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大家好,我是九妹。

這次回來,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身邊的90後單身的越來越多。

他們普遍都有一個特徵,渴望著愛情,卻又一直單身不肯開始。

一過年,最大的90後都已經29歲了,在父母看來,這年齡真是不小了,得趕緊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娃了。

可是呢,崇尚自由的90後又不願意將就,這可真是一個難題。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年輕人的幸福,到底該怎麼把握在自己手裡?

01前段時間,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吳昕,當一談到情感問題的時候,忍不住在鏡頭前痛哭。

跟很多人一樣,吳昕依舊渴望愛情,但是35歲還單身的原因,只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為什麼沒有遇到,不是工作太忙,而是太宅了。

在娛樂圈中,吳昕是出了名的宅,只要沒有工作,能宅在家裡幾天都不出門,只是玩拼圖泡腳桶就能樂呵一整天。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因為不喜歡社交,吳昕的圈子不大,朋友都是認識很多年的人了,根本就不可能擦出火花。

不僅僅是吳昕,在我們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感情經歷單純,一直都渴望著愛情,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等到自己的真愛。

等啊等,等啊等,等啊等……

從15歲等到了26歲,同齡人都結婚生娃了,那個人都還沒出現。正如幾米的所說,“我遇見了所有的不平凡,卻沒有遇見平凡的你。”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這種單身被網友稱作是“自殺式單身”,一方面渴望愛情,一方面又不為愛情做任何努力,對待愛情的態度只有一個那就是“等”,等完美的時機、等完美的人、等完美的開始、等完美的告白……

可結果往往是,在不知期限的等待中,白白荒廢了時間,尋找的範圍也日益變小,好不容易看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結果人家要麼看不上,要麼早就有對象了。

現在,看似是一個戀愛自由的時代,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正在用“自殺式單身”毀掉自己,毀掉一切幸福的可能,最後,還是擺脫不了父輩們的老路,為了結婚而結婚。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02/既然都單身了,去相親吧!/

閨蜜西西是典型的“自殺式單身“,一面渴望著愛情,一面又拒男生於千里之外,不管跟任何男生,始終保持著特別特別特別禮貌的距離,一句多餘交流的話都沒有。

所以,都快到了晚婚的年齡,西西卻還沒有談過戀愛呢,用她的話說,就是“別說初吻了,就連初手都還在。”

雖然,西西一直想脫單,但又很抗拒認識男孩子,有時別人給她介紹,她都不聽對方什麼情況就直接拒絕了。

西西覺得這太有損自尊了,簡直就是把她當打折促銷的商品來賣,而且真正幸福的愛情,應該是充滿偶然的,比如,在圖書館裡的不期而遇;比如,在街角的咖啡店抬頭時的四目相對……總之,肯定不是通過相親這種刻意的方式來開始的。

有時,西西也著急,半夜還發朋友圈說,“出現的人不喜歡,喜歡的人不出現。”

西西不明白,找個合適的人怎麼就這麼難?

難嗎?確實難!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但把難度提高的,不是別人,而是西西自己。

因為西西認識的男生太少了,從那麼有限的群體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男人,簡直太難了。好伴侶不是從天而降的,你在上班的路上,就能被砸中。

其實,對於一個“自殺式單身”來說,前幾年的經驗已經證明了,你們實在沒辦法出門去找對象

所以,我還是勸你們趕緊去相親吧!

不要把把相親太妖魔化了,一旦聽到“相親”二字,就連頭髮絲都開始反感了。

相親是一個很快捷有效的方式,相親不是說非要跟對方怎麼樣,而是一個增加認識異性的渠道。哪怕不合適,那也未必不能成為朋友,他的好哥們未必不會適合你。

別說這樣做目的性太強,但絕對比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瞎等要來得快一些。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03沒有對比的戀人

/有可能會傷了你/

性格內向、不太喜歡社交,小楊身邊的異性並不多,能擦出火花的就幾乎沒有了。

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她認識了小朱,兩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但是,小楊身邊的人都不怎麼看好小朱,父母覺得小朱油嘴滑舌、不靠譜;朋友覺得小朱不是善茬,只是在騙小楊。

即使這樣,小楊還是死活要嫁給小朱,結果沒想到,這給自己埋下了禍根。

在婚沒多久,小朱就是想著法地控制小楊不說,甚至到最後,兩人發生口角後,小朱直接把小楊殺了,把她的屍體凍在陽臺冰櫃裡整整3個月。

曾有人做實驗發現,如果想要在人海中找到真愛,80%的人都需要嘗試與37個異性接觸、瞭解後才能找到。

如果你想一下就找到對的那個人,那我還是勸你去買彩票吧,中獎的幾率絕對會更大一些。

在婚戀中,最可怕的不是晚婚晚育,而是沒有選擇,相親就是一個給你增加選擇的機會。

只要介紹人靠譜,通過他的觀察篩選後,相親對象都不會差到哪裡去的,這絕對比你在什麼各種APP上認識的男人要靠譜的多。

很多人買個500塊錢的化妝品都要精挑細選,貨比三家,反而在擇偶上變得隨意了不少,只是任由自己隨著性子來。

結果,到最後因為年齡等因素,沒有抵得住外界的壓力,連對方的不足都沒有看清楚,最後就急匆匆結婚了。

在婚戀上,選擇越多的人,越能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以後獲得幸福的可能性也更大。

