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北山(9)

生命中的北山(9)

從山頂的主幹道分路前往長壽岔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些山巔之上的廟。這種飛簷翹角的仿古建築在路邊的山上看到了不少,眼前的景象,油然令人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裡的句子: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在今天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地球村裡的榆中北山也不再孤寂。廟堂再高,國家有關北山的異地搬遷精準扶貧政策,也會像陽光一樣普照鄉村;互聯網聯進北山每一個家庭,江湖再遠,人們的家國情懷,每一天、每一刻都會通過網絡,傳遍這個世界。

來北山之前就已經聽過不少長壽岔的故事。首先是地名,哈峴鄉仁和村長壽岔,一個藏在大山深處的仁厚和美小村,多麼美好的指向。仁者愛人,和美康健,又怎能不長壽呢!其二是長壽岔全是魏姓,祖上就是居住什字川堡的金城魏氏,屬川四房十一世秉彝公一支。九世祖守官公從東灘復居什川,康熙三年十世祖光國公置買長壽岔,光國公生一子秉彝,從什川河口到長壽岔……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背後,又藏著一段多麼驚人的歷史。

轉過一條山道,就見路邊上,一棵大樹站立路邊,橫空一道樹枝彷彿一個巨大的手臂,指引著方向,老魏說,長壽岔到了。

生命中的北山(9)

我們將車停在路邊,站在崖坎之上,俯瞰長壽岔,只見這是一個不大的山村,一片錯落的房舍依偎在大山樑下平緩的山坡上,寧靜,祥和。經年櫛風沐雨的房子,幾乎和山成了一樣的顏色,透著時光的韻,泛著歲月的光;場院的草垛上和陰面的山窪裡,沒有消融的雪銀光閃閃,為長壽岔添上一抹神秘的色彩……

我端詳這深山小村與北山隨處可見的小村,似乎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只是到處生長著翁鬱的樹木,妝點著山溝屋舍,儘管是冬日,也帶給人一縷清秀之氣。

我們走下山坡來到村裡,街上安靜得出奇。場院邊的崖畔上,將要落山的陽光,還在留戀北山的黃土高坡,長壽岔的毛驢已經聽見了車和人的喧譁,專注的在牆頭凝望。老魏喊了兩聲,等了片刻,就從一個小土院裡走出兩個人來。一位是笑嗬嗬的中年男子,另一個是從外地回到家鄉的青年後生,他們陪著我們,來到了長壽岔的靈魂所在地——魏祠。

生命中的北山(9)

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居然能建成這樣一個精緻的魏祠,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它就像是北山長壽岔人的心性,彰顯著其人生的信念。這是一個新修的家祠,一色的青磚青瓦的格調,大門飛簷翹角,雕樑畫棟,氣勢不凡。牆上有二十四孝圖,讓人聯想到古人的氣節。魏祠裡面的大殿上供奉的是關公的坐像。側面則是金城魏氏先祖魏貴、魏坤、魏乾和曾躬耕長壽岔的秉彝公的畫像。旁邊,有非常詳細的先祖在長壽岔奮鬥的歷史介紹。

關公忠肝義膽,是民間崇拜的“武聖”,在長壽岔,古人對關公的崇敬最後變成大殿中威嚴的塑像,流傳至今。而魏貴的子孫們,在北山這片黃土深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身立命,為人處世,不就一直在踐行著“忠義”二字嘛。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姓築祠者不再少數。家祠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祠堂所保留的多維文化空間,承載著一個地方文化發展的脈絡,記錄著一個家族的發展史。雖然祠堂不可避免的帶有封建文化的烙印,但是作為人們祭祀先賢的一個所在,和書院等一樣,它也是一個民俗博物館,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遠方的遊子回到故鄉,歸來時,不正是從家祠中聽見了歷史的迴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