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與淨利背道而馳 光大永明人壽背靠大樹難“乘涼”

有著近17年曆史的“銀行系”壽險公司——光大永明人壽,正經歷著轉型陣痛。

連續兩季度虧損

2月19日,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光大永明人壽”)發佈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光大永明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5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66%,最新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A。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報告,光大永明人壽在2018年第四季度虧損631.6萬元,前一季度虧損600.2萬元,虧損額加劇。而該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淨利潤分別為49.6萬元、1248.8萬元。按照2018年各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光大永明人壽2018年全年僅實現微盈利,淨利潤共計66.6萬元(未經審計)。

营收与净利背道而驰 光大永明人寿背靠大树难“乘凉”

(資料來源:光大永明人壽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光大永明人壽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稱,2018年公司淨利潤相比上年度增長了1402.07萬元。在他們看來,資產與負債業務合併報表更能客觀反映公司整體經營情況。“與資產管理公司合併報表看,全公司2017年度淨利2067.78萬元,2018年度預計將增長40%以上,具體數據以年報為準。”

對於2018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虧損的原因,該相關人士解釋說,“主要是由於市場變化導致公司權益類投資收益出現浮動所致。”

“2018年整個壽險業都在承壓,中小壽險公司更加明顯。加上去年投資形勢不理想,導致整體投資收益率下滑,這也是很多保險公司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所在。”上海某資深保險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營收增長淨利反降

光大永明人壽自2002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十年虧損後,終於在2013年開始盈利,並已經連續6年實現盈利。只不過,其淨利潤一直呈現下降趨勢。

《國際金融報》記者查閱光大永明人壽年報發現,2015年至2017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3.26億元、1.23億元、0.21億元。其中,2016年同比降幅達62.27%,2017年同比降幅則達87.74%。到2018年,淨利潤再次下降至66.6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6.8%。

與逐年下降的淨利潤相反,光大永明人壽的營業收入卻一路上揚。

年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光大永明人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67.72億元、82.87億元。其中,2016年同比上漲20.91%,2017年同比上漲22.37%。

同時,光大永明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也實現了同步增長,從2015年的31.2億元,到2016年的50.7億元,再到2017年末,其保險業務收入已達到70.81億元。

根據2018年償付能力報告數據,光大永明人壽2018年全年保險業務收入共計103.43億元,同比增長46%。

中國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保險統計數據顯示,光大永明人壽2018全年原保費收入為103.44億元,同比增長46.1%,在91家壽險公司中排名32,相比2017年提升了6個名次。

“前幾年,公司營業收入和保險業務收入增長,主要依賴於母公司中國光大集團,且大多是短期理財型的產品,費用高、價值低,渠道賺錢,公司虧錢,做得越多虧越多。”上述保險業資深人士分析稱。

盈利能力下降

某保險中介機構高層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衡量一家壽險公司的盈利能力,關鍵看三個指標:運營成本、保單質量(主要為13個月繼續率)和資金運用能力(主要為投資收益率)。

先來看運營成本方面,年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光大永明人壽營業支出分別為52.04億元、66.1億元、82.42億元,連年攀升,2016年和2017年同比漲幅分別為26.83%、24.69%。顯然,營業支出漲幅超過營業收入增幅。

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也在同步增長。年報顯示,2015至2017年,光大永明人壽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分別為2億元、4.24億元、6.56億元,2016年和2017年同比漲幅分別為112%、54%。

再來看保單質量,2016年年報顯示,除了電銷渠道13個月繼續率僅60%左右,個險、銀保、經代渠道繼續率均在80%以上。其中,2016年個險和經代渠道13個月繼續率小幅下降,銀保和電商渠道較2015年有所提升。到了2017年,公司稱其13個月繼續率銀保渠道大幅上升,經代、個險、電銷渠道基本持平。

儘管光大永明人壽的13個月繼續率在不斷提升,但其退保金額卻仍大幅增長。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退保金為15.48億元,相比2016年的3.69億元,同比增長約320%。退保金的增加,也直接加大了公司營業支出的增長。

同時,光大永明人壽的投資收益也在連續下跌,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分別為19.29億元、13.65億元、9.73億元,2016年和2017年的同比降幅分別為29.24%、28.72%。

不過,上述光大永明人壽相關人士表示,對今年盈利水平很有信心。“2019年公司將從加強投資業務管理、推動期繳業務規模繼續提升、加強成本費用控制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保險業務依賴母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光大永明人壽成立於2002年4月,由中國光大集團和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聯合組建,註冊資金為54億元。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光大永明人壽股東包括中國光大集團(50%)、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24.99%)、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2.505%)和鞍山鋼鐵集團公司(12.505%),成為中國光大集團控股的國有保險企業。

中國光大集團作為橫跨金融與實業、海內與海外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團,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租賃、投資和環保、文旅、醫藥等行業。

背靠中國光大集團,光大永明人壽擁有天然的資源優勢,保費收入也有了強大後盾。根據2017年年報,光大永明人壽規模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產品中,有4款都來自銀保渠道。

此外,光大永明人壽關聯交易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光大永明人壽與中國光大集團發生保險業務和保險代理業務的關聯交易累計金額分別為18.11億元、29.8億元、31.94億元,分別佔當年保險業務收入的35.7%、42.1%、30.9%。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