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即將來臨的未來

2020, Space X早已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艙,享受太空旅行的樂趣不再是科學家和富翁的專利。

2040, 地球的狀況日趨惡化,資源以幾何級的指數下跌。由於人類過度消耗地球資源而對其造成了極難恢復的傷痕,所以我們需要給於它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這個星球復原;而太空地球軌道居所能在這段恢復的時間裡發揮極大的作用。

2060, 聯合國提出發展地球再生計劃,從而將地球的人口全部遷徙到太空地球軌道居所。

2118, 現在。人類已成功把宜居的生活環境遷移到太空。

▼通過再生艙,人類得以把宜居的生活環境遷移到太空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再生艙:能源生成和效率

名為O的再生艙包含了四個靈活和可擴展的生活空間:休憩,娛樂,餐飲和工作。

再生艙的球體形態不僅令它在低耗能方面有利,同時可任意方向自轉。期間會產生離心力重塑地心引力, 同時內部的自給農場為再生艙供應日常生活和運輸所需要的能量。

▼再生艙軸測分解圖,包含了休憩、娛樂、餐飲和工作等四個靈活且可擴展的生活空間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再生艙:自給自足和可持續性

艙內所有的材質,無論是餐具還是容器,即便是包裝和服裝都會分類回收到粒子粉碎機。收集到的破碎顆粒會重新回收到專門的3D打印機,從而根據使用對象而再生出新的工具或物件。

生物廢棄物會通過脫氧的方法處理成化肥,然後應用在太空艙的農場裡。農場會自動調整光照,合理的促進農作物的生長速度。

▼從再生艙的農場裡向外看,生物廢棄物經過處理被應用在太空艙的農場裡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再生艙:進與出

轉乘站圍繞於地球軌道形成一個自然的環狀。這個狀態方便大量的再生艙在勘探和收集太空資源以及密切監測地球的復原進度的項目上作為中轉站。

▼轉乘站圍繞於地球軌道形成一個自然的環狀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2118年,由於嚴重的汙染,世界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已經撤離,再生艙採用了最新的經緯線太空地球軌道旅行技術,允許我們在太空和地球之間自由來往:在太空中享用早餐,在沙漠上空盤旋進行午餐會議,在北極享受下午茶時光等以前從未實現過的想象不再只停留於構想。在這裡想象力是唯一限制你生活中無限可能性的因素。

▼生活在再生艙中,在太空中享用早餐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即使地球還沒有完全復原,但人類的撤離使它有了充足的空間和時間去調整生態系統並開始恢復的過程,我們與地球的關係也會從此改變。

▼人類乘坐再生艙撤離地球,給予地球充足的空間和時間去調整和恢復生態系統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隨著地球開始恢復,可流動單元太空艙O能自由進出相關地球區域,並作為運輸艙運送關鍵資源用到地球的相關區域幫助自然資源的恢復。

▼可流動單元太空艙O能作為運輸艙運送關鍵資源自由進出相關地球區域,幫助恢復自然資源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某些領域和問題的解決方法過於繁重,無法通過自然過程恢復,我們可通過這些交通工具去人工干預,主要處理某些汙染物並密切關注其他生物的狀況。

▼太空艙可以作為交通工具,幫助人們人工干預自然恢復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在離開地球等待它復甦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忘還在記地球上的人類文化歷史遺產。許多地方都因這個遷移計劃而都得到保護。我們與地球的關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地球此時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博物館,公園和目的地。

▼太空艙的出現重塑了人類與地球的關係,地球此時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博物館、公園和目的

未來百年後地球生活的大膽設想,REVIVING2118再生艙

建築師|Architects:WAY Studio

設計團隊|Design Team:鄭濤|Zheng Tao,黎紫翎|Fernie Lai,洪勤哲|Alan Hung,王亦鳴|Mark Wang ,李旭東|Li Xud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