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流營商環境 讓企業如魚得水


建一流營商環境 讓企業如魚得水


建一流營商環境 讓企業如魚得水


——青白江區高能級創建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區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參與全球合作的核心競爭力。近幾年,成都市青白江區堅持對標國際標準,在營商環境打造上全面發力,開展多項有益探索,取得多項成果,獲評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市)縣,首次進入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青白江正搶抓蓉歐鐵路港國家級經開區和綜合保稅區建設契機,圍繞構建國際陸海聯運走廊,高能級創建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區,高標準推進金青新大港區建設,加快建設國際陸海聯運新通道核心樞紐和商貿基地,以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青白江國際化進程,打造“國際鐵路第一港”。

■ 陳軍德 本報記者 彭江

與國際標準接軌 全方位創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2018年2月9日,青白江區行政審批局成立,專門負責全區行政審批事項的統籌,16個部門260項行政權力事項應劃盡劃,現場踏勘100%集中,按時辦結率100%。如今,在青白江,開辦一家企業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企業開辦當日辦結、5日營業。企業註冊的便利,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業活力。僅去年一年,全區新增市場主體13271戶,同比增加76.66%;企業新增4193戶,同比增加141.95%。

青白江區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積極落實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開展了“證照分離”、“多證合一”、個體工商戶“口頭申報、當場領照”等多項改革,並在全國各自貿試驗區中率先實施“郵政通信地址作為住所”改革創新,90%以上事項實現“智慧多元”辦理。“全區政務系統還提供‘5+1’天、‘8+1’小時延時預約服務,審批服務隨時可辦。”區行政審批相關負責人說。

為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青白江區積極推行告知承諾制,一紙承諾書可代替14項行政審批事項,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審批時間由原來的20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

“青白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我們既是見證者也是受益者。”成都人居興青置業有限公司承建大同峰薈、翠怡峰薈人才公寓項目,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到開工建設,僅用了10多天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2個多月開工。”截至目前,全區總投資195億元的50個項目納入承諾制服務,25個項目實現開工建設。

簡政不是減政,放權更不是放任。既要放得下,也要接得住、管得好。青白江區實施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自主開發建設了全省首個區級企業信用信息協同監管系統,實現市場主體與主體行為“一圖可視”,同時針對不同信用類別,實施差別化監管,對守信主體主動降低比例,對失信企業提高檢查頻率,讓守信者處處受益、讓失信人無處藏身。同時建立“專家+仲裁+律師+公證+沿線國家法律工作者”五位一體的“蓉歐+”法律服務聯盟,還組建起自貿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積極引入優質涉外法律服務資源。

更大力度優化港區服務 力爭更多適鐵適歐企業落戶

“全面取消口岸收費項目,探索‘先通關後繳稅’,力爭通關時間再壓減1/3以上。”在成都市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動員大會上,青白江區委主要負責人在大會發言時承諾。

青白江,一座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何以能有如此底氣?作為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中歐班列(成都)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建設,正深刻改變著青白江對外開放新格局。不僅成為成都對外開放新地標和構建“國際陸海聯運走廊”戰略大通道的重要口岸,還成為吸引越來越多適鐵適歐產業落地生存的“熱土”。

1月18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傳來喜訊,中華人民共和國青白江海關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青白江海關的成立,將進一步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持續提升口岸承載能級的進程。數據顯示,去年以來,青白江區優化通關流程,提升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實施“疏站優先、手續後補”,提高貨物進出場站的組織效率,提供“24小時海關預約通關和延時通關服務”,2018年成都鐵路口岸整體通關效率提升75%。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創新探索“520”服務模式,通過“5”種受理方式,“2”小時內受理客戶訴求,實現“0”投訴,助推了班列提質增效。“快了,越來越快了。通關時間不斷壓縮,物流成本也跟著下降。”談到青白江口岸貨物通關時間壓縮對企業的影響,上述負責人說,口岸通關提速增效,帶動了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協調港口資源,推動陸港蓬勃發展。

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青白江投資15億元,建設西南智慧零售運營服務基地和結算中心、蘇寧天天快遞西南區域總部以及供應鏈管理中心,預計2019年6月底前完工。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青白江的營商環境非常適合民營經濟發展,去年我們企業享受到優質的政務服務,讓項目實現了快速開工建設,這也堅定了我們紮根青白江發展的決心。”

依託鐵路港建設,青白江在毗河以南高標準建設歐洲產業城。一批次1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即將全部完工,迎來首批適鐵適歐企業的入駐。“一批次廠房的遠遠滿足不了當前需求,在新的一年,我們將全力以赴推進廠房建設,為更多想入駐的優質項目提供發展空間。”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黨工委委員、區歐管委副主任吳笑天介紹,二批次廠房共有22萬平方米,其中13萬平方米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預計今年8月建成投用。為了讓企業少跑路,青白江區歐管委會還創新視頻評審模式,企業和管委會通過視頻對話,一問一答,原本跑路需要至少兩天的工作,通過視頻3個小時即可完成。

為充分發揮項目科研、孵化、轉化、加速作用,標準化廠房還擬建立產業投資基金,選擇優勢成長性企業,以基金入股、租金入股、產權入股等方式,幫助中小型企業實現拎包入住、快速投產、做大做強,最大限度實現留產業、留人才、留稅收。此外園區還將由專業運營公司精準提供專業高效的運營服務,全力打造智慧、低碳、共享、生態、創新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