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有一說一,這裡有一光影

在《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至今,立即引起了影迷朋友的關注,有讚賞,也不乏為數眾多的口誅筆伐,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新鮮的。

對比貓眼評分和豆瓣評分:

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其中貓眼評分僅僅為3.0,而豆瓣評分卻達到了兩倍之多6.8。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就不得不說這兩個APP的主要用戶,貓眼電影,是一個購票平臺,面向的用戶使用主流大眾,俗話說眾口難調,所以一般對文藝不感興趣的觀眾去就是看的一臉蒙圈,而在這之前,必然會對這部電影有過了解,誠然,這是一部文藝片,但是通過營銷的手段說的雲裡霧裡去獲取一些對此並不感冒的觀眾,反噬也是必然的。豆瓣的主要用戶是文藝青年,追求的非主流的敘事方式以及意境的畫面,這都是很意識流的內容,所以造成了這種差異。

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這部電影值不值得去看

很多影迷朋友都很難定義這部片是不是爛片,值不值得去看,如果你是要看劇情的話,就別去了,不如在家吃著爆米花看一場驚險刺激的爆米花電影,如果你是文藝青年,我推薦還是去看看吧,無論是這部片的鏡頭還是調色都是非同凡響。

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這是一部講似乎夢的電影,而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這部電影所營造的氛圍,恰到好處,每個鏡頭都是一種意識的流露,我很難認同這是一種炫技的說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詩,有的人喜歡讀詩有的人不喜歡,覺得這都是晦澀難懂的東西,然而你並不能去定義這首詩的好壞,同樣也不能說這部電影是爛片,可以去批判這種不成熟的營銷方式,而不要去扼殺一部極具創造性的思想。

解析《地球最後的夜晚》出現的口碑上的反差以及是否值得去看

這裡有一光影,謝謝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