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由於沒有確鑿無疑的證據,有學者認為,關於夏朝、大禹以及那場大洪水是否真實存在仍存在爭議。8月5日(美國時間8月4日)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篇報道中,南京師範大學的吳慶龍研究員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團隊將為華夏曆史“口說無憑”的源頭帶來舉足輕重的事實依據。

8月3日,北京科技報記者參與了由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及《科學》雜誌主持的新聞發佈電話會議,獲悉了這項新穎的研究。會上,許多國際媒體向本文第一作者吳慶龍博士及參與工作的國際科研團隊踴躍提問,表現出對本研究及夏文化的極大興趣。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世界各國的神話傳說、史詩和宗教故事中關於遠古洪水的記載十分普遍,比如《聖經》中有“諾亞方舟”、印第安傳說中有“雷鳥與食人鯨”……我們的版本,是華夏首次團結的故事。春秋時期的儒教經典《書經》中,通過大禹馴服“大洪水”的故事,歌頌了一把上古聖賢: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後9年不成被處死,禹接過治水的重擔,並用疏浚的策略帶領華夏人民在隨後的13年中努力戰勝了“天災”,他本人也因此不世奇功被九州推為共主,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多數人大概都會覺得,史書中三皇五帝之前那段的故事的確有點過於玄乎了。但既然孔聖人、司馬遷都把夏朝說得跟真的一樣,那夏朝八成是存在的吧?雖然眼下尚且缺點考古證據,反正遲早會挖出來的吧?

關於夏朝、大禹其人,還有那場大洪水是否真實存在,孔子之後的近兩千年裡國人曾經堅信不疑。但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相關爭議出現了。有學者認為,“三皇五帝”乃至夏朝不過是民間傳說歪打正著進了史書,或者儒教出於政治目的杜撰出來供庶民景仰的一段烏托邦故事罷了。雖然後來在河南偃師發掘出的早青銅器時代“二里頭文化”在時間與空間上與古籍中的夏朝有所重合,但確鑿無疑的證據始終沒有出現。

在今天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篇報道中,南京師範大學的吳慶龍研究員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團隊將為華夏曆史“口說無憑”的源頭帶來舉足輕重的事實依據。他們模擬重建了在青藏高原邊界發現的一處遠古滑坡壩遺址,並證明了因滑坡壩形成的堰塞湖崩潰時,瞬間傾瀉而出的洪水足以造成黃河下游的改道和綿延的洪災事件。巧合的是,這次潰堤與中原地帶大規模的文化轉型事件在時間上十分貼合,似乎與“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不謀而合,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史籍、考古證據之外的,另一種形式的佐證。

位於青海省循化縣境內的積石峽,是黃河上游最重要的峽谷之一,全長約23公里、深度達1000米,地勢十分險峻。積石峽區域在古代曾發生過一次山體崩塌,滑落的土石攔住了黃河,形成了一處堰塞湖。根據現在殘存的壩體,作者計算出當時的滑坡壩縱深1.3公里、高於古黃河河道185~210米(深度堪比三峽)。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由於上游的特殊盆地地勢,這道滑坡壩可將黃河水攔住6~9個月,並形成蓄水12~17立方千米的巨型堰塞湖。在對殘壩上游的勘探過程中,地質學家發現了大範圍的、堆積厚度達30米的堰塞湖特質沉積物(DLS),證實了上游地帶曾經存在過如此規模的堰塞湖。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通過對滑坡崩積壩的模擬重建,科學家認為堰塞湖最終會沒過壩頂,並迅速形成潰壩洪水。他們在積石峽的下游找到了證據:以大量前寒武系綠片岩、紫褐色白堊系沉積岩的碎片為特徵的潰壩洪水沉積物(OFS),這些本屬於積石峽地區的岩石,被湍急的洪水帶到了遠至25公里外的官亭盆地,沉積在高於水面7~50米的河灘上。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據作者推測,潰壩將導致堰塞湖水位急劇下降110~135米,在24小時之內釋放出的洪水量高達11.3~16立方千米——他們甚至在積石峽口的洪水沉積物中發現了直徑2米的巨石。洪水過後上游的循化盆地最終會留下一個殘湖,在隨後的1000年內被新的沉積物填滿。隨後,他們對從潰堤上下游的沉積物中找到的炭化木樣本進行了碳14元素加速器質譜測定(AMS),證明了下游的潰堤沉積物與上游的堰塞湖沉積物年代十分相近,很可能就是同一場洪水造成。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巧合的是,洪水直接衝擊的官亭盆地範圍內有一處屬於早期齊家文化、被稱為“東方龐貝”的喇家遺址。2005年,《自然》還報道在遺址中發現了現存最古老的麵條(小米制)。

