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開春共同選擇:頂格減稅費,省錢過日子

在中國經濟波動壓力較大的當下,無論財政收入富餘還是緊缺,絕大多數地方於2019年開春都做出了相同的抉擇:給出最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並下調當年的收入預期。

史上最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還有待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揭曉。不過,隨著財政收支矛盾壓力越來越大,地方政府正通過大幅壓減一般性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方式過緊日子,中央和各省份也通過加大轉移支付來彌補基層政府減稅降費帶來的財力缺口。

地方开春共同选择:顶格减税费,省钱过日子

23省份均頂格減半徵收“六稅兩費”

為了給企業減輕稅費負擔,今年國務院將推出史上力度最大的減稅降費政策。第一波主要針對小微企業2000億元的4項減稅政策已經在1月出臺。

其中之一是,讓31個省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宏觀調控需要,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徵“六稅兩費”,即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根據財政部數據,僅2018年上述六稅總收入規模約1.3萬億元。

這是歷年減稅降費政策舉措中,中央政府少見地在如此大規模的範圍內,賦予地方政府稅費減免權力。而31個省份究竟如何選擇也備受市場期待。

第一財經記者初步統計發現,截至2月11日,至少有23個省份財稅部門公開發文明確了減稅費幅度,而且都選擇了按50%頂格減徵“六稅兩費”,且可以疊加享受其他優惠政策。

這23個省份分佈在東中西部,有的財力雄厚,也有的財力不足。具體包括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北京、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甘肅、內蒙古、河北、寧夏、重慶、雲南、四川、青海、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判斷,中國絕大部分省份都會按照50%最高幅度減徵“六稅兩費”。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支撐這一判斷原因有三:幾乎所有地方都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通過最大力度的減稅降費來激發企業活力,成為各地宏觀調控政策的共同選擇;中央政府鼓勵地方最大力度減稅降費,國務院明確了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來彌補因大規模減稅降費形成的地方財力缺口;減稅降費既是響應國家大政方針,也是地方招商引資的客觀所需。

施正文認為,儘管目前多數省份都頂格減稅費,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省份都必須頂格減稅費,各地應該根據自身調控目標、財政可承受能力、宏觀經濟運行等具體情況,來決定減哪些稅費以及減多大幅度。

不少省份測算了這次頂格減半徵收“六稅兩費”規模,不少企業將受惠於此。

財政收入規模最大的廣東省預計全省500多萬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將受益於這項政策,今年預計減稅95億元。河南201.9萬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預計減稅51.2億元。福建省130多萬戶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平均每年將減稅至少45億元。

多數省份下調收入目標

地方紛紛選擇頂格減半徵收的“六稅兩費”,只是今年超萬億元減稅降費“大餐”中的“前菜”,真正的“主菜”是降低增值稅和社會保險費負擔。

國務院已經明確了第一大稅種增值稅稅率和社會保險費率會進一步下調。不少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政策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明確,增值稅稅率有望朝著三檔(6%、10%、16%)並兩檔的方向,下調約兩個百分點。社會保險費率則可能下調5個百分點。

由於預計到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下大規模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不少省份紛紛下調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收入預期也明顯下調。

據各地2019年預算報告或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7.9%,今年該收入目標降至6%;江蘇省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6%,今年降至4.5%;上海市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今年目標降至5%;北京市則從去年收入增速6.5%降至今年預計的4%;浙江更為明顯,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1%,今年降至6.5%左右。

上述地方下調收入的主要原因中都包括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公開表示,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在有效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負擔的同時,也將相應影響財政收入情況。綜合各方面因素,預計2019年財政收入增長將有所放緩。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增長6%安排。

北京市財政局局長吳素芳在做預算報告時稱,去年實施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為北京市企業減稅約400億元,其中地方級減稅約187.8億元。而今年,國家已明確減稅降費政策將減少北京市地方級收入約300億元。

一位西部地方財政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今年減稅降費力度的加大,基層財政收入將更加明顯減少,如果剛性支出不減,可能會引發收支矛盾。

為了緩解經濟下行疊加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收入減收影響,各省份也紛紛出招化解。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各地首先壓縮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經費”等非剛性支出和重點項目支出。

比如北京明確按照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除剛性和重點項目外的一般性支出,按照20%比例下調“三類會議費”、“公務接待費”定額標準,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編制“三公”經費預算。財力增長緩慢的黑龍江省要求今年對剛性和重點項目以外的一般性支出,按6%比例進行壓減。

除了政府省錢過緊日子外,各地優化財政支出方向,將錢花到重大公共服務項目上,通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中央和省級政府對基層政府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去年底財政部已經提前下達了11個不同類別的2019年轉移支付資金給地方政府,合計約1.8萬億元。這筆錢有利於地方政府“保工資、保民生、保運轉”。

浙江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將帶來地方財政收入的減少,對地方財政運行帶來諸多影響。對於財力薄弱地區,省財政和市縣財政都要加強統籌和轉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層財政運行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