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掃除道”來看我們的籃球訓練!

從“掃除道”來看我們的籃球訓練!

最近閱讀了由“日本清掃學習會”創辦人鍵山秀三郎先生所著的《掃除道》,很多內容我都深受啟發與感動。本書所講的主要內容是從我們看似平常的清掃衛生入手,作者通過打掃自己公司的廁所,逐漸感動公司的員工,再到大家一起自願打掃公司周邊的環境衛生;最後在世界範圍內成立了100多個“美好協會”。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裡,一個公司的社長每天來到公司所做的第一節事情就是打掃公司的廁所,這有點匪夷所思、不可理解。但是鍵山秀三郎先生卻堅持了40多年。期間感動了很多人、也為公司、身邊的人際關係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作者看來,打掃衛生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力量。

從作者的親身經歷來看,掃除帶來的改變有以下幾點:一、打掃衛生的過程就是磨鍊自己心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安靜自己的內心,使自己的內心平靜、安詳。二、掃除帶來感動。通過自己的勞動,使廁所、地面清潔乾淨。經過一番辛苦後,內心往往充滿了感激之情。三、掃除讓我們謙虛。放下身段,清掃廁所。此時,我們無暇顧及面子、尊嚴。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下某些東西,來直面自己的內心。

從“掃除道”來看我們的籃球訓練!

還沒看完此書,我就試著去打掃家裡的衛生間。因為自己平時對家裡的衛生做的不是很好,就別說在單位、訓練場了。所以我覺得先從家裡做起。第一次我花了2小時5分鐘來打掃家裡的廁所。也是從這一次我才真正知道了衛生間的很多邊邊角角有多麼髒,平時打掃時有多麼應付了事;也知道了在清掃的過程中,裡面的學問太多,比如清理的順序、使用工具的技巧、消毒液的計量等等。

在掃除的過程中我汗流浹背,運動量不亞於慢跑、慢速跳繩等。當我跪在地上去清理衛生間的牆壁時,我的整個身心也就真的靜了下來。此時外面嘈雜的世界與我無關、絢麗的燈光與各種誘惑我全然不知。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是快樂的、平安的。

這種體驗讓我不禁聯想到籃球訓練。無論是帶隊訓練、私人訓練還是我自己的個人訓練。在這個過程中的體驗與掃除衛生非常相似。我們會重複某些練習動作,一遍一遍的去熟悉、記憶。我們喜歡流汗的感覺,這讓我們踏實、充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心無雜念,是難得的可以專心致志地、一門心思投入到裡面的時刻。這很像《心流》那本書中所說的“巔峰體驗”。

但現在令人擔憂的是:很多隊員並不願意進行個人訓練或做一些像掃除這樣看似簡單卻孕育無窮力量的事情。很多情況是這樣的,如果打球能帶來金錢、榮譽上的回報,隊員才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去訓練。然而,單純的只為熱愛籃球、打好籃球去練習、提升自己的球員,越來越少。當我們的動機、目的性越發強烈的時候,也是我們容易忽視過程本身、籃球本身重要性的時候。

從“掃除道”來看我們的籃球訓練!

說的直白一點:像鍵山秀三郎先生這樣堅持掃除40餘年的人,他們做這件事的目的並不是因為滿足外部條件或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的出發點是直面自己內心的東西。而我覺得,我們去訓練、打球,也同樣可以持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去做這件事情。

最後可能在外部的結果來看,我們也沒有去職業球隊打球,也沒有靠打好籃球掙到錢。但當我們一個人來到球場揮汗如雨的時候,其實也是我們面對自己、審視自己的時候。如果這個過程僅僅是讓我們的內心純潔、乾淨一點,其實在我看來,這樣的堅持雖然平凡卻鑄就了偉大。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支撐我們做這件事的源動力到底來自哪裡。

我希望熱愛籃球的朋友們,即使你暫時進入不了校隊,又或者無法依靠打籃球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請你不要輕易的放棄一個人的練習,把它當做一次磨練心志的機會,把它看做一次淨化心靈的旅行。這樣的人生態度豈不是更美妙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