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個人觀點,改編版不如原版。

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與閃光點。

最關鍵的是,在這個元旦檔,本片被《斷片》、《雲南蟲谷》一左一右夾著,怎麼顯得那麼玉樹臨風出類拔萃?

果然所謂的“好”,都是同行給襯的。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意大利原版劇照

是否看過意大利版的《完美陌生人》,決定了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不僅是本土化改造。跟原版比,《來電狂想》全面降低了諷刺的力度與黑暗程度,大幅度地向娛樂轉向。

故事基本架構仍在,一些主要的衝突點與情緒點保留,更搞笑,更煽情,更直白,也更通俗。

嚴肅性與深刻性難免被犧牲,最後自然不及原版來得震撼。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意大利原版劇照

電影劇情其實很簡單。

7個好友聚餐,有人提議大家玩一個遊戲:所有人公開手機,分享收到的每通電話、每一條短信和微信。

最後引發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鬧劇。

電影從兩個層面構築了自己的底線。

一是劇本。

原版“完美陌生人”豆瓣評分高達8.6,被多個國家購買改編。

已經完成的除了中國版,還有西班牙版、希臘版、墨西哥版、土耳其版、法國版和韓國版,籌備中的有德國版、俄羅斯版和美國版。

劇本用輕喜劇做外殼,嵌套了一個異常黑暗的故事。

氣定神閒地描寫掩蓋於平常生活之下的驚濤駭浪。對人性的拷問幾乎到了讓人冷汗直流、坐立難安的地步。

這個揭示人性黑暗面的故事,可以超越幾乎所有的文化和語言,放置在任何當代社會環境下,都會非常精彩。

只要保留精髓,便必然好看。

二是演員。

這是個在封閉環境、有限時間裡講述的故事。

整個故事由一場輕鬆的聚會開啟,然後情緒層層疊加,線索不斷釋放,危機逐漸浮現,氣氛急轉直下,直到矛盾全面爆發。

環環相扣,又一氣呵成。

一切嚴重依賴演員的表演。

電影使用了很多長鏡頭、跟拍鏡頭、環繞鏡頭,就是為了保持延續感。

如果表演稍有懈怠,電影所營造的氣氛就會被打破,難以讓觀眾信服。

而觀眾一旦跳出敘事語境,便很難再與角色產生共情。

電影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可以說,整部電影的成敗,都牽繫於7個主要演員。

演員選得真好。7個人裡,至少有6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他們是:

笑點擔當以及最賣力的喬杉;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喬杉飾演吳小江

突破了刻板印象且完全沒有介入喜劇演出的馬麗;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馬麗飾演韓笑

角色標籤化但演出了層次感與豐富性的佟大為;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佟大為飾演賈迪

情感張力極強且細節充實的霍思燕;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霍思燕飾演李楠

以及受到了限制但在全片中發揮著穩定器作用的田雨和代樂樂;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田雨、代樂樂飾演男女主人

可以說除了奚夢瑤,每個人都演得很好。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奚夢瑤飾演嬌嬌

奚夢瑤我光看腿了,美就完事兒。

好的劇本,搭上好的演員。

還有水準不俗的攝影、美術、剪輯與配樂。

就算想變爛,都不容易。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但從改編的角度講,對比原版,又有很多遺憾。

最大的秘密被改動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同性戀“的部分是不可能被複述的,如何以另一個對等且不損失衝擊力的劇情來替換?

電影選擇的是“強姦“,WTF?

這真的不太明智,且帶出了幾個問題:

第一,剛剛遭受男性侵害的女性,卻在幫自己的男性朋友瞞騙妻子;

第二,真相的揭示,顯得之前那些引發觀眾鬨笑的情節特別血淋淋和殘忍;

第三,車禍收爛人的俗套處理顯得非常偷懶。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另一個改得比較厲害的就是主人夫婦。

原版中,男主人是整型醫師,女主人是心理醫生。

男主人去看心理醫生,沒告訴妻子;妻子準備隆胸,找的也不是自己丈夫。

兩口子看似和睦,其實早已貌合神離。

所以在《來電狂響》中,女主人無比突兀的“隆胸“,其實是很精巧的設計。

但改編版裡,男主人變成了高校老師,看心理醫生的部分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掩蓋的離婚。

離婚又不說原因,只是作為一個前提。

兩人等於是在一個預設環境中演繹矛盾,衝突的基礎沒有完全落地,對比其他人物,就顯得有些空洞。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另一個被削弱的,是主人家女兒相關的情節。

女兒夜宿男友家是一條被隱藏的故事線。

原版中父親與女兒有幾段發人深省且非常感人的對話。

改編版中弱化了很多,完全被淹沒在其它路人角色的劇情中,簡單地變成了“做什麼爸爸都支持你“。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因為是一個準閤家歡結局,原版中特別有衝擊力的幾段都被改動。

霍思燕角色玩的脫內褲遊戲,在原版中女人當著所有人的面撩開了裙子。

渣男沒有勇敢地要當孩子的爸爸,只是眼睜睜看女友離去,無動於衷。

最讓人震驚的一幕無跡可尋,女主人沒有離婚,而她在與佟大為對應的渣男角色偷情。

改編版都沒有。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取而代之的,是加入了大量環境之外的人物,也就是電話那端的角色。

改編版有一個處理非常高明,我覺得比原版更好。

就是這些路人角色開始看起來像是與主線故事完全無關的,但隨著劇情推進,觀眾才意識到,每個人,都與7個主角發生著聯繫,參與著整個故事。

有種逐漸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感覺。

同時,這些段落調整了節奏,巧妙地把整部電影分成了幾幕。

演繹了一種“眾生皆苦”的悲天憫人式的抒情。

儘管,這種煽情顯得有點刻意和濫情。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原版結尾的神來之筆也蕩然無存。

《來電狂響》的處理是,問題都解決了,生活會翻頁,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很溫情,很中國市場。

佟大為義無反顧衝向混混們的鏡頭,簡直就是偶像劇的拍法了。

改編版也有小反轉,但生怕觀眾看不懂,直截了當告訴你,一切只是編劇口中的故事。

唯有最後主角們望向鏡頭那意味深長的目光,穿透第四道牆,把問題拋向了觀眾。

你有秘密麼?你敢不敢亮出自己的手機?

一部擺放在跨年檔的喜劇電影,能發問至此,也算是難得深刻了。

如此優秀,都是同行爛片襯托得好

最後,我能拍著胸脯驕傲地回答,我的手機密碼常年公開,從不鎖屏,大方磊落。

醜人就是這麼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