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頻成社會熱點 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成員提建言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電 近年幼兒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中國幼教行業頻成社會熱點。《人民政協報》13日報道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專題調研組赴山東、雲南兩省調研情況,及參與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從緩解幼兒園教師供給不足問題、保障幼教師資培養質量、提高待遇留住良師等方面提出的建言。

據介紹,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加強幼教師資培養”專題調研組1月中旬前往山東、雲南兩省幼兒師範學校、幼教機構,與省市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幼兒園園長、師生、家長代表等百餘人座談交流。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幼兒教師需求激增。調研組瞭解到,其中,山東省2016年二孩出生人數80萬,居全國第一位,今年起進入入園高峰期,2021年將達到峰值。另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有4600萬在園幼兒,220多萬幼兒教師。目前缺教師71萬、保育員76萬。據預測,2020年到達入園年齡的幼兒將增加431萬,缺少29萬老師、14萬保育員。兩部分缺口共計190萬人。

如何補缺口、讓每一個孩子“有人教”?根據調研瞭解的實際情況,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朱之文提出,應合理擴大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支持具備辦學條件的本、專科高等院校增設學前教育專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建議,加大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的實習力度,本、專科學生在接受兩年學校教育後,可以進園見習或實習。

暴力事件頻發之下,如何提高幼兒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說,師資短缺背後,是幼兒教師薪資待遇偏低、職業環境差、工作壓力大、社會地位較低和職業認知偏差等問題,許多幼兒教師准入資質不達標,後續專業發展和培訓不足。教師隊伍良莠不齊,職業認同度越發降低,形成一種不良循環。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政府教育總督學潘惠麗建議,將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納入各級教師培訓整體規劃。

長期以來幼兒教師工作的專業性沒有得到社會尊重與認同,應如何提高待遇、讓好教師“留得住”?胡衛認為,必須保障幼兒教師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身份和地位,擁有同等的工資待遇,享受各種津貼、晉升和獎勵等權利。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建議,應創新投入方式,鼓勵地方採取政府購買崗位等方式,實現編內編外教師同工同酬。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建議,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建立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撥付制度、專項補助等政府購買服務的長效機制。

《人民政協報》同日刊發的《用法律之傘為“幼有所育”護航》一文介紹,參加此次專題調研的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對學前教育法的立法有所期待,希望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這部法律出臺後,各界可用法律來保障幼兒教師和孩子們的權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