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全線下滑:貨基跌至2.88%

普益標準昨日發佈的《晉升財富管理收益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1月份,各大主流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全部下降。

數據顯示,2019年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30%(剔除結構性產品、淨值型產品及外幣產品),較2018年12月份下滑4BP;信託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約為8.73%,環比下降1BP;貨幣基金產品收益在經歷2018年末衝高行情後,在2019年1月份份大幅回落,收益率環比回落55BP至2.88%,回調至3%以下;當月份,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30%,環比下跌3BP。

各大理財收益全線下滑

從2019年1月份各類市場產品發行及運行概況來看,銀行理財方面,415家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了10478款理財產品,與2018年12月份相比,發行銀行數量增加1家,產品數量增加了1462款。從具體產品發行量來看,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9444款;開放式預期收益型44款;淨值型產品811款;外幣產品179款。

信託理財方面,今年1月份,61家信託公司共發行1426款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機構較2018年12月份減少1家,發行產品數量環比減少141款。從產品期限上看,信託平均期限為19.96個月,環比縮短0.54個月。當月份集合信託的投資領域包含證券市場、房地產、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等較多維度,未發生實質變化。

貨幣基金方面,1月份貨幣基金產品數量整體平穩,114家機構共計存續747款產品。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經歷2018年末的衝高行情後,當月份貨幣基金產品7日折算年收益率回落,環比回落55BP至2.88%,直逼去年收益最低點。

網貸平臺方面,截至2019年1月份,網貸平臺的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016家,較2018年12月份減少17家。從平均期限來看,1月份網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為15.50個月,環比拉長0.25個月,同比拉長了4.88個月。1月份行業平均借款期限持續走高,達到新的峰點。

仍需關注風險事件

從各理財產品風險點來看,經歷了2018年的監管政策頻發時期,進入2019年,嚴監管信號持續釋放,對於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整治依然在緊鑼密鼓的開展中。2019年1月份,多家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因理財產品之間未能實現相分離、理財投資非標資產未嚴格比照自營貸款管理、理財產品管理不合規、違規為本行理財產品提供融資、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證券公司或用於理財投資等問題受到銀保監會處罰。《資管新規》頒佈近10個月份,商業銀行淨值化轉型逐步進入陣痛期,銀行機構需加快轉型節奏,嚴格依照監管要求轉型,儘快實現銀行理財的合規化、規範化、標準化運行。

信託理財方面,2019年1月份,多家信託公司因信息披露、反洗錢內控、金融統計、違規融資等不規範行為受罰。信託公司罰沒整改仍在繼續,1月份監管處罰主要集中在對行業業務違規與管理不當方面。從資金投向維度分析,1月投資於房地產、金融機構、工商領域的信託產品收益率略有上升,投資於基礎設施、證券市場的產品收益率略有下降。

貨幣基金方面,2019年1月份貨幣基金方面無明顯風險事件爆出,行業受前期衝規模影響,整體資金成本上升。跨過年末時點,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大幅回調,1月份平均收益下降55BP,在經歷短期衝高行情後,再次回調至3%以下,逼近2018年行業底部區間。

值得關注的事,2019年1月份P2P行業延續爆雷潮,單月新增12家問題平臺,其中提現困難1家,經偵介入1家,延期兌付3家,網站關閉7家。2018年被重提的備案制,如今尚無具體定論,P2P行業經歷粗放經營、集中暴雷等問題,考慮到風險傳導效應及行業監管依然待進一步完善,行業整體風險依然較高,普益標準報告建議投資者投資前進行充分調研、審慎投資,避免投資虧損。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