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賣油翁》中最後一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小編不知道大家對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瞭解有多少,但小編相信大家一定讀過歐陽修的很多文章。歐陽修的《賣油翁》一文的名氣很大,大部分人都熟悉這篇文章,這一篇文章也被收錄教科書,當做古代典型文言文被學生們學習。但同版本的教科書都不約而同的把文章的最後一句去掉了,雖然這樣做使文章的韻味大打折扣,但並不是平白無故這樣做的,這其中也有不得已的原因。

《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賣油翁》的最後一句的意思是說這件事所說的道理與莊子所謂的庖丁解牛與輪扁斫輪有什麼區別?下面小編就通過講述這三者的內容給您講解刪去《賣油翁》最後一句的原因。

《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賣油翁》講述的是一個善於射箭的能人在射箭場射箭,一個賣油的老翁在旁邊笑咪咪地瞧著他。在他百發百中之後,周邊的人都歡呼雀躍,只有賣油老翁還是像以前一樣笑眯眯的看著他。他一時疑惑就問老翁:你能射箭嗎?老翁說:我不能射箭,但是我倒油的本領是和你一樣的。於是老翁拿出了一個葫蘆,並將一枚銅錢在葫蘆口上,拿出裝滿的油勺緩緩地向葫蘆中倒去,並且沒有半滴油沾到錢幣上。賣油翁接著說:我沒有別的本事,只是倒油的手法熟練罷了。所以說賣油翁的故事是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再說說庖丁解牛,這個說的是一個廚師向梁惠王講述宰牛的技巧並講述道理的故事。莊子想通過這個典故告訴大家,不管再艱難,再複雜多變的事物,只要擁有不懈的耐心去摸索他的事實規律,再不斷的練習就一定能成為這方面的能手。庖丁解牛之中也有熟能生巧的意義,但是它更大的道理在於成為一個專家要需要摸清這件事物的規律。

《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最後一個輪扁斫輪,這個講述的是手藝人輪扁勸誡齊桓公少讀詩書多親身體驗民情的故事。這是莊子虛構的一個故事,但旨在告訴大家一個道理,那就是實踐出真知。故事裡輪扁不斷練習自己的手藝也有熟能生巧的意義。

《賣油翁》中最後這句話為何被教科書刪除,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韻味

經過對比,想必您已經知道了。這三個故事雖然都有熟能生巧的意思,但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之中的熟能生巧,只是淺面的意思。庖丁解牛想說的深刻道理是摸清事物的規律,輪扁斫輪著重說的是實踐出真知。所以說三者本就沒有質的相同點,歐陽修把這三個結合在一起,是想讓讀者更加深刻地瞭解到《賣油翁》所表現出來的道理。

所以說教科書刪除原文最後一句的原因大概是所闡述的道理有不同之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