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告诉你体育生从来都不读书的?

有太多次周围的朋友都惊讶于:我一个体育老师、篮球教练怎么会有心情、时间去阅读很多书籍,有一部分书籍甚至与体育、篮球无关。从他们诧异的眼神里能够解读出:大部分人对体育领域的从业人员(球员、教练、教师等)的认知是:读书这种事情是不应该发生在体育人身上的,干好体力活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很不幸,在我上学期间,就已经遇到过很多体育技能过硬而且又喜欢读书的同学,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魅力显著,对未来有一定的期盼和向往。毕业后,他们与我一样,分布在全国的各个城市,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教练。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但我想读书这件事情会伴随他们一生。

写这篇文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与我一样的朋友,加入到社群中,一起读书、分享书中的知识。活动的名称暂定为: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我会组建一个微信群,把热爱体育且又想坚持读书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形成一种更大的力量,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更好的坚持下去。

活动的内容是这样的:大家每天拿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书籍,书籍不一定与体育有关,关键是要坚持下去。之后,每天拍照(书籍)发送到群里以激励大家,也表明自己今天完成了此次活动。如果您热爱体育,且又愿意花时间去读书,那我真诚的邀请您加入到我们当中来,让我们一起享受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快乐与喜悦。加入方式:微信公众号搜索“篮球伊甸园”→点击“胡搅蛮禅”→点击“体育人读书计划”即可在里面获得我的微信,添加后我会把您拉入群。

是谁告诉你体育生从来都不读书的?

从小到大我都算不上是一名爱读书的人,但我却花在此件事情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我既然没有能力天天与书中的那些牛人呆在一起学习、观察他们的优点,那我只能读一读他们写的书来了解其中的思想与观点。这是促进我进步的一种低成本方法。(当然,如果我们有时间和足够的金钱能够经常接触到这些牛人,那谁还去读他的书啊)

其次,目前各种以知识服务为主导的机构、平台、软件等纷繁多样,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介获取知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是被动的。比如说:得到APP里有一个栏目是“每天听本书”,可是解读这本书的是某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只能从他的解读中获取局部的知识和带有个人意愿的解读,它是主观性的。这与我们自己去读这本书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可能完全不同(虽然两者都带有主观性,但我情愿选择后者)。

此外,我们身处于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我总感觉大家正逐渐丧失长时间阅读的能力与心态。我们相比之前更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阅读、去思考,而更喜欢不停的刷微博、朋友圈等等。我无法确定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是否与上述的信息时代有关,但我能够肯定的是,通过半小时以上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获取片刻的安宁。

最后,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读书是认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个世界的全貌也许倾其一生也只能窥探到冰山一角。读书、聆听、观察、思考等方式都会不断丰富我们的认知与见识,方式的选择没有什么好坏之分,选择读书的方式也只是尽量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趣味、多一点安静而已。

是谁告诉你体育生从来都不读书的?

图为保罗·加索尔在阅读书籍

以上这些是支持我继续读书的原因与动力,写给大家,是希望大家可以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进步、让我们共同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