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發聲練習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基礎的發聲練習——氣泡音。氣泡音是一個用來驗證你聲音有沒有放鬆,閉合好不好(用氣泡的顆粒感去判斷髮聲好不好)的練習,是比你的低音還要低的聲音,是一種輕微的低頻振動。

氣泡音的作用大體上有三個:

1、按摩、放鬆聲帶,在你發對的氣泡音的狀態下,無論是完整一段,還是一節一節的發都可以慢慢放鬆你當前緊張的聲帶;

2、緩慢提升聲帶能力,這個見效很慢,但是隻要你的氣泡音是發對了發穩定了,確實體會到聲音掛靠在聲帶上了,氣泡音就能確實緩慢的提升我們的聲帶閉合力;

3、判斷聲帶閉合好不好,當前的氣泡音的清晰程度可以用於判斷你的聲帶閉合如何,你的發聲對不對,假如你的氣泡音是很擠的很模糊的,那麼你需要調整自己的聲音。

唱歌的發聲練習

氣泡音是一種充分放鬆喉頭後的一種發聲,學習它可以體會聲音掛在聲帶上的感覺。早上,我們懶散地平躺在床上,做打哈欠狀,從高到低發“啊”這個音,當發音到最低音區時,就會聽到聲音如一串氣泡冒出來。隨著氣息的調節,氣泡可大可小,可稀疏可密集,有點象青蛙的鳴叫,又象摩托車的引擎聲。這就是“氣泡音”。看似簡單,但對聲音卻有很神奇的作用。

那麼也順便說練習方法(應該說我的教學方法)

分成四步:

第一步發出氣泡,第二步大氣泡穩定,第三步大氣泡變小氣泡穩定,第四步氣泡音連成聲音

第一步是發出氣泡,其實很多人確實沒有發出合格的氣泡,一定要時刻注意聽自己的氣泡音是不是對的。

這一步的學習目標是放鬆外部肌肉,如果外部肌肉還在擠,那麼你很難放鬆,還在用說話的那種發聲方法來發氣泡音,聲音就會很模糊,因為按聲樂的閉合標準,說話這樣的發聲是錯的。

這一步的學習要求只是讓你發出一節一節短暫的粗糙的氣泡音就好,沒有特別細緻的控制要求,畢竟這只是第一步。

唱歌的發聲練習

方法有三種,1、找聲帶弱機能的狀態,2、低位置咬字起音帶氣泡音,3、打哈欠

1、找聲帶弱機能的狀態

我可以在臨睡前或者剛睡醒的時候找感覺,這樣發氣泡是最舒服的,那麼何謂聲帶弱機能?我們身體進入深睡眠再醒來的狀態是最接近這個弱機能的狀態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嗓子跟著身體一起甦醒,會覺得發高音比較困難,甚至發中音也會有一些吃力(嗓子好的人就沒啥感覺),這個時候發低音會覺得比較得心應手,這是一種使不上勁的放鬆的狀態,相對接近這個狀態的時候是夜晚快要睡著的時候,這個看個人的作息,反正很困很困不想說話的時候就對了,還有一個狀態是我們長時間說話以後,聲音還沒有到十分嘶啞的狀態,略微有些沙啞但是還可以說幾句,這是聲帶有些疲勞的狀態,這個時候發氣泡音也會比較簡單。

2、低位置咬字起音帶氣泡音

這句話有點拗口,我們拆開來說,起音帶氣泡音,就是我們隨便起一個無論什麼聲音都好,然後降調,一直降低音調直到發出氣泡音,這就是起音帶氣泡音,原則上(也就是理想狀態下)無論是什麼樣的音節,只要閉合好,最終都能順利地變成氣泡音,如果不能就是你的肌肉擠壓了,閉合不順暢了。而有一些字音是相對有利於找到低位置,訓練低位置的。比方說ou這個音,或者我們還可以拆分開,用o或者u來練習,總之位置是低的,聲音是低的,不要往上提。

