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人”真累!

做一個“好人”真累!

1

做一個“好人”真累!

一次聚會上,朋友A吐槽,“有個同學經常向我借錢,每次都很著急,雖然也會還,但總是不按承諾按時歸還,而是一拖再拖,剛還沒多久就再次借。我特別煩他這種行為,但就是抹不開面子拒絕,每次都下定決心沒有下次了,但真等他開口,心裡默默罵著還是把錢給他轉過去了。”

朋友B接著說,“前幾天,我正坐在電腦前寫文件,領導突然讓我去給他買茶葉,指定的茶葉店,指定的品牌,一共花了2000,我乖乖買了回來,特地開了發票,領導說你去財務部報銷,我像個傻子一樣去了財務部,這種項目怎麼可能報銷?後來我又找領導問詢,領導一臉淡定說他再問問財務部,然後就沒然後了。你們說我這乾的是啥事兒?”

朋友C說,“我有個小學同學,二十多年沒見面,不知道從哪兒要到我的手機號,有一天,突然給我打電話讓我去某某酒店見面,我也沒多想就趕去,結果一看原來是類似直銷的培訓課,我實在不好意思走,就尷尬的坐了一下午。後來,他每次來西安就找我聽課,我簡直不堪其擾。”

我反省自己何嘗不是這樣?

有些話是因為臉皮薄說不出口,有些事是因為太顧及對方感受做不出。

在戀愛裡,我們最怕對方說的有一句話就是,“你是個好人...”這簡直像一種高級嘲諷。

既然,我是個好人,你為何不選擇我?

那麼,好人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

2

做一個“好人”真累!

想起了那個經典故事:每天,你帶兩個蘋果,因為關係好你總會分給小王一個,時間久了,他就認為這個蘋果是他應得的,有一天,你把蘋果分給了小李,小王很生氣。

他因此跟你斷交。

他忘記了,這本就是你的蘋果,你想給誰是你的權利。

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叫“迎合型人格”。

在《不懂拒絕的老好人》一書中,作者稱之“取悅症”。

有些人被我們稱為“老好人”。

他們總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對家人無微不至、對朋友有求必應,始終在爭取每個人的認可,努力讓每個人都滿意,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傷害也無法對別人說"不"。

與人為善並沒有錯,但如果想盡力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滿意,甚至不斷以自己不情願的方式來取悅別人,就不能認為自己僅僅只是個熱衷於讓別人開心、為別人做事的好人了。

這樣的"好"實質上是對拒絕、衝突、批評、憤怒等消極情感的深深畏懼,也許你盡力避免拒絕他人引起敵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而友善無私的背後通常是恐懼失敗、充滿自卑、時常自我責備、對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無力抉擇、疲於追求完美、感覺被孤立、被利用的憤怒和焦慮等。

3

做一個“好人”真累!

為什麼"好人"活得這麼累?

電影《 芳華 》裡面的男主角劉峰,他就是所有人眼中的“老好人”。

因為他是“老好人”所以髒活累活他都理所當然的多幹,他雖然被表彰被稱讚,但同時,他也被看成了一個不應該有七情六慾的聖人,所有人忘記了他也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子,他也會喜歡漂亮的姑娘,也會有正常的衝動,所以,他向林丁丁表白時,情不自禁的抱了一下她。

隨後,他被誣陷成流氓,被處分,被下放,被開除出文工團,幾乎所有人和他劃清界限,那是全片最殘酷的一幕。

一個擁抱讓他萬劫不復。

“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這句話是我在全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劉峰這樣一個好人最終換來的卻是除何小萍外的集體背叛。

《芳華》懷舊美好的畫面背後,展現出來的,是無奈、醜陋和血淋淋的現實。

你要明白,不懂感恩的人;能一次次開口給你添麻煩的人;不懂分寸的人,就不值得你委屈自己,為之不斷付出

其實,不當"好人"也沒關係,不當"好人",仍然會有人喜歡你,不當"好人",一樣可以贏得尊重,最重要的是,不當"好人",才能獲得內心的平和、圓滿與幸福。

當你學會拒絕別人,學會有選擇的善良,學會有原則底線的處事,他們反而會尊重你,有時候,“無情”一點沒有錯。

想起王小波說,人活在世界上有兩大義務,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慣別人的臭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