喇家遺址被證實毀於一場地震。作者發現,喇家遺址的廢墟之上也有積石峽潰堤帶來的洪水沉積物,證明洪水曾經在地震之後淹沒此處。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更巧的是,他們發現在喇家遺址地震形成的黃土裂隙中,只存在典型的洪水沉積物,而沒有季節性雨水帶來的、更加細密的沉積物。這暗示著潰堤洪水是在地震發生之後的一年之內到來的(否則雨水先到);同時,這場地震既然發生在洪水前的一年之內,也很可能正是形成積石峽滑坡崩積壩的元兇。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喇家遺址的災難,卻給科學家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由於證明了地震與洪水在一年之內接連發生,他們通過給喇家遺址內崩塌房屋中的若干孩童遺骨進行碳14斷代檢測,非常精確地將洪水發生的時間窗口縮小到了公元前1922±28年。

這場洪水會給黃河下游地區帶來怎樣的災難,作者仍不能斷言。他們通過經驗公式,計算出潰壩造成的洪峰流速約是積石峽地區平均流量的500倍,達到約40萬立方米/秒。這種規模的洪水已經可以在地球全新世時期(公元前9700年至今)最大洪水的榜單上赫然有名了。經過與近代類似的潰堤洪水進行比較,作者認為積石峽洪水靠著它11~16立方千米的總量,可以輕易地橫掃下游2000公里,並突破途經的各種天然屏障,給中原地區的每一個原始文明帶去空前的災難。

公元前1922年的這場洪災,不僅在規模和影響範圍上達到了史書中描寫的“九州閼塞,四瀆壅閉”;同時也暗合了現存文字記錄都只說洪水、不提狂風暴雨的可疑現象。此前對洞穴沉積物的檢測表明,距今8000~500年前亞洲的夏季季風處於逐漸減弱的狀態;對黃河下游土地與湖泊的勘測也表明,該地區涼爽、乾燥的氣候正是始於公元前2000年。因此,如果史書中“大洪水”果真存在的話,單純的降雨也會力不從心。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此前的考古學研究證明,黃河下游曾在約公元前2000年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向北改道。作者認為,積石峽潰堤洪水很可能造成下游發生天然堤侵蝕、支流河口沉積等現象,導致下游黃河主幹道變得不穩定——於是在新的幹道形成之前,傳說中的“連年洪災”是可能的。這樣的天災將成為下游地區農耕文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難以磨滅的共同記憶,並在千家萬戶口口相傳十個世紀之後由後人書寫到正統信史中。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即便夏朝存在的確鑿證據雖然尚未現世,但關於它始於何年、沒於何月的討論早已熱鬧了很久。古籍記載的夏始於公元前2200年;上世紀末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則通過星相學等巧妙手段,提出了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的時間框架,但目前仍有爭議;而本研究證明的史前大洪水,則暗示著一種新的夏初時間點:公元前1900年左右。這比之前的兩種理論晚了2~3個世紀,卻與考古學記錄中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早期的大規模轉型時間符合、與黃河中游夏文明範圍內的“二里頭文化”在時間上更加貼近。作者認為,這大概不是簡單的巧合。

《科學》報道:中國發現夏朝存在關鍵證據,大禹治水不再口說無憑

所以,發現這樣一場史前洪水,究竟是讓夏朝的源頭露出了冰山一角、還是讓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雖然地質學、考古學與歷史學的證據都非常巧合地暗示著同一件事,但是要證明二里頭文化確實是夏文明的代表、二里頭遺址確實是一座曾經輝煌的夏都,恐怕我們還是需要更加直接的考古證據。

不過,無論有沒有夏朝、有沒有夏禹,在這場毀滅性洪水的衝擊下,黃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卻都結結實實向前邁進了一步——我們應該欣喜,這並不是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