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的財富沒有福德來承載,一切都容易失去!

《國語.晉語六》中說:“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由此可見,君子以厚德載物,少德無福者是無法載物的,甚至會導致嚴重的災難。厚福德者才能更好立足於社會,更能完善自身,這也是為何清華大學要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其校訓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下福德對我們為人處事的作用與影響,望大家受益。


得來的財富沒有福德來承載,一切都容易失去!


第一點:沒有福德無法載物,很多事物付諸流水

我們的福德從何而來?除了前世修來帶來的福報,後天的行為思想也會影響我們的福德,邪淫之人少有福德,邪淫之人因為長期的邪淫,其福德被大大削減,萬惡淫為首,由邪淫延伸出來的殺貪偷和妄語等壞習氣使邪淫本身臭名昭著。邪淫之人容易流失財物,一些邪淫之人每當用了好的東西,不出幾天這樣東西會因為各種原因很快就消失不見,如每次買高檔的手機都被偷走遺失;如就要到手的金錢總是以各種原因與你失之交臂;又如邪淫之人難以積蓄錢財,一旦有錢馬上就會花掉流失掉。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惡果呢?那是因為你福德不夠,福德不夠之人無福享受好的東西,一些無福無德之人是難以服眾的,甚至會遭受別人的背叛和妒恨。厚福德之人能載物,能承載享受好的東西,並有威德去取服大眾。當你以沒有福德的人身去享受不和你相稱的事物的時候,那麼你就是在違背大自然的規律,規律會慢慢把這些反常的現象糾正過來,如何糾正呢?那就是把不屬於你的東西奪走,甚至給你點報應嚐嚐。

到處炫耀之人沒有德行,真正有福德之人是很低調和沉穩的,如高山一樣穩重如流水一樣細長。炫耀之人一般都是比較自卑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這一方面不夠好或缺失了,所以他們要通過炫耀虛榮來證明自己其實也不弱,自己也是很厲害的。炫耀之人容易招來殺身之禍,新聞經常報道一些因為炫耀自己家裡多有錢和自己兒子多有出息的人結果被人搶劫殺害,他們的兒子因為招來別人妒忌而慘遭橫禍。把福氣大肆展露的時候,也就是災禍來臨之際。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還有很多壞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減少敗壞我們的福報和德行,在這裡就不多展開議論了。


得來的財富沒有福德來承載,一切都容易失去!


第二點:做人要惜福

隨著福報的不斷減少,人的處境與運氣就會越來越差,諸事也會不順,當福報消耗殆盡之時,人就要死了。福報就像一張信用卡,如果不往裡面積蓄更多的福報資金,那麼福報就會越用越少。大家縱觀一下當今社會,很多吃山珍海味,穿最好住最好且生活放肆淫亂的人死得特別早,又如現在很多有錢有權的人,因為無休止的享樂做壞事起壞念,最後成為階下囚身敗名裂甚至死亡的也不在少數。這是因為他們不懂惜福,他們可能是有一定的福報,但是沒有止息的對福報的糟蹋最後只會讓他們自嘗苦果。也許有些人認為如今這個社會這麼精彩繽紛,如果不享受那我不就吃虧了嗎,我還有很多東西沒玩夠了;我還要多談幾次戀愛;我還要吃更多好吃的呢;別人玩得那麼起勁天天快活,我也要像他們一樣讓人生無悔,結果他們中很多人因為放肆自我,最後一事無成,甚至倒黴惡病纏身,到頭來,樂可能是享受到了,但是享樂之後的苦要吃一輩子了,這是得不償失的。當然,平時我們完全可以放鬆自我娛樂一下,但是打著這個藉口而放肆自我消耗福報,那麼惡果還是要自己去嘗。

生活中我們需要做到惜福,能用的就不要天天換新的,因為浪費可恥。現在很多還沒出社會的學生都用著父母的錢去消費去享樂,這樣是很不好的,如果養成這種鋪張浪費的習慣,那麼對日後工作生活有很壞的影響,甚至會慢慢淪為啃老一族和無用之人,多體會生活的不易,多體會活著是要經歷起伏與悲喜的,而不是一味的索取與無知浪費。惜福節約對我們養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有重要的影響,望大家謹記。


得來的財富沒有福德來承載,一切都容易失去!


第三點:做人要積福積德

福報就如一張信用卡,只取不積蓄那麼福報很快就會消耗完。所以為了自身的幸福和延福於子孫後代甚至能利益更多的有緣人,我們必須要積蓄福報,養成好的德行,說到要積福,本人有幾種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