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每每大節日,百度LOGO一定會隨著變化,無旦節百度LOGO展現沒多久,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也跟著變了,那

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如何設計的?跟著logofree君一起來看看吧。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嫦娥四號登月控測器,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長征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發射嫦娥四號(20張)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2018年12月30日8時55分,嫦娥四號落月點(45.45657°S,177.58807°E)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球背面著陸準備軌道。



本次百度創意LOGO延續一貫的【天體故事】風格,用擬人的手法,將嫦娥四號探月過程的【下半集著巡組合體發射】與2018年5月21日的【上半集中繼星發射】串聯起來。嫦娥四號著陸在月球背面,月球回看;緊接著,探測器蹦出,與著陸器分離,兩者一齊向【最先到達的老友】中繼星打了個招呼。情切可愛的風格,傳達了[科技與我息息相關]的理念。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創意設計及修改過程

【方案選定過程】

提案第一版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1.中繼星以如圖所示的方向在月球背面環繞,與此同時,著巡組合體來到月球背面準備降落。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2.月球背面上有東西,便轉過身呆萌地用手撓了撓癢。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3.中繼星“鵲橋”與著巡組合體相互打招呼,也意味著他們之間的通信成功。

提案第二版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1.本提案設計延續2018年5月21日的【中繼星發射】LOGO設計風格,設定中繼星繞著月球背面旋轉,月球的眼睛隨著中繼星滴溜溜的轉動;與此同時,地球拋出著巡組合體向月球飛去。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2.月球的注意力被中繼星吸引之時,著巡組合體著陸到月球的額頭(也就是腦門兒)。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3.月球寶寶表情顯露出受到驚嚇,這個時候,著巡組合體與中繼星相互打招呼,代表他們之間的通信成功。

【方案選定】

方案最終選擇:第一版

【方案細化過程】

動畫設計過程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動畫設計說明:

著巡組合體與衛星按照科學的路線進行飛行、著陸、分離。動圖軌跡更直觀的展示了嫦娥四號與鵲橋號的位置關係。同時,用月球轉身抓撓背部的動作,說明了著陸地點為月球背面的廣裹地表,撓背小細節呆萌可愛。

視角設計過程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修改建議:

我們認為著巡組合體分離過程如果是平面化展現的話,說明力有欠缺,而且著巡組合體表現視角需要調整,從而消除用戶的誤解。(現在的著巡組合與。。。比較相似。。。)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修改建議:

最後我們用3D視角來表現整個動畫過程,重點是著巡組合體人設改俯視為平視,視角設計定稿。

著色過程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著色說明:

對於初衷表現月球背面的灰暗,我們最後將明度整體調亮,減少對比度,消除灰暗的感覺,用光影表示月球背面即可,使“月球背面”整體氛圍更加明快。

細節調整過程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邊框設計確定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邊框設計說明:

邊框最後我們選的對大波浪形式的設計,突出宇宙浩瀚無盡的感覺。此外還加大了著巡組合體分享後與衛星的比例,使三者的互動更加鮮明,視覺感受上更加友好。

動作設計確定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動作設計確定說明:

用星星排列作為著巡組合體分離後與中繼星通信互動的設計,更貼合傳遞付息這個動作的特徵,其他三個傳遞動作設計有的視覺表現不明顯,有的會產生歧義,均不採用。

【最終定稿】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整體設計流程】


原來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是這樣設計的


嫦娥四號奔月百度LOGO設計分享完成,請期待logofree更多LOGO設計教程分享。

http://www.logofree.cn/news/shejizhishixuexi/cebaidu-logo.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