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拳法師傅口傳心授,選徒嚴格有7不傳

拳諺雲:碧波描藝觀魚遊,魚在水中善穿逐,搖頭好似龍擺尾,擺尾又如鳳回頭,浮沉翻覆輕靈巧,左右開弓精氣足,要學魚門精巧藝,說的我國就是南拳之一的魚門拳。魚門拳是湖北地方拳種之一,據傳,在明朝末年,有6位年輕人都喜歡武術,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有一天他們無意中發現有一漁人在撒網捕魚,拉網時魚剛一露出水面就翻轉蹦跳,水中穿逐跳躍,漁人避重就輕巧妙用力和魚周旋,6人受此啟發,經常來觀看漁人捕魚及水中游魚的形態和姿態並不斷揣摩、練習共同創出一套拳法,稱為魚門六家藝,後人又稱魚門拳。清末,陳光周到武漢傳授魚門拳,將魚門拳發揚光大。

這種拳法師傅口傳心授,選徒嚴格有7不傳


魚門拳在練習時內外兼修,重點是手法、身法和步法的練習,要求要腳踩八卦步,手扣七星,身法靈活快速,上、中、下分三關,三尖一條線。發勁時講求松、合、衝,通過身體5個部位攻擊對方,即頭、肩、肘、臀、膝、形似游魚疾穿,一擊即回。總體特點是:拳勢柔和平穩,無甚起伏;轉折靈巧,柔中寓剛,活如車輪,輕如貓行,龍身虎步,雞眼猴形,腿法少,穿纏手法多。此拳講究松腰坐胯,氣沉丹田,急緩和諧,剛柔相濟,輕沉自然,連綿不斷。

這種拳法師傅口傳心授,選徒嚴格有7不傳


在實戰技擊中,魚門拳和太極拳有相似之處,既有避重就輕化解對方力量的卸力方法,又有靈活迅捷的技法。在實戰中,魚門拳以意領氣,以氣摧力,強調神形相隨,內外合一要手、眼、身、法、步協調一致,注重實戰技擊中的實用性。

這種拳法師傅口傳心授,選徒嚴格有7不傳


魚門拳由於實戰技擊性強,故對收徒的要求特別嚴格,而且師傅對徒弟都是口傳心授,言傳身教,記在心中,沒有拳譜。這7種人不收為徒,不傳武藝:

1、人品不端者不傳

2、不忠不孝者不傳

3、無慈悲之心者不傳

4、無武德者不傳

5、持強凌弱者不傳

6、爭強鬥狠者不傳

7、欺師滅祖者不傳。

魚門拳由於親不外傳,加之收徒保守嚴格,會此拳法的人不多。2015年,魚門拳入選武漢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