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內陸,也有追浪情結!一群河南人玩帆船,還拿了國際大賽冠軍

身處內陸,也有追浪情結!一群河南人玩帆船,還拿了國際大賽冠軍

如果你熱衷挑戰、熱愛自由,那麼你一定喜歡那種駕駛帆船乘風破浪無拘無束的感覺。雖然對身處中原的河南人而言,帆船是一個比較陌生、遙遠的運動,但一點兒也不妨礙一些鄭州人對它深深著迷。與海邊上千公里的距離,並不能阻礙他們揚帆起航,玩一場挑戰風力和浪追逐的遊戲,享受海天間航行的自由和靜謐。

就在剛結束的亞洲最大的國際帆船賽事2018中國盃賽上,一群河南人組成的船隊實現了三連冠,在碧海藍天中成就了一段中原人的海洋情結。

結緣

一次團建讓他們一見傾心

說起帆船,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歐洲人的大航海時代,以及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如今,帆船已經成為一項兼具競技和休閒的運動,並在中國沿海城市興起。

在2018年11月12日深圳落幕的第十二屆中國杯帆船大賽上,來自河南的雲星徽隊在巴伐利亞37統一設計組中奪冠。河南竟有一支帆船隊?默默無聞的他們竟還在中國杯帆船賽上實現了三連冠。

帽子、墨鏡、速乾衣、一張張曬得黝黑的臉龐……中國杯帆船賽期間,記者在深圳大亞灣見到了雲星徽船隊,長時間在海上搏擊風浪,給船員們留下了一身古銅色的皮膚和健碩的身材,散發著一種運動之美。

陶衝是這支船隊的船長,李佳則是領隊,他們與隊友都是地道的河南人,來自河南同一家企業。說起與帆船結緣,還要從2016年說起。“帆船是一項充滿了陽光生活態度的積極運動,可以磨鍊體力、釋放工作壓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陶衝說,初次接觸帆船,只是源於公司的一次團建。不過,在老闆的支持下,他們決定將帆船融入企業文化,玩出點名堂。

2016年,河南第一支帆船隊誕生,參加了中國杯帆船賽,最初船上只有4個河南人,還需要專業人士輔助,隨著這項兼具新鮮感和挑戰性的運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他們的船隊已經有近20人。今年船上的12名船員,只有兩名“外援”。

身處內陸,也有追浪情結!一群河南人玩帆船,還拿了國際大賽冠軍

航行行

入門並不難精通卻要一輩子

帆船運動是一項技巧性極高的運動。陶衝告訴記者,帆船一般都有發動機,但如果是比賽,開始前5分鐘必須關閉馬達,此後全程都不得開啟,要完全依靠風力。

“從零開始學習帆船看似很難,其實只要跟隨一位有經驗的教練,幾節課後,就可以承擔起船上的部分工作了。”陶衝說,深圳開設有專門的培訓班,實操訓練和理論課同時進行。在掌握船上的設備和用處、瞭解帆船行駛原理、判斷風的方向、瞭解全體船員如何協同作戰等基本技術後,就可以在船長的指導下揚帆出海了。“幾天的時間足夠讓你體驗到帆船的樂趣,但是入門後還有很多東西需在經歷中學習。初學入門很快,精通需要一輩子。”

陶衝說,根據船型的不同,每艘船需要的船員人數也不一樣,以他們參賽的巴伐利亞37組別為例,一般需要七八名或更多的船員來操作,每人的分工不同。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船長基本都承擔舵手的角色;同樣重要的還有戰術師,他負責判斷風向和風力,觀察湧浪,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路線,與舵手隨時溝通設計船行的角度;主帆手、前帆手則要做船上最費力氣的活兒,他們要配合戰術師、舵手的號令,不斷收緊、調整、控制船帆的角度。

“順風的情況下,利用球帆向正前方行駛,帆船一般都是水平的。但逆風行駛的情況下,要從側面受風,加上帆船的船底是圓的流線型,因此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傾斜,為了使船體更平衡,獲得更快的速度,就需要船員一字排開坐在船抬起的一側,利用身體的重量壓艙。”因此,船上還需要有水翼平艙工。