一個成熟、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不會因為偏見,就把自己逼上沒得選的地步。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04哪有那麼多奇葩

/不過是你反感相親/

曾經,同學給我吐槽過她的相親對象,說對方特別木訥、不會說話、情商低、沒見過世面……

總之就是,要多奇葩就有多奇葩。

可是,神奇的事情是,兩人經過一年多的接觸,同學竟然說,對方是她見過最風趣幽默的人。

現在,兩個人都已經結婚三年了,每次一說到婚後生活,她都一臉幸福,說結婚很好玩,每一天都很好玩。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在網上搜一搜,幾乎所有人都會吐槽,自己遇到的相親對象有多奇葩。

真得是相親對象奇葩嗎?、

在心理學上,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召集了一群參與者,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分別讓他們看一些形容詞,讓他們判斷具有這些特質的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一組,他們看到的形容詞都是:聰明的、勤奮的、衝動的、挑剔的、固執的、善妒的;

第二組,他們看到的形容詞都是:善妒的、固執的、挑剔的、衝動的、聰明的、勤奮的;

兩個沒有什麼差別的形容詞,只是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從理論上來說,兩組人給出的評價應該差不多,結果並非如此。

第一組人覺得,這個人更加的積極和正面;第二組人覺得,這個人不怎麼樣,是個奇葩。

這個現象,被稱作是首因效應,就是指人們總是會根據第一印象就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即使日後有了深入瞭解,也很難有所改觀。

之所以,大家總覺得相親奇葩多,一方面是因為對方給自己的第一印象不好,從此就帶著偏見去看對方;另一方面是因為對相親的排斥,就順帶就討厭一切跟自己相親的人了。

其實,在相親中放平心態,不要帶著審視的眼光去批判對方,其實你會發現,跟你相親的人並不是什麼奇葩,相反,其中也有不少因為學業、事業耽誤找對象的優質單身呢。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05好的感情

/從不怕開始的不完美/

在美劇《老友記》中,特別喜歡莫妮卡和錢勒德這一對。

說實話,比起其他熒幕情侶,他們開始的方式一點都不浪漫,不是什麼一見鍾情,也不是日久生情,而是因為一場意外——兩個喝醉的失意人,一不小心睡在了一起。

即使如此,他們的愛情還是很幸福,沒有爭吵、沒有猜忌,只有兩個相愛的人相互尊重、相互陪伴、相互成長。

也許,是受了純愛小說的影響,很多人對愛情的要求特別高,總希望只是雙方多看了一眼,就能認定彼此。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如果不是這麼浪漫的開始,總覺得兩個人的感情就沒有打好基礎,所以,就排斥相親、排斥目的性如此強烈的方式。

可是,好的感情,重要的永遠不是如何開始,而是如何相處。

奧黛麗•赫本一生嫁過兩任丈夫,每一任丈夫開始的時候,都很美好。

第一任丈夫梅爾,兩人是在一個晚會認識,兩人一見傾心,很快兩人就在一起了;

第二任丈夫安德烈,這就更浪漫了,在他10歲時,看到熒幕上赫本扮演的安妮公主,他就發誓要娶她為妻;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但是呢,這兩任丈夫,最後都背叛了赫本,在婚內出軌了。

恰恰相反,陪伴赫本最久的羅伯茨,卻是通過朋友介紹、相親和赫本認識的。

雖然,開始的方式並不完美,甚至有點落俗套,但這並沒有影響兩人成為彼此靈魂伴侶的可能性。

浪漫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被流傳這麼久,就是因為它不是生活的常態。

對於成年人來說,愛情不怕不浪漫、不怕不完美,怕就怕有了完美的開始,卻用狗血做了結束。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06年少的時候,以為愛情是等來的,不能急不能慌。

等長大後才發現,如果你不想此生一個人過,想要1+1>2的幸福,那麼就不能陷在一個被動的局面裡。

人總是要長大的,總要看清一些現實的無奈,新的一年裡,想要脫單該相親還是得相親,不要妖魔化這件事。

你說,你這麼年輕、這麼美麗,還是趁著陽光正好,好好找個人愛一場吧!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今日作者/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第一批90後,已經沒有性生活了:幸福,是一種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