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英雄》——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中午无意中在某网站看见一个只有8分13秒的小短片,看见这个小动画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但也可以试着理解那些曾经、现在被大家孤立还为此努力生活的人。

《如果我是英雄》,这是一部入选了2018年奥斯卡的国产动画短片,我想大家平时看的漫画和动画片都是日本出品的会比较多吧,所以刚看这个短平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单纯打发无聊时间看的。

短片的故事是讲述了一个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故事:一个有英雄梦的男孩,和一个被大家欺凌的女孩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互帮互助,温暖有爱。直到有一天,男孩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站在女孩这边还是站在同学们那边让人觉得心情复杂的画面。


《如果我是英雄》——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的我也一直理解不了关于校园欺凌这件事,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是和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或是受害者,或是旁观者,或是施暴者,在你我的青春时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并且真实发生过。

好奇心强的我还去“百度一下”看在校园欺凌在国内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根据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来看,15%的孩子5至16岁反复被人欺负。对这些孩子造成的损害会导致抑郁,焦虑,孤独,甚至自杀。官方网站上显示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在这些欺凌事件的85%中就会有一个观众,从而让那些原本不愿意参与欺凌的一部分人也参与其中。


《如果我是英雄》——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着冷冰冰的数字呈现在我面前时,瞬间觉得真的是应了那一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同一个世界却需要走过不一样的经历,尽管讲的是欺凌,但《如果我是英雄》这一部短片中呈现的似乎就是我们周边环境的缩影。

提起校园欺凌的这个话题,大家可能也会讨论到“合群”,在我眼中觉得这个词语就是一个比较普通的词语了,但往往很多欺凌的现象就是因为施暴者觉得受害者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百般刁难,或者是因为瞬间心情大打出手的场景。


《如果我是英雄》——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在我看起来,受害者不是不合群只是懒得解释这么多。

记得主持人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短片里的有英雄梦的男孩和女孩或许是为了活成更好的自己,一个人可以拥有过多的思考时间。

当动画片结束时,我还在幻想当动画片里的这个女孩经历过同班同学在背后议论过,对她的百般刁难,当大家快毕业时才发现她难过发泄的对象就只有“学习”,让大家羡慕的是她每学年的奖学金她都能收入囊中。

在我们年少轻狂的时,总简单认为,受欢迎、合群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可是你我从没有思考过要是身边的某个人被孤立,那一定是他/她一定就是不好,或许是因为她的性格比较孤僻的问题,慢慢的发现成长的故事里很多青春期比较孤单的人,往往都还比较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