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藥品被取消掛網

剛剛,15藥品被取消掛網。

12月25日,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佈《甘肅省關於取消部分藥品中標掛網資格的通知(第21批)》(以下簡稱“通知”)。

又一批藥品被取消掛網

通知表示:15個藥品因生產線改造、成本上漲等原因申請暫停或撤銷中標掛網資格。相關藥品醫用耗材和藥品採購工作領導小組回覆,將按照《甘肅省藥品集中採購誠信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給予相關藥企相應懲罰。

15藥品違規信息

又一批藥品被取消掛網

據瞭解,除仲景宛西製藥的痛經寶顆粒和安徽宏業藥業的細胞色素C注射液是2018年掛網外,其餘12個藥品的掛網時間均比較早,最早是在2009年,多年不上調掛網價,隨著原料藥漲價、人工等各種成本上漲,藥企無疑將難以承受。

當原料藥價格上漲,掛網價難以彌補企業成本時,原料藥的採購自然變得困難起來。

上游原料藥企壟斷漲價

目前,原材料壟斷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惡俗風氣,某些醫藥商人從源頭壟斷,使大批原材料價格上漲達七八十倍,而這些費用都會轉嫁到醫保費用和患者支付上。

又一批藥品被取消掛網


今年以來,撲爾敏、甘草片、羅紅黴素等常用藥品價格一路上揚,有些地方漲幅已達50%以上甚至翻倍。百姓紛紛苦不堪言,國家醫保支付也是壓力巨大。

打擊壟斷刻不容緩

張晨教授認為認為,針對一些原料藥的“事實壟斷”問題,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成立後,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溝通。而對於原料藥企業反映的環保等問題,需要藥監、環保、發改委等多部門加強政策的綜合協調,避免因為碎片化、缺乏協調,而導致“政策打架、企業難受”。

原料藥企業應該儘快實現環保達標,這是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監管部門也宜考慮改善相應的融資支持和制度環境。監管策略既要考慮根本性、管長遠的制度建設,也要有短中期的應對安排。

藥代通認為,集中採購其實就是一個打擊壟斷、降低藥價的開端,但後續效果如何,藥企、代理們何去何從,還需要時間驗證。

又一批藥品被取消掛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