“帆船行駛需要各個崗位長時間磨合,舵手一動,壓艙、帆手要在瞬息之間統一行動。”為了備戰今年中國杯,從今年五一起,隊員們就開始了高強度訓練。“週一到週五在鄭州上班,週末和假期抓緊時間來深圳訓練,大家都放棄了休息。”領隊李佳說。

身處內陸,也有追浪情結!一群河南人玩帆船,還拿了國際大賽冠軍

感悟

搏擊風浪、追逐自由讓他們深深著迷

隊伍裡最引人注意的,是唯一的女隊員張玥。三年連續參賽並奪冠,張玥已經躋身中國杯在冊女船員,成了選手中的網紅女水手。第一次登船練基本功時,張玥流了不少淚。“在船上繞圈跑,找平衡。普通人第一次登上帆船就吐得七葷八素,何況在船上跑。”張玥說,為克服對大海的恐懼,他們經歷了跳海訓練,遇到大風浪,船頭激起的浪會一遍遍從身上拍過,對意志力是極大的磨鍊。

張玥的位置叫做“前帆”,根據船長選擇的舵角,她要不斷調整帆型,保證帆始終處於最佳的受風角度,為整條船的行駛提供最強動力,手上磨出泡是家常便飯。“第一年參賽時我就體會到什麼叫力不從心了,明知道我再把帆緊一點,船會跑得更快,可是體力頂不住了,特別難受。”張玥說,平時在鄭州,工作之餘就是去健身房“擼鐵”,加練力量。“身處一個全是男生的團隊裡,我們就是一個整體,個人永遠要往下放,只有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作用,不拖後腿,通過你的努力讓整個團隊獲益,才有價值。”

在海上玩帆船,這群來自河南的水手總引來懷疑的眼光。“很多人看到我們很吃驚,你們河南人還玩帆船?”在李佳看來,帆船運動競技和休閒的魅力也許更能吸引來自內陸的人。“在寬闊的海面自由航行,對人的胸懷也是一種提升,海天間的自由和靜謐,不親自體驗,是體會不到的。”李佳說,他仍在不斷積累自己的航海知識,為的就是自己環球航行的夢想。

作為船長,陶衝要在幾個小時的航行時間裡時刻專注,做出最有優勢的路線,讓船速在最佳狀態。“帆船運動對於運動員有體力要求,但不是隻拼爆發力,主要考驗運動員的綜合應變能力。”陶衝說,“聽風看水”和“人船合一”讓他對這項運動深深著迷。

身處內陸,也有追浪情結!一群河南人玩帆船,還拿了國際大賽冠軍

展望

鄭州何時才能“揚帆起航 ”?

經歷12年的發展後,中國杯帆船賽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參賽船隊最多的大帆船賽事。而作為這項賽事的創始人之一,張廷輝是來自河南的第一代帆船人。

1997年,從老家南陽來到深圳尋夢的張廷輝,機緣巧合下進入中國首傢俬人遊艇會做了職業水手,正趕上香港皇家遊艇會向國家體育總局贈送大帆船,就成為第一個學習大帆船的河南人。

他從一個一無所知的門外漢,迅速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2005年他曾與6名夥伴一起,用6個月駕駛雙體帆船穿越歐亞非三大洲26個國家和地區,達1.1萬海里,完成了中國民間首次帆船洲際遠航,創辦中國杯的想法也由此誕生。

張廷輝覺得,河南人的吃苦耐勞,跟苦中作樂的帆船運動特別配。把印象中只屬於沿海的帆船運動“搬”回老家,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中國太缺乏海洋知識和文化了,大海不是隻有鯊魚和颶風,還有帆船這些海上運動,詮釋著積極、自由的生活方式,世界上只要有比賽的地方都可以駕船到達,沒有超齡、超重種種限制,應該推廣給更多的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