將芝麻胡同比1:1更大地實地置景、嚴謹打磨京味兒醬菜製作流程、真實展現華麗京城與底層民間的反差特色等等,幫助演員快速入戲,從創作初端注入感情。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情滿四合院》後再駐《芝麻胡同》 何冰地道詮釋老北京“精氣神兒”

2018年,從藝近三十年的何冰終憑《情滿四合院》的“傻柱”一角首封視帝。曾斬獲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等重量級獎項,在話劇舞臺載譽無數的這位老戲骨,也正在用紮實的演技和純熟的角色塑造力俘獲著電視觀眾的心。《大宋提刑官》中重證據實、尤擅推理的經典形象宋慈,《白鹿原》中精明狡黠、廣受好評的腹黑反派鹿子霖,都不難窺見何冰對錶演的認真和靈性。此次和劉家成導演再度合作帶來的《芝麻胡同》,又可以看到這位“老北京”演繹的另一種北京人“精氣神兒”。不同於《情滿四合院》中傻柱更鮮明的個性,嚴振聲身上呈現出了更豐富的側面,何冰評價道,“他的稜要更多一點。因為首先這兩部劇的歷史階段不一樣,《芝麻胡同》是在解放前的民國時期,他要面對的世界更加複雜,兵荒馬亂、時代變遷;其次他要面對的人物關係也要更豐富一些,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倆媳婦,孫男娣女一大家子,當這些都負荷在一個人身上時,就會更加飽滿。”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劇中,何冰飾演的嚴振聲是京城老字號醬菜鋪“沁芳居”的老闆,吃穿用度是“一爺”,買賣上又事必躬親。在何冰看來,“嚴振聲是個丈夫,是個父親,是個買賣人,也是個好兄弟。”因為角色的複雜性,在最初準備角色時,何冰也並不知道對的方向在哪,但他明確了塑造嚴振聲的錯誤方向,把錯誤的問題規避成為他揣摩角色的第一步。“當我看到這個劇本時就知道有個錯誤是一定不能犯的,那就是去扮演一個老爺。如果誰都去演他的社會身份,那這個世界就太可怕了。他是個丈夫,是個兒子,在家裡要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不在買賣鋪子裡的時候他就不是個老爺了。”何冰認為,這樣才能在一個輕鬆的狀態下,將人物的內心情感帶出來,否則會被身份原因帶跑,得不償失。在嚴振聲的感情關係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配太太林翠卿(劉蓓飾)和為了孝道娶妻過門的牧春花(王鷗飾)都是嚴振聲一生中十分重要的女人。導演劉家成解讀道,嚴振聲和林翠卿的情感屬於非常傳統、又非常理想的一種愛情,愛情中摻入了一些親情的成分,彼此之間誰都離不開誰;而嚴振聲和牧春花的愛情則像烈酒,在這個女人面前,嚴振聲要表現出一種堅強和成熟,反過來牧春花也會為了他捨命相救。對於這兩段情感關係,何冰自己總結道,“這整個戲其實是一個家庭戲,不論外面風雨飄搖時代變遷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我們始終是以一個家庭為陣地,共同迎接風吹雨打,這個人物關係的構架是很好玩的。”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南方妹子”王鷗踏出舒適區挑戰“北京大妞”

劉蓓因劇本再出山“好像就是為我寫的”

《偽裝者》中心狠手辣、英姿颯爽的女特務汪曼春,《琅琊榜》中工於心計、立志復仇的冷豔謀士秦般若,《天盛長歌》中敢愛敢恨冷靜睿智的華瓊將軍,王鷗塑造的角色個性十足、讓人印象深刻;真人秀《明星大偵探》中的百變“鷗美人兒”更是給觀眾展現出不同凡響的女性氣質。在《芝麻胡同》中,“南方妹子”王鷗再次突破性出演了一位執著勇敢、獨當一面的“北京大妞”,用王鷗自己的話說就是,“牧春花是特別聰明,做事果斷,有俠義、有大愛的一個,北京大妞。”這是王鷗對這個角色的初印象,然而進組之後,在和導演、何冰、劉蓓聊天的過程中,王鷗對這個人物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感受,“她不僅是女人,不僅是一個太太,她還是一個母親,她的人生有很多重的角色變化,其實是很有深度的。”此次除了要演一個十八歲孩子的母親、挑戰四十年年齡跨度之外,對於從小講粵語長大的王鷗而言,《芝麻胡同》的語言差異成為她的另一大難關,“開機前一天晚上我就後悔了,我為什麼要演這個戲,就突然覺得我做不到了,整個處於‘麻爪’的狀態,完全睡不著覺。”求助北京朋友拜託幫念臺詞,請教組裡的幾位“北京話老師”何冰、劉蓓、毛樂,王鷗在一步步踏出自己舒適區的嘗試中,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挑戰,並受到了來自導演和演員前輩的一致好評。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王鷗口中的其中一位“北京話老師”,就是在《芝麻胡同》中飾演嚴家大太太林翠卿的劉蓓。《過把癮》、《甲方乙方》、《手機》、《紅色康乃馨》,曾演繹過眾多經典作品的劉蓓,在接下《芝麻胡同》之前已有過一長段時間不再接戲,與導演劉家成“心回意轉”的原因類似,劉蓓首先看中的,也是劇本,“我看劇本的時候忽然間就發現特別有意思,有時就莫名其妙地笑啊,可能因為說的是老北京的事兒,所以特別能懂,第一感覺好像就是給我寫的劇本似的,覺得特別適合我。”談起林翠卿這個角色,劇中她是在嚴家說一不二的大太太,個性直爽。生活中喜歡海派流行歌曲,仔細入微處處講究,而在對待丈夫和為人妻子方面,她則十分傳統,導演劉家成這樣評價這兩人,“他們之間就像是沁芳居醬菜廠醃浸透了的醬菜,有滋有味兒。嚴振聲和她,可以叫夫妻,也可以叫母子,在愛情這塊兒兩個人磨合得很舒服。”活得這樣自在的林翠卿,卻迎來了丈夫即將娶牧春花入門的噩耗,編劇劉雁坦言,林翠卿是他最心疼的一個角色,為其傾注的感情也最為深切,“我可憐她、憐憫她,一個正常的家庭出這事,結髮夫妻心裡一定比誰都難受憋屈,林翠卿也是近代中國婦女受苦受難的典型人物。”隨著劇情發展,林翠卿身上也浮現了刻薄刁蠻的一面,有著自己的私心和心計,但保持不變的,仍是善良的本心,劉蓓解讀道,“劇本把人的很多弱點和優點一併提出來,不像有些高大全的形象,她給人的感覺是有血有肉的,會有算計、有小心眼兒的時候,但在大事面前,還是把善擺在先。”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芝麻小屋”有愛有情義