用百科說的那個用開口音啊然後降調到底,就會從連續的聲音變成了低頻振動,也就是氣泡音,這個原理是我們自己把發聲位置降低了

這裡有個誤區就是單純的低頻振動就是氣泡了,其實你還是沒放鬆,沒有清晰的清脆的顆粒感

發一個連續的啊,和像是烏鴉叫(或者咒怨伽椰子的)的那種短音啊是不一樣的

反正要記住,大的氣泡,毛躁的氣泡,有清晰甚至清脆顆粒感的氣泡音,這種聲音就代表你開始放鬆聲帶來發聲了,代表你把外部肌肉放鬆了

3、打哈欠 打哈欠是一個綜合的動作,這個姿勢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喉嚨其實也是所謂的開內口,本質上是開咽腔,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初學者還是別考究太多了= =先記住,如果前面兩個辦法都實在不能讓你發出正確的氣泡音,再來挑戰這個打哈欠,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平常打哈欠的動作,因為一般人打哈欠的動作是錯的,喉結沒完全下去,舌位也沒有跟著下降,聲音也不一定往後靠了,甚至很多人打哈欠是沒有聲音的······

沒錯,這就說明了我們這個打哈欠的發聲練習的綜合性,複雜性,舌位隨著喉位一起下降,甚至一直下降到底,這個動作本身就要練習很久,因為能降下去多少看你的肌肉力量控制,急不來,然後要跟著一起發聲,去體會何謂聲帶閉合很好的聲音,初學者不要輕易嘗試。

這一步是從無到有的第一個門檻希望大家務必練好。

唱歌的發聲練習

第二步,把第一步發出來的大氣泡穩定,都是練得沒什麼好說的,平常自己多做調整

或者去模仿老師的聲音,每一步過不去就返回上一步再練穩定了再說

每一步的變化也代表自己的基本的聲音控制能力的提升。

唱歌的發聲練習

第二步大氣泡穩定的學習目標是初步的(輕微的穩定的氣息)帶上氣泡音發聲 這一步的學習要求是四秒到八秒左右的穩定的氣泡音

唱歌的發聲練習

第三步把第二步的大氣泡控制變小,然後把小氣泡變得穩定,如果第一第二步能做好,那麼表示你的聲音控制能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個時候你應該更知道應該怎麼去調整,讓氣泡變小了。這個小氣泡的控制比較難,需要提高位置,更多的氣息跟隨,請自己慢慢地去調整感受

這裡多說一句,大氣泡其實就是我們發低位置的感覺,小氣泡是高位置的氣泡音

唱歌的發聲練習

第四步把小氣泡變得更小,無限地小就連成聲音了,這樣的聲音便是閉合良好的聲音

至於怎麼變小原理就同上,因為你從第二到第三步練出來的聲音控制能力又進步了

所以才能學到這裡。更多的更穩定的氣息,更細緻的閉合,直到能夠做到一點閉合住的動作為止就好了。

這是本人教學體系裡發聲部分的基礎練習,三步:發聲,呼吸,氣息支持。

發聲是氣泡音練習,嚴謹地說是以氣泡音的發聲練習作為工具學會如何正確發聲,如何讓聲帶正確閉合,呼吸是腹式呼吸,用腹式呼吸作為工具學會唱歌所需要的穩定均勻持續有利的氣息支持,氣息支持是二者結合起來的練習。

音調的差別實際上就是振動頻率的大小(雖然不是均分的),直觀表現在氣泡上,相對的關係就是看氣泡音的大小,大氣泡表示低頻振動,是低音的感覺當然就要用低位置去發,範圍在口腔到喉腔,胸腔這幾個位置,相對高音(高位置的)感覺就是小氣泡,範圍大概是鼻咽腔到口腔。

這個讓氣泡變大變小的控制能力就是我們控制聲音的高低變化的基礎能力,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還有很多人欠缺這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