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徐向前夫人黃傑的生前逝後

揭秘:徐向前夫人黃傑的生前逝後

黃傑

徐向前元帥夫人黃傑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

我第一次見到她和徐向前元帥,是在半個多世紀之前。那時候,我們的人民共和國剛剛誕生不久,我還是八一小學的學生。

一次,同班同學徐小巖的父母來學校看他。聽說這位家長是叫做“元帥”的“大官”。然而,徐向前夫婦完全是以普通學生家長的身份走進寬闊幽靜的校園。徐元帥穿一身樸素的便裝,身材清瘦,皮膚蒼白,嗓音微顫,文雅謙和,慈祥可親,很像是個教書的先生。黃阿姨——大約很多年後,我才從報刊上得知徐帥夫人名叫黃傑——就更為普通,不顯山不露水,借用作家諶容對這類女性的描述:平靜得像一滴水。

徐小巖是筆者童年和少年時同窗多年的好友。 我們的談論中,自然常常涉及小巖頗具傳奇經歷的父親徐向前和母親黃傑。後來,在小學、中學、軍校、大學幾次翻來覆去地學習中國革命史,筆者更特別留意到徐帥戲劇般的起落人生。黃傑既和許多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傳奇經歷,又在後來和徐帥一起從戰爭的烽火中走過,一起從那動亂年代的風風雨雨中走過。她的很多故事由於鮮為人知,因而更為感人至深。一位位過來人的講述,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和畫面……

原來, 黃傑是1909年11月16日出生在湖北省江陵縣郝穴鎮的。她早年受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反抗封建禮教壓迫,走上革命道路,成為黃埔軍校學員。1928年春天,18歲的黃傑受中國共產黨的派遣,來到湖北省松滋縣擔任了第一任縣委書記。她先是在向上學校發展黨的組織,繼而女扮男裝,到九嶺崗、金雞山一帶秘密從事發動群眾的工作。九嶺崗、金雞山的溝溝坎坎,都留下了黃傑赤誠而厚重的腳印。不久,松滋人民在黃傑和中共縣委領導下,發動了聲震湘鄂邊界的九嶺崗起義,打響了當地向反動勢力宣戰的第一槍。後來, 黃傑又到位於上海的中共中央軍委,擔任周恩來、劉伯承、曾中生等的交通員,在白色恐怖的地下鬥爭中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此後,無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黃傑都為革命作出了突出貢獻。1946年,她和徐向前因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滄桑歲月。新中國成立後,黃傑為新中國的紡織工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6月18日,她不幸病故,臨終前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故鄉的長江水中。

對革命先輩,後人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2009年11月16日,湖北省紀念黃傑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其家鄉荊州市隆重舉行,與會者從不同角度緬懷了黃傑的事蹟。一件件生動的故事,一句句發自肺腑的感言,在人們心中產生了共鳴。

黃傑和徐帥之子、總裝備部科技委副主任徐小巖中將說,荊州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上個世紀的今天,母親黃傑出生在這裡,在大革命失敗的緊要關頭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與父親和無數革命先烈一起,為了中國革命勝利奉獻了一生。晚年母親對故鄉魂牽夢縈,特別囑咐把她的骨灰灑在自己投身革命的地方。現在荊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久前在這裡出現的大學生從滾滾長江水中奮勇救人的群體,充分體現了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祝願荊州的明天越來越好。徐小巖還向荊州捐贈了黃傑紀念畫冊,荊州市委書記應代明、市長王祥喜向徐小巖授予了黃傑荊州名人館榮譽證書。

隨後,與會人員參觀了荊州名人館紀念黃傑誕辰100週年專題展、鐵牛磯黃傑撒骨灰處、江陵縣黃傑故居、郝穴小學。

次日,與會人員又來到松滋市。這裡,向上學校嘉賓雲集,街河市鎮安詳寧靜,九嶺崗和金雞山莊嚴肅穆……大家一起參觀了原向上學校舊址、甘泉井、學校發展陳列室,在九嶺崗高聳的紀念碑前向革命先烈默哀、銘志。

返回北京前,徐小巖對筆者說,在母親誕辰100週年之際回到家鄉,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心願,一定要學習和秉承母親的革命精神,把她老人家開創的崇高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