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三隧”这么虐,你们为何还要去跑港马?

春节假期刚过,香港马拉松(2月17日)就呼啸而来!这是每年春节前后一场较有影响力的马拉松,以“三桥三隧”亚洲最虐赛道著称。

“三桥三隧”这么虐,你们为何还要去跑港马?

港马,也是很多内地跑者心仪之选。以往,多是广东跑友因地利之便,经常跑。近几年,在国内马拉松这波热潮中,全国各地跑友蜂拥而至,形成一波波港马热潮。

城市

没有马拉松,香港依然是个对全国人民很有吸引力的城市。这场马拉松,在这份吸引力的基础之上,又有加持。喜欢香港的跑者,怎能不去跑这么一场马拉松呢?

脱离开城市影响力谈马拉松,都是“耍流氓”。马拉松的品质、价值,与其所在城市的人文、地位息息相关,这是城市马拉松的特质。

“三桥三隧”这么虐,你们为何还要去跑港马?

通过一场马拉松,你可以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一座陌生的城市,你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马拉松、对于运动的热情。赛事组织、服务,彰显的是整座城市的管理水准。

我们常说香港弹丸之地,可港马已是连续8年参赛规模7万+的赛事;我们常说赛事服务,可知港马时凌晨3点半就有早班地铁服务参赛者;我们还在摸索分枪出发,可知今年港马共分19枪……

“三桥三隧”这么虐,你们为何还要去跑港马?

成长

港马创办于香港回归祖国的1997年,迄今已办22届。首届赛事仅有1076名参赛者,不过从上水经皇岗到深圳的跨境赛道,极具象征意义。

1999年港马就移师市中心举行,穿梭了西区海底隧道和长青隧道。2000年港马首次与亚洲马拉松锦标赛同场举行(此后又同场过3次)。2001年港马规模破万,2005年3万+。

2010年港马赛道延伸至昂船洲大桥,参赛规模也达到6万+。2012年港马突破七万参赛者,获得国际田联铜标认证。2013年港马升至银标,2016年成为金标,2017年开始采用抽签报名。

港马不只是马拉松跑友们的盛会,除了全马、半马外,还有规模庞大的10公里、少年组、亲子跑、领袖杯等分组,更有3公里轮椅赛。

“三桥三隧”这么虐,你们为何还要去跑港马?

窗口

香港,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如今港马,也是国内跑者跑向全球的一个起点。

港马与内地马拉松办赛思路迥然,它跟国外马拉松模式类似。你跑港马感受到的一切,跟你在国外跑一场马拉松大同小异。

没有严格的安检,处处流露着一种随意。就是一场跑步活动,来了就跑,跑完就走。该有的基本服务都不会少,也不要想着有太多的福利、服务。

都是举全城之力办一场马拉松,在港马,显得自然而然,十分高效。香港这座城市的特质,早已流淌进港马的血液中。

跑过港马,你再回过头来审视国内马拉松,自会有一番新的感悟。下一篇,将透过港马看内地马拉松,从内地马拉松看港马,本周三,欢迎垂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