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90%的人不一樣,才可能獲得超額收益

炒股,看雪球就夠了

每晚雪球菌給您離真相更近的剖析

股市的長期回報是10,如果你做到15,做到20,那麼,長期下來就非常可觀了。這篇文章,討論下怎樣從10變為15的思路。

10萬的資金,20年後,百分5的差距,盈利相差了220萬。

和90%的人不一样,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一、價值股還是成長股,其實不重要

有些人喜歡大盤股,有些人喜歡小盤股;有些人喜歡價值股,有些人喜歡成長股;有些人喜歡本國的股票,有些人喜歡國外的。長期來說,無論選擇什麼,其實總體來說,相差並不大。

和90%的人不一样,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以美國股市為例:1937—1968年間明顯是贏家。價值型股票上的投資只相當於在成長型股票上等量初始投資的62%;價值型股票從1976年開始有明顯復甦,幾乎正好補償了之前的所有損失。從1980年開始,成長型股票的表現勝過價值型股票,從1997年開始,價值型股票又重新佔據了優勢。當我們把60年來所有這些週期性的波動都連接起來,在價值型股票中的最終投資大約是成長型股票的9/10。在整個60年間,總的複合回報率是:成長型,11.7%;價值型,11.5%,僅有微小的差別。這正好是一個平局,也是均值回覆的另一明證。

下面的圖很多,不一一解釋,記住四個字:均值迴歸。

美國股市和其他國家股市長期回報對比:

和90%的人不一样,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小盤股和大盤股長期對比:

和90%的人不一样,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低價股和高價股對比:

和90%的人不一样,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二、超市常識和投資的智慧

正常情況,一家公司幾個月的時間裡,變化很少。但股價來說,漲跌百分20-30再正常不過。去超市,大家都喜歡促銷;但股市,大家都喜歡漲價的產品。

我喜歡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多人猶豫、糾結、害怕、不看好的時候,進場買入。作為長期關注公司基本面的投資者,等的就是促銷的時刻買入。我也相信趨勢的力量,一家公司,處於上行期,企業蒸蒸日上,在正確的戰略上大步前行,這就是好的趨勢。這個時候,最好的是股價背離價值,這樣,就有便宜貨。基本面不變,股價越低越有價值,大家都看好一家公司,你就要學會找個低點買入。

為了買到便宜貨,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總結了一些另類的投資技巧:

1、公司名字聽起來枯燥乏味,甚至聽起來很可笑則更好;

2、公司業務枯燥乏味;

3、公司業務令人厭惡;

4、公司業務讓人感到有些壓抑;

5、機構沒有持股,分析師不追蹤;

6、公司被謠言包圍:據傳與有毒垃圾或黑手黨有關;

7、公司處於一個零增長行業中。

這些原則,其實就是告訴你一個道理:便宜是王道!

三、股市無小利

很多人看不起股市的小利。但熟悉複利表的人,卻知道股市裡,每年差百分5,意味著天一樣的差距,每年百分15,20年16倍,而百分20,20年38倍;10萬的資金,20年後,百分5的差距,盈利相差了220萬。(再看一遍這張圖)

股市裡的小利其實很多:比如搖新股,有搖和沒有搖,每年差百分10(資金量剛好);比如早期的封基,相對沒有折價的開基,每年收益也差百分10(持有到期);比如AH股的差價(每年也有機會差個百分10)。其實還有一些,比如少交易。巴菲特說,每一次摩擦摩擦,都會和魔鬼一樣影響你的最終收益。

總之,要想投資收益比別人更高。最有效的辦法有兩個,第一,是積累各種撿便宜貨的小技巧。第二,是你確定了一家公司的價值後,在低迷的時候大膽買入。

不逆勢,怎麼能長期收益逆天。

和百分90的人不一樣,這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