馮文娟、侯煜、海一天、畢彥君老中青實力派傾情加盟

在《芝麻胡同》中,還雲集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嚴家大院的一家人,戲外的休息室也被親切地稱為“芝麻小屋”。作為青年代表,馮文娟就坦言在“芝麻小屋”中收穫頗豐,“在芝麻小屋裡何冰老師時不時地就會過來給大家說說戲,不是教條式的那種講課,他會把他那種人生體會和經驗來跟我們分享。人生每個階段可能都會遇到老師給出建議和方向,我想我們這次真遇上了,很幸運。”中生代演員兼“芝麻小屋”後勤部長侯煜也不禁分享,“我們在拍戲過程中也是不停的吃喝,每天都是歡聲笑語。冰哥、蓓姐會不停地影響你讓你演好這部戲,他們讓我們所有人之間沒有隔閡,都更自然,我跟經紀人說我這既拍戲掙了錢又上了表演課,一舉多得。”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有著高起點的馮文娟,曾憑藉電影《大上海》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而後在《龍門飛甲》、《赤道》、《湄公河行動》等作品中都能見到她的身影。此次在《芝麻胡同》的“寶鳳”一角,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的最真寫照,自幼出身貴族穿金戴銀,卻“落了拍了”被賣到嚴家作下人吃糠咽菜,雖有些小心思但純真不壞,馮文娟用三個詞來概括這個人物的矛盾特徵,“沒心沒肺,熱情衝動,赤子之心。”劇中,寶鳳要將四合院中兄妹之情轉為男女之愛的對象,就是侯煜飾演的“小黑子”,在《風箏》中忠心耿耿真正做到“至死不渝”的宋孝安,侯煜用碼頭訣別的一場戲讓無數觀眾潸然淚下。在《芝麻胡同》裡,侯煜再次飾演了一位“得力干將”,他這樣分析自己的角色,“小黑子是個很仗義的人,快意恩仇、對愛專一。他是醬菜園的掌櫃,是頂事兒的,裡面有大太太和二太太,外面就有我。”在對愛情方面他又是堅貞不渝,對寶鳳的追求和相愛一線,也成為《芝麻胡同》的另一大看點。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2017年,在北京衛視接連熱播的兩部高收視年代劇《情滿四合院》、《生逢燦爛的日子》,讓海一天飾演的“許大茂”和“大馬”深深印刻在觀眾心裡,痞氣、較勁,成為他塑造角色的典型特徵。此番“四合院”兄弟重組,再度攜手劉家成、何冰,不出意料地又被安排了一個“反派”人設,海一天自己都打趣道,“吳友仁這名字就不是一個正派人物該有的名字,你看人正派的名字,嚴振聲對吧,何有柱是吧。”玩笑歸玩笑,海一天認真解釋,這位國民黨軍官吳友仁雖然有義談不上,但是真的有仁、有情,“他有七情六慾,對牧春花就是喜歡嘛,就是愛,一見鍾情、一見傾心。但這個人特別觸動我的地方在於他還有底線,不會把事兒做絕。”另一方面,作為老藝術家的代表,在《孔子》、《傻春》、《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等優秀作品中貢獻出精湛演技的畢彥君“老爺子”,此次在《芝麻胡同》中飾演了一位“重度家長制”的“北京老薑”,劇中俞老爺子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這對於老年人來說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作為嚴振聲的親生父親,他首先便想到讓這個從小過繼給別人的兒子來傳承子嗣。“這個老頭身上正直倔強,甚至是固執。他對傳統觀念包括生命的延續、家族的延續看得很重,他對事情是非的態度也非常鮮明,這個人物對整個故事的貫穿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有裡有面兒有情義,有滋有味兒有人生。用一口醬缸傳遞市井煙火,用一條衚衕書寫百態人生。精緻年代質感、醇正京味文化,2月22日起每晚19:30,盡在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敬請期待。

《芝麻胡同》登陸北京衛視 劉家成“醬”心製造 醬菜鋪裡品鑑歲月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