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除夕夜,我蹲在陝西咸陽奶奶家只有一平方米大的小桌旁,對著一臺三四十寸彩電,實時編輯著2019年央視豬年春晚的新聞推送。

奶奶就坐在我旁邊,眯著眼睛斜靠在沙發上,分不清她到底是醒著還是睡著了。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年三十寫春晚報道,卻是奶奶第一次陪著我寫。因為,她終於知道了啥是“歪非”。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過年前,相信很多人看過一部短片,叫《啥是佩奇》。片中,住在山區裡的爺爺,為了滿足孫兒想要一隻佩奇的願望,硬是把鼓風機做成了小豬佩奇,結尾感動了不少人。這次過年回家,我得到了一個奶奶版的故事,完全可以取名叫《啥是歪非》。不錯,在奶奶的口音中,Wi-Fi的發音就是“歪非”,為了鬧明白這到底是個啥,性格害羞的她費了挺大勁。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我是孫子輩裡年齡最大的一個,屁股後面跟著一串妹妹。長大後做了記者的工作,每年回家,年三十都有報道春晚的工作安排。奶奶住在一棟老樓房的一樓,平時信號就非常糟糕,哪怕是4G手機,只要坐進她家的客廳,立刻就會變成2G網。早年為了在奶奶家上網,我過年回老家,會跟我妹拿著上網卡躲在後院裡用電腦。

於是,為了完成工作,每年年三十我的行程如下:起床上墳、回奶奶家幫忙包餃子、吃年夜飯,然後趕在春晚開始前回自己家,或者去有Wi-Fi的姑姑家寫稿子。去年也是這樣,我告訴奶奶:“晚上不回來了,寫完都半夜了,姑姑家有Wi-Fi,方便點。”

就是因為這句話,奶奶記住了“歪非”。我聽老家的妹妹說,奶奶為了給我弄“歪非”,先是趁著曬太陽時,向她平均年齡80歲的老姐妹們打聽。這群老太太大多是兒女子孫不在身邊的老人家,很多人連肯德基麥當勞都沒吃過,所以,奶奶並沒打聽到“歪非”是啥。

在奶奶印象中,“歪非”跟電腦有關,可我老家這個地方沒有賣電腦的,只有修手機的。後來,她又拿著自己的老年機,假裝聽筒聽不見聲音去修理,趁機問人家啥是“歪非”。因為奶奶發音不準,修理工聽了半天也沒搞明白奶奶在說啥,臉皮薄的她也沒好意思繼續問。

再後來,有天趁著妹妹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奶奶一邊給妹妹做西紅柿雞蛋麵,一邊不經意地問她:“你哥過年說要歪非,啥是歪非啊?”妹妹一開始也沒想明白,就問奶奶是啥東西,兩個人對了半天,這才明白說的其實是Wi-Fi。

於是,在妹妹的幫助下,家裡終於裝上了Wi-Fi。今年過年一回家,奶奶就拿著電話機旁已經翻到破舊的小本子給我,笑著說:“今年咱家也能上網,有歪非了。”看著電話簿最後一頁上記著的一串密碼,我的鼻頭突然就酸了。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在互聯網發展無比迅速的今天,或許你很難想象一個連Wi-Fi都沒有的地方是什麼樣子。但我們那裡確實有許多像我奶奶一樣的老人家不知道Wi-Fi是啥,也不懂上網。

可即便如此,當子女兒孫有需求,哪怕只是不經意間提出了一個小要求,這些“落後”的老人家們,依然會想盡辦法來滿足我們。就像我奶奶,終於為我找到了“歪非”。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所以,今年年三十我的行程,變成了下面這樣:起床上墳,回奶奶家包餃子、吃年夜飯,然後和奶奶一起看春晚。

過年回家奶奶拿出一串密碼,小夥鼻頭突然就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