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流浪地球》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化、霍爾果斯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郭帆導演工作室出品,北京文化和郭帆導演工作室聯合承製。 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即將面臨滅亡。面對絕境,人類拒絕坐以待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一宏大的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 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他能否成功呢?

“中國式”科幻片

中國人是不是永遠都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片?

劉慈欣,中國最暢銷的科幻小說作家,中國唯一的“雨果獎”得主,中國科幻最後的救星,同時也是中國最無奈的小說作家。無奈在哪?無奈他生在了中國。

劉慈欣作品改編的前世今生裡,《三體》改編電影經歷一波三折,最終胎死腹中的過程。一個小說家,經歷瞭如此折磨,我相信大劉對於電影改編已經有了心理陰影。如果他生在美國,也許作品早就被搬上了銀幕。

毋怪大劉的粉絲們對於改編他的作品,只有三句話:

不要讓中國人拍!

不要讓中國人拍!

不要讓中國人拍!!

所以說回開頭,在儒家文化中長大的中國人,是不是天生就不能拍科幻片呢?有人就不信這個邪。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不信邪的人叫郭帆,是即將上映的新片《流浪地球》的導演,而《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的另一部短篇小說。在《三體》改編失敗的大環境下,郭帆依然選擇去拍劉慈欣的作品,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冒險,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迎難而上”了,這是“視死如歸”。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在近日上海電影節舉辦的“微博電影之夜——新浪潮論壇導演有話說系列”上,著名影評人週黎明面對郭帆導演第一句話就是:

“如果你們成功了,中國的電影裡面從此就有了科幻片這一類型,如果你們失敗了,我估計若干年就沒有人再敢碰硬科幻了。”所以《流浪地球》不單是一部電影,它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次探險。

《流浪地球》的故事設定很簡單:科學家預測太陽即將爆炸,人類必須逃離太陽系。人類選擇的方法是帶上地球一起飛向遠方尋找新的家園。

小說故事中的“鉤子”,是人們經歷了地球航行所帶來的自然災難後,開始質疑整個“流浪計劃”本身,由此帶來了猜疑,矛盾和殺戮,充滿了人性深度。而其中的感情,是所有人對於故土的眷戀。換句話說,《流浪地球》可大可小,聰明的電影人可以選擇一個細節入手,切開整個故事。

所以,整部電影的著力點可能並不在展現“流浪計劃”本身,而是一群人的冒險故事——人類一往無前的冒險精神和勇氣,可能才是這部電影想要表現的。在宏大悲愴的背景下,這樣著眼於細節的改編,才是電影創作者應該做的。

中國科幻電影的罩門,是電影的工業化不成熟。

科幻電影是特效最為密集,對電影工業化要求最高的一個片種。在上影節的“電影工業化之路”論壇上,郭帆導演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現在還在騎自行車,好萊塢早就開上了車。工業化是必經之路。”

《流浪地球》的主創團隊,是一群勇敢的人。這不光是因為他們敢於挑戰“科幻片”這個禁忌的題材,更因為他們願意竭盡全力去把這部電影拍好。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和郭帆一樣,吳京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曾經對媒體說過:“我為什麼支持郭帆?是因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那個曾經像傻X一樣堅持著的人。”坐擁中國單片最高票房寶座,他可以選擇的電影題材是無限的,但他偏偏選了《流浪地球》,來一起為中國科幻電影冒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在今年4月27日舉辦的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上,吳京曾當著所有影視圈大佬的面力挺《流浪地球》,他說:“中國需要有自己的科幻電影,這部《流浪地球》,成了是英雄,輸了是烈士!”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據悉,針對中國電影領域在科學設定和世界觀構建方面相對薄弱的問題,團隊聘請了中科院四位科學顧問,解決劇情中關於物理和天體的有關問題。團隊更是歷時15個月,精心設計和繪製了近3000張概念設計圖和8000多張分鏡,置景延展面積100000平方米。正是這樣的工作態度打動了吳京,讓他敢於嘗試這個在中國電影中前所未有的新類型。 目前,電影《流浪地球》的拍攝工作已近尾聲。之前郭帆導演透露,《流浪地球》一邊拍攝的同時,也一邊進行著後期製作,因此在特效鏡頭上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一點也不比演員的現場表現要少。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吳京出演《流浪地球》,能否打破中國式“假科幻”的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