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你,

可能已經失去了

不懈探究事理真相的熱情。

但是,

他們才剛剛開始,

而且這種能力

將會決定他們一生。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自兒童,卻在成年之後對他們如此陌生,以至於當我們手忙腳亂的初為人父母時,突然發現面對他們,我們竟然如此無知。

大年初四帶孩子看《流浪地球》。

回來之後,這個小傢伙的腦袋瓜就沒有閒過,他問我了一大堆的問題,我大概梳理了一下,有以下幾類——

關於太陽的:為什麼太陽的燃料會用完?它是怎麼用完的?它用完了之後會怎樣?太陽的溫度特別高嗎?地球如果靠近太陽會怎樣?太陽裡面是什麼樣的?我們怎樣才能進到太陽裡面去?這些是真的嗎?……?

關於地球的:地球上的溫度為什麼會降低?行星發動機是什麼?這是真的嗎?火石是什麼?地球脫離了軌道會怎樣?地球靠近了木星會怎樣?為什麼靠近木星會有地震?地球要到哪裡去?為什麼地球上會一直下雪?如果沒有了地球,我們怎麼辦?……?

關於木星的:木星裡面有什麼?木星上有風暴嗎?木星上的風暴是怎麼形成的?木星上的風暴會把人吸進去嗎?吸進去會怎樣?木星為什麼是哪個顏色?為什麼地球靠近木星會被吸過去?我們能到木星上去嗎?木星為什麼是氣體組成的?……?

關於空間站和宇宙的:空間站可以住人?它可以住多少人?為什麼空間站要旋轉?它是怎麼上太空的?空間站裡的東西吃不完嗎?那些人怎麼回到地球?什麼是洛希極限?為什麼會有引力?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麼掉不下去?……?

……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直到現在,這個小傢伙還沒有放棄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而且每天還會問我一些新的問題。

暫且先不說如何引導孩子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想到這樣一個事實——

這些問題都源自孩子的小腦袋瓜,源自他們的好奇、思考和探索。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沒有好奇之心,人類恐怕現在還棲居樹梢,日復一日地像其它動物一樣“打發”著時光。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正是因為孩子生來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並且擁有驚人的思考與探索的能力,所以人類文明才有了開端,嬰兒才會飛快地成長。

這一切都是意識活動的結果,儘管現在的科學還無法解釋意識的由來和運作機制,但是從胎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意識就已經開始在他們精神世界深耕細作,四處播種。

對嬰兒來說,這種意識的啟蒙離不開他們依靠自己的“視聽觸味嗅”對周圍世界的探索,離不開合適的教養環境與方式對他們的啟發和影響

不僅如此,嬰幼兒對周圍世界探索的範圍和內容,也直接影響著他們大腦自我建構的廣度與深度。

上個世紀,發生在印度的“狼孩”事件恰恰說明—— 在嬰幼兒時期痛失好奇、探索和思考的機會,以及缺失適當的教養環境,對一個人造成的損失是無法逆轉的。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嬰幼兒是天生的思想家和探索者,這是他們在自己精神世界開疆拓土的天性使然。

與孩子們這一天性相對,成年人對他們成長的干預大多隻有兩種方式——

要麼,順應天性;要麼,違背天性。

當孩子們受到好奇心的驅使,自發地為探索和思考這個世界做出準備和不懈努力之時,我們因為無法感知、認識和理解他們的行為,總是慢待他們的所思所想,那無異於在藐視和摧殘他們那渴望雨露的精神世界。

這種無知的代價至少是在扼殺孩子的未來,剝奪孩子未來發展的N種可能性。

寶寶都是哲學家,卻被大多數爹媽給荒廢了

在兒童的精神世界播撒好奇的種子,鼓勵他們的探索與思考,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他們的人格、愛好、學習、素養、思想、……、建樹等等的發端,均源自與此。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那又為何會說兒童都是天生的哲學家呢?

事實上,哲學——意味著對事理真相窮追不捨的探索與思考

也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已經習慣於放棄這樣一種生活的態度,所以難以瞭解孩子,難以認識自己,難以分辨世界,總是會被不假思索的觀點所綁架。

兒童時期與生俱來的這一特質,在大多數成年人身上已經蕩然無存,或是被大多數成年人不屑一顧,所以,他們的精神世界也就此停止了自我更新和成長。

但與之相反,在嬰幼兒還無法表達時,哲學的種子就已經開始在他們的精神世界生根發芽,破土而出。

他們對事理真相窮追不捨的好奇、探索和思考,是他們精神世界飛速成長的源泉。

所以,毫無疑問,孩子們都是天生的哲學家,這是兒童精神世界內在的需要和成長的動力

只是,我們對孩子的認知和想象力